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折变化是只有屈折语才有的现象么?在分析语或者黏着语中,是不是也有通过词形变化来表示语法功能的现象?

不知道说清楚了没有,我想到这个问题主要是因为我感觉不只是印欧语,其他语系的一些语言似乎也有时态的概念,比如我知道日语里助词就因为现在和过去而不同。我想请教一下这种现象是巧合么?还是文化影响的产物,还是因为其本身在表意上的优越性? 拜托各位大神

先明确一下「屈折变化」的定义。屈折指通过变化词形来表达不同的语法信息(时、体、态、数、性、格等)。这里面是包括动词、名词、形容词等的。「屈折语」只是指「屈折程度较高」, 屈折变化并不是它独有的 。而类似加-er变「者」的变化严格上说不是屈折,而是派生,因为这个过程创造了意义不同的新词。传统的(其实也是较为过时的)分类把语言分成分析语(孤立语)和综合语,后者再细分成黏着语、屈折语、复综语。但其实这几类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结构差异,只是语法成分的融合程度(「综合」)不同。也就是说,他们彼此是有重合的,不用过度强调界限。成分倾向于集中在单一结构里则「密度」高,就更「综合」,反之越「分析」。具体到衡量指标,可以看单词所含词素的多少(词素/词语比),还有单位词素所含语法信息的多少。如果拿汉语和英语对比,汉语一个词素一个词很普遍,这些词的词素/词语比等于1:1。而英语动词经常以词根加词缀的形式出现,这些词的词素/词语比不小于2:1。那么总体来看,英语比汉语更「综合」,汉语比英语更「分析」。或者说,汉语没有明显的屈折变化,英语则明显一点。如果拿典型印欧语(比如拉丁语、意大利语、俄语等)和英语对比,前者动词的单个词形往往能同时体现时、体、态、人称、数等信息,而英语就比较无力了。比如-ed这个后缀,不受单复数、人称限制,而且同时用于过去时和过去分词。这样来看,前者的单位词素所含语法信息要比英语高很多。即,虽然都归为屈折语,但典型的印欧语比英语更「综合」。再看日语。日语也有很多屈折变化。比如「我在星巴克喝咖啡」=「私がスタバでコーヒーを飲む」,が、で、を分别表示主语、场所、宾语,它们和前面的名词合并,体现它们的「格」。动词词缀则用来体现时、体、态等其他语法信息。比如,「看」是「見る」,「看了」是「見た」,「正在看」是「見ている」等等。不过日语词缀之间的联系不那么紧密(因此不规则变化有限),相比单个词缀里能整合很多意义的屈折语,日语的词缀只是一个搭着一个,所以称为「黏着」。词缀相对独立就使得日语单位词素所含意义不如典型的屈折语高,也就是更「分析」;但「黏着」也使得日语可以有很高的词素/词语比(词形可以很长),在这个方面反倒比屈折语更「综合」。汉语是非常「分析」的语言,形态上没有明显的屈折变化。但古汉语存在屈折特征,比如「饮」,读三声是drink,读四声是make drink,这属于语音屈折。但这种屈折在现代汉语里并不成体系,所以只是残留而已。为什么词形变化普遍存在?目前还没有答案。但个人觉得应该不是因为它更优越,因为如果当真如此,可以预见许多语言会向综合语发展,但现实情况并非如此。从根本上说,词形变化的存在应该归结于人的网状思考模式。但形成如今的语言格局,必然有无数的具体因素从中影响,很难考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