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成就义前作有绝命词,在当时有没有流传下来?

如题所述


大凡了解一点太平天国史的人都知道,1864年天京城破,忠王李秀成被俘,曾国藩将之困锁在囚笼之中,供给笔墨纸,让其写自述供状。

于是,在那年的盛夏酷暑,在那个方寸囚笼之中,李秀成笼罩在死亡的阴影之下,镇定自若,从容落笔,写下洋洋数万字的长篇自述,叙述了自己战斗的一生,记载了太平天国的兴亡史,铭刻了太平天国败亡的惨痛教训。

李秀成自幼家贫,接受教育机会少,文化程度低,但曾国藩心腹幕僚赵烈文读了其自述,暗叹“事理井井”; 英国洋枪队头目威尔生(AWilson)也在所著《常胜军》大赞“层次井然”。


英国政府翻译官阿拉巴斯德在李秀成就义前曾到监狱里访问,在访问记录中记:“我不愿打扰他,便静静地进去,但某人招呼他,他(李秀成)就转头,遂站起来,用我的姓名向我祝贺。这时我不得不说几句,故只问他是否对我有什么要求。他回答说他唯一的希望于天。说此话好像几乎以快乐的声调,使我无意之中同情他。”

同行者路易补充:“阿拉巴斯德是最后一个见到李秀成的外国人。他是在南京认识李的。李对他说,他所看到的这个人(指李自己)是一个已经死了的人,李对自己还可以利用剩下的一点时间,来写一些有关起义的历史而感到高兴,因为所有在南京的档案都已经丢失。尽管他受到了残酷虐待,但他仍然显得平静和镇定,保持着尊严。”

李秀成写《自述》,一共写了74页。第74页已写满,但话却未说完:“我亦不知我前世之来历,天下多少英雄才子,何不为此事而独我为,实我不知知也,如知……”

之所以未写完,有人猜测,是曾国藩于当天下午派人通知李秀成,说是“国法难绾,不能开脱”,即李秀成在知道自己行将遭到杀害,生命已到了倒计时,遂放弃了写作。

但,当日下午李秀成并“无戚容”。到了傍晚“赴市”也就是就义之时,仍“谭笑自若”。


赵烈文在当天的日记中记,李秀成在傍晚临刑之前曾“作绝命词十句,无韵而俚鄙可笑,付监刑庞省三,叙其尽忠之意,遂就诛。”

说起绝命词或绝命诗,比李秀成稍后被擒的干王洪仁写的绝命诗非常有硬气。

虽然清方审问官记李秀成答辞“伪干王所编各书,李酋皆不屑看也”,即李秀成平生瞧不起皇亲国戚洪仁。但洪仁正气浩然,自称“予亦只法文丞相已”,“我鞠躬尽瘁,只求速死”,其诗被沈葆桢咨送军机处。

1865年英文《北华捷报》曾发表英译文,而中文原本则一百年未曾面世,直到1968年萧一山先生新著《清代通史》始有引录。所录原件诗句全文如下:

春秋大义别华夷,时至于今昧不知;

北狄迷伊真本性,纲常文物倒颠之。

志在攘夷愿未酬,七旬苗格德难侔;

足跟踏破山云路,眼底空悬海月秋。

意马不辞天地阔,心猿常与古今愁;

世间谁是英雄辈,徒使企予叹白头。

英雄吞吐气如虹,慨古悲今怒满胸;

猃狁侵周屡代恨,五胡乱晋苦予衷。

汉唐突厥匈奴犯,明宋辽元鞑靼凶;

中国世仇难并立,免教流毒秽苍穹。

北狄原非我一家,钱粮兵勇尽中华;

诳吾兄弟相残杀,豪士常兴万古嗟。

洪仁的绝命诗充满了华夷有别的攘夷思想,强烈的汉民族意识,切责陈营官、席宝田、沈葆桢、曾国藩等辈,对未能实现推翻清朝统治的大业有无穷遗憾。


可以想象,政治、军事和见识都远高于洪仁的李秀成的绝命词应该更能激励后人。

然而,赵烈文只说李秀成“叙其尽忠之意”的“绝命词十句”是交给了监刑庞省三,并无下文。

实际上,这“绝命词十句”后来已不知所终,让人充满遗憾。

过了将近一百年,1956年,著名学者、研究太平天国史专家王重民先生路过上海,与人谈及太平天国兴亡轶事,提及此遗憾事。有人提供了李秀成的“绝命词十句”,关于其来源,说是“时有安徽歙县茶商汪某。于天京失陷后不久赴广东经商,路过南京,夜船停泊于河畔。闻舟中外国传教士所述。据传教士说,此词得自两江总督衙门,乃李秀成临刑时所作,为传递者事后追记,此后在衙门中传诵。汪某把此事记录于帐簿日记中。在途中,他将此事与小火轮上的外国商人讲述;嗣后,汪某至澳门推销茶叶,又将得闻的李秀成“绝命词”一事在该处传开。内容是:新老兄弟听我歌,我歌就义活不多。心有十条亲天父,不容天堂容妖魔。新老兄弟听我歌,天堂路通休错过。太平天日有余光,莫把血肉供阎罗。”

这“绝命词”倒是符合赵烈文所说“无韵而俚鄙可笑”的特点,但只有八句,让人生疑,而且,内容和句式完全不是《李自成自述》里面的风格,让人无法相信。

但如果说这八句“绝命词”不是李秀成的作品,那是否李秀成的真“绝命词”从此永远沉没于史海中了?

赵烈文说李秀成“作绝命词十句……付监刑庞省三。”

这刑监庞省三是山东宁津县人庞际云的字,审讯李秀成时,他负责在现场做笔录。

李秀成是广西梧州府藤县人,所操为梧州府和浔州府的地方方言、客家话,审讯时,庞际云及曾国藩等很不容易弄清楚其说话要表达的内容和意思。为此,审讯时,不得不给其准备了笔墨纸,遇到听不清、弄不明的地方,就让其通过写纸条的形式来表达辞意。李秀成曾在纸条上写了28字:“胡以晄即是豫王,前是护国侯,后是豫王。秦日昌即是秦日纲,是为燕王。”庞际云后来将这28个字装裱成“忠王答辞手卷”,当传家宝一样珍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