为什么现在很多人都不愿意来桂林旅游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8

我们一家2017年去的桂林,没有跟团。

从小就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所以,对桂林是很向往的。

但是去了以后,60块钱门票的象鼻山就是一个侧面像象鼻的山,其它没啥,真的没啥;120块门票的独秀峰王城,一点意思都没有,房子都是新建的,好多还锁着,也没有什么有文化的东西。

去了这两个景点之后,就不想去别的景点了,门票太贵, 关键是不值。

买了游船票从桂林沿漓江到阳朔,漓江是真美,游船体验是真差,那么贵的船票(好像是125块),只是提供个座位和素的不能再素的盒饭,服务员一个劲儿的叫卖加餐以及楼上的空调间。

到了阳朔,走到哪里都有人问:坐船吗?要不就问:吃饭吗?你稍有迟疑,就上来拉了。阳朔的住宿更是贵的惊人,服务也不好。

还有,桂林也没有什么好吃的。

所以 ,不愿意去就是门票贵,服务差, 美食 少。

世界的桂林,中国的柳州,广西的南宁,为何那么多人都知道桂林,想去桂林 旅游 呢!

第一、首先我们先说说,我们去桂林的 旅游 的原因,无非就是看看“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样子,因为我们小时候从课本上就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的名气非常大,你可能不知道广西,但是你会知道桂林,20块人民币的背景图就是桂林的漓江。

第二、想看看歌仙刘三姐,在60年代《刘三姐》电影推出,很多人知道了桂林,到2004年,张艺谋在桂林导演中国第一部山水实景剧《印象刘三姐》,让世界都知道了桂林,很多国外的友人,来到桂林想看看刘三姐,而刘三姐根据 历史 记载,是河池宜州人,而《刘三姐》只是取景在桂林而已。

第三、桂林的 美食 有阳朔啤酒鱼、广西三大的桂林米粉、荔浦扣肉、恭城油茶、全州醋血鸭、还有临桂的牛八宝,桂林三宝宝~辣椒酱、豆腐乳、三花酒,很多去 旅游 ,就是因为 美食 而去。

为什么现在很多人,不愿意去桂林 旅游 了

第一、景点收费高

很多人去桂林 旅游 ,主要是去桂林阳朔县,因为桂林的主要景点都在阳朔,十里画廊、遇龙河竹排、阳朔西街,很多觉得在十里画廊的景点收费不合理,觉得非常贵,而且很多景点都是人造的,不是自然形成,所以觉得不划算,每一个景点就是收费的。

很多从兴坪开始坐轮船游漓江,也觉得收费有点贵,而且节假日人非常多,收费还会提高,很多总感觉被宰了。

第二、酒店太高

每次节假日去桂林阳朔游玩,你会发现那里的酒店,到节假日都会提高很多,因为游客很多,所以不提前订,你根本没有酒店住,最后就去一些居民房、民宿住。

以前我们大一,国庆的时候就跑去阳朔玩,因为没有提前订酒店,最后就去桂林本地的民房住,他们房子里和酒店的设备有点差距,但是价格不贵,桂林的阿姨也很好说话。

第三、饮食太贵

去桂林阳朔吃啤酒鱼,如果你去一些装修比较好的酒店、酒楼吃饭,那么价格不会很便宜,如果你会说桂林话,价格就好很多,桂林啤酒鱼用的鱼很多种,但是剑骨鱼是最好吃,想要氛围、装修好,而且是节假日,价格自然不会便宜,如果你去江边大排档,35块一斤的剑骨鱼,来两条鱼,足够一桌人吃,5斤的鱼就要175块,味道和在西街里的酒楼、酒店一样的,当时我们学生,就选择在江边的大排档,而且用桂林话讲一下价就可以。

很多人不会说桂林话,在阳朔吃东西自然贵一点,这是很正常,所以想不被宰,要学几句当地的话,少吃很多亏。

第四、景点的周边配套比较差

不管是在市区的景点,还是在阳朔的景点周围的配套比较少,没有什么可以玩的 娱乐 设施,现在的年轻人,看到去看山水,很多吸引到他们。

桂林的 旅游 景点非常多,但是这几年来配套意识没有提高,很多景点围起来建楼, 娱乐 场所太少了。

第五、桂林的评价

很多外地旅客来到桂林 旅游 的感受,会向自己的同事、朋友传达,而且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很多人把它放到网上,通过视频或者文章会影响很多人。

以前天价娃娃鱼,和最近的象鼻山拍照事件,对桂林都有一定的影响,还有部分旅客被宰,在网上发酵,自然造成旅客减少。

在国庆期间,桂林接待旅客达到293万, 旅游 收入达到36亿,而南宁接待旅客477万人, 旅游 收入29亿元,柳州接待人数399万, 旅游 收入27万。

南宁的接待人数之所以那么高,是因为南宁是广西的交通枢纽中心,很多人要到南宁中转,而桂林接待的人数排第三,但是 旅游 收入却是最高。

去桂林 旅游 的基本路线

第一、第1天来到桂林之后,不是马上去阳朔,因为市区离阳朔有一段的距离,是从市区坐大巴车去,所以第一天在市区游玩,可以去象鼻山、王城、叠彩山等 旅游 景点,晚上的时候可以夜游两江四湖。

第二、第2天坐车兴坪,坐轮船游漓江,看看桂林的山水,在这个过程中,你会感觉到桂林很多山,水也很清。

第三、第3天就是去桂林阳朔,白天的时候可以去 十里画廊看景点 ,晚上回到西街,可以漫步桂林西街,节假日人山人海,晚上也是看人头,但是西街的酒吧很多,可以坐下来喝酒、聊天、听歌。

第四、第4天就去 龙胜梯田 ,画面还是比较好看的,但是你经常在农村的话,感觉也就那样,但是常年在市区,那么感受一下这里的环境也不错。

桂林去一次就好,去第二次你肯定会感觉有点失望,在桂林大学四年,去了两次,第一次去的时候,觉得新奇,第二次是带朋友去,感觉走一个过场一样,景点不想看了,还不如在西街多吃啤酒鱼。

2017年春节期间去了桂林,说说坑人的桂林游。

首先是乘船顺漓江到阳朔,一路上船上的服务员推销各种小商品,就是一句也不介绍沿途风光。二楼有贵宾室可以饱览风景,每个人加360元。甲板上照相的好位置被人霸占了,照相是收费的。

看印象刘三姐,必须从导游那里拿票,一张票260元,导游在车上一个一个收钱。当时还有一个漂流项目,一共400元。很多游客不愿意也交了钱。印象刘三姐在露天看,天气冷,很多人晚上租了大衣,看完后感觉也不像宣传的那么好。

旅游 车上卖产品,记得有罗汉果桂林腐乳什么的,导游说是给司机师傅的辛苦钱,希望大家体谅一下师傅。所有游客都掏钱买了高价的罗汉果。

导游态度不好。 旅游 完毕,在桂林火车站,导游在广场给了我们火车票,很多人拿上票就进了检票口,没有一个和导游再见的。导游自己站了一会儿,尴尬地走了。

可惜了好山好水。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应该说,桂林作为世界著名的 旅游 城市,每年都会有大量的游客前往桂林 旅游 观光,给游客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印象。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年来去桂林 旅游 的人的确有一部分“去前很兴奋,玩后很失望”这样的情况。以至于这部分人有一种今后再也不去桂林 旅游 的想法。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润友认为,主要是桂林的 旅游 存在三个方面的明显问题:

其一、给游客设“坑”的现象存在,带来了很不好的印象。润友一行3人在2018年“十一”长假去桂林 旅游 ,从桂林机场下飞机后打了一辆出租车到预定的酒店。在进城的途中,这个岀租车司机就反复给我们推荐“桂林一一阳朔漓江一日游”,说什么要游漓江就要敢紧买票,不然国庆期间游客太多买不到票,就游不了漓江。在这个司机的一再忽悠下,我们就只好让他在带到市里的一家旅行社去买了10月2日“漓江一日游”的票。然而,10月2日这天,说是游漓江,其实,这一天大部分时间都是消耗在了路途中设的珠宝店购物、山间小路的行驶、午餐时间上了,真正游漓江就不到一个小时,而且据说还不是漓江的主河道,而是漓江的一条分支。

其二、就是门票普遍偏贵,给游客的感觉是在“宰客”。比如,桂林市区内有一个5A级的景区一一靖江王府(含独秀峰),这个景区面积很小,真正即使是慢慢地游下来,也就是不过2小时的事情,可门票却是150元,而且景区里面有很多的门都是关闭的,游客根本看不到什么东西。还比如,象鼻山这么个“巴掌大”的景区,门票竟要80元。

其三、就是服务态度和质量差,给游客留下了很差的记忆。比如,在游漓江的时候,游船上的服务员不是在专心致志地为游客服务,而基于上是在推销纪念品和游船上的“包间”,对于游客的正当要求和问话,采取不理不踩的态度,有的甚至说“既冲又狠”,给游客留下的印象是态度差、服务差。

谢谢提问回答,主要还是在于人的宣传管理存在巨大差距,进入改革开放后,有些太近功近利,都是在走商业化,缺乏了人性人情的亲近感,也缺少真正的中华优秀传绕文化与山水的优势组合,大多是人造天价的景色,所以会逐渐失去吸引力,干碑万碑不如人们的口碑,人们心中有杆称,会更心知肚明,必须重新树立好的形象才会找回昔日的辉煌,事在人为,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仅供交流参考。

桂林地形独特,风景美丽。“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从书中、媒体里看到桂林优美的景色,一直让我神往,一定要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去领略一下秀美风光。

18年国庆节,我不想动脑筋,没有做 旅游 攻略,跟老公报了一个 旅游 团去桂林游玩。我们是9月30日到达桂林,当地旅行社接到我们,这是一个拼团,游客来自几个省。头两天大家玩得还蛮开心:漓江游船、遇龙河竹筏、银子岩….大家不断感叹景色真美。到了第三天,导游就开始在车上一个劲地卖惨,说他当导游不容易:老婆失业,一个人赚钱养家,家里还有两个孩子。父母还在东北老家,身体不好,还要不间断打钱回老家给二老看病,希望趁国庆节 旅游 旺季,能拉升一下业绩,今天游客消费必须达到公司要求的5万元金额(游客在他带领去的店里消费金额),否则可能待岗,下次的游客团公司不给他带,今天无论如何大家都必须帮他埋单。先带我们去了一个鸡血石店,我们团有好多老人,大部分经济收入并不高,当时没有几个人买,导游便在车上一个劲地给我们洗脑,后来有两位老人说他几句,他竟开口骂起来,一车子游客声援老人,导游才不敢多说话。然后来到荔浦县一个少数民族的古寨,这里主要是卖银器,大家依然是瞧瞧,并没有打算买,导游和几个店员围着我们,不停地洗脑劝说。我老公有点胖,他们以为是个有钱人,一个劲在耳边灌输银器如何好,我老公经不住他们劝说,买了一个口杯和一把梳子,花了四千多块,他们还在不停怂恿他买,无奈我发脾气了后才消停。一把梳子和一个杯子一共不到四十克,花了四千多块,相当于一克100多元,而市面上银价大概每克不到10元。后来又劝说江苏徐州的几位游客购买,在这个店里直到大家购买金额达3万多才让我们出店。

下午导游推荐游客晚上看《映象刘三姐》表演,必须在他手中组团拿票,当时几个青年人在网上一搜索,导游报价每张价格比网上贵几十块,决定在网上买票观赏,导游不愿意了,说 旅游 团费已经很优惠了,不能再享受优惠,不能在网上买票,结果好好的一个节目都没有看成,好遗憾。

最后一天,没有景点行程安排,只能跟着导游到他指定的店里购物,因为那天没有看《映象刘三姐》,当天晚上我们几个游客在附近的超市逛了一圈,看了行情,也买了一些特产。我的回程票是晚上,希望导游能把回程票给我,我自由活动,我想去看看靖江王府(这次跟团行程里没有这一个景点)。导游坚持要我们跟他一起逛购物店,可店里的东西如芒果、腐乳等都比我们前一天逛的超市里价格要贵很多。很遗憾桂林有名景点靖江王府没有游玩,随身又多了一些“贵”特产。

桂林山美水美,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有丰富的 旅游 资源,是 旅游 的好地方,如果来 旅游 是不停地购物(而且是价格离谱),想玩的景点没玩成, 旅游 就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为了赚钱,伤害了游客的心,游客也不是傻子,吃一次亏就不会上二次当,久而久之,游客哪里还愿意来,为了短时间的利益,而失去了长远发展, 得不偿失。如果管理、服务做得好,让游客高兴而来,满意而归。景色优美,气候适宜,这么美的地方,谁不愿意来 旅游 呢?

真的希望桂林的 旅游 部门好好反思一下,真抓管理,搞好诚信服务、后勤工作,不骗不宰游客,让桂林成为山美、水美、人更美的好地方。

为什么现在很多人都不愿意来桂花 旅游 了?是吗?不太了解?我本人是退休职工、今年69岁,闲聊在家。在60年代才12岁,知悉:“桂林山水甲天下!”谁不想去桂林 旅游 、游玩几回!这是真心话!在电影上看到了“刘三姐”人美歌甜!最值得骄傲和敬佩的是她聪明伶俐!智慧过人!把莫老财请来4位秀才‘男对歌的理曲穷词、哑口无言!刘三姐…自古山歌从口出,那有山歌船载来。刘三姐是代表劳动农民群众的智慧和地主阶级的斗争精神!劳动人民胜利了!据我所知、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热情好客,我有生之年还想去桂林 旅游 一番,尽享山美水美、人更美。

桂林是个好地方,但是东西贵得吓人,以前我去了一次,在一个酒吧要了一杯果汁,一小杯就要200元钱,你说这样的收费,有几个消费得起呢?

去年带我老婆一起去桂林 旅游 了一次,说实话,桂林真的很美,值得一游,可能因为团费太便宜了,准备买点东西补补缺,每天都有好多时间逛玉器店、银器店、乳胶店、鸡血石店、丝绸店,耽误了很多游玩的时间,每天买的东西多了导游就很高兴,少了就说话撩人,真受不了,最后在土特产店大家都大买特买,导游特别高兴还说就喜欢带我们南京人,其实我们也不高兴,本来就准备买点土特产带回去的,其他的店真不需要,好多地方都没有玩全,都购物了。

桂林山水甲天下,人人皆知。

占小便宜吃大亏,妇孺皆知。

诱饵再美味,鱼 上当一次,最多两次,足矣。

事实再次证明,美丽的山水,经不起人为的折腾,铜臭污染了风光,伤害了游人的心,不得不说,这真的是一条不归之路。

曾经在欧洲,多次行走,无论多么美丽的人文景观,像国内这样商业气味浓重的地方,的确少见。

在异域,也曾跟团 旅游 ,一直觉得,导游基本可以做到以团员为重,可以说,他们处处表现得训练有素。

前提是, 旅游 费用,合情合理。

旅游 ,本来就是去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就是去感受不一样的人生,一句话,就是去要遇见美好。

美好,需要用心感悟,需要,与信誉同行。

无论个人,无论企业。

选择诚信,选择品牌,重中之重。

它意味着诚信,意味着久远。

关注 @路人行歌 ,我们一同寻找美好,感悟人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