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回忆起往事 涌上心头 应该用什么样的古文形容

如题所述

可用“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出自宋代词人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全文如下: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白话译文:

已是秋天了,粉红色的荷花已经凋谢,仍散发着残留的幽香,睡在竹席上,已有了一些凉意。轻轻地提着丝裙,独自登上那精致的小船,想去散散心,排遣掉相思的苦情。仰望长空,白云悠悠,谁会将书信寄来?排成“人”字形的雁群飞回来时,清亮的月光,已经洒满了西楼。

落花独自地飘零着,水独自地流淌着。我们两个人呀,患着一样的相思,却两地分离,牵动着各自的忧愁。这相思的愁苦实在无法排遣,刚刚离开了微蹙的眉梢,却又隐隐地涌上了心头。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此词是李清照前期的作品,当作于婚后不久。题名为元人伊世珍作的《琅嬛记》引《外传》云:“易安结缡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

而现代词学家王仲闻编著的《李清照集校注》卷一提出了不同意见:“清照适赵明诚时,两家俱在东京,明诚正为太学生,无负笈远游事。此则所云,显非事实。而李清照之父称为李翁,一似不知其名者,尤见芜陋。《琅嬛记》乃伪书,不足据。”

根据李清照带有自传性的《金石录后序》所言,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李清照嫁与赵明诚,婚后伉俪之情甚笃,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而后其父李格非在党争中蒙冤,李清照亦受到株连,被迫还乡,与丈夫时有别离。这不免勾起她的许多思念之情,写下了多首词篇,这首《一剪梅》是其中的代表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8
当往事涌上心头

岁月几经流转,空余庸人悲叹。不知时起,我也变得如此悯人悲秋,怀古伤今了。
说实话,这种消极的情绪并非一种致使人自怨自艾的缘由,而更像是一瓶绝美啤酒中混杂的些丝苦涩。也正是这丝丝的苦意才使人更加珍惜酒中的甘甜以及回味其中的余韵。
而我,正是痴迷于这些丝苦味的愚者。
经常对人说起“与其痴迷于那天意难测的未来,不如陶醉在那实实切切的过去。纵使二者皆为雾花水月,但也只有切实经历过的往事才会让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有的人也许会说,你太过留恋于陈年旧事,这是对自己未来的极度不负责。我同样深知其弊,但就像一个病入膏肓的瘾君子,明知其错,却仍不迷途知返。这也许便是我人生中的毒品吧,令我痴醉不已,难以自拔。
这一次偷偷回家为外祖父庆生,本就打算如同徐志摩一般悄然而至,匆匆而走。 但当我注视到了外祖父那如同年轮班的皱纹以及花白似雪般的鬓发。我便恍然一惊。究竟从何时起记忆中的精干外祖父变成如此薄暮模样。又是从何时起我竟然忽视了岁月的狠利,任由其在外祖父的身上无情践踏,猛力摧残;我却除了偶尔看望其之外一无所能。
贪得无厌的岁月不仅折磨了我的亲人,就连我的儿时回忆也摧残的面目全非。旧时作为游乐圣地的水渠已经难以寻觅,土房红瓦的街道也消失眼中。只剩下了年迈不堪的土狗老人以及像我这般不知进取的笨蛋还停留在原地,不肯动弹。
走出了只留些许回忆印记的村庄,转身来到分离并未太久的母校。所幸的是这里还未离我而去。那记忆中的教学楼,操场,书店,食堂,宿舍仍是分离之时的模样。像是忠贞不渝的妻子默默地守候在原地,等我归来。而那些像极了当年我们的忙碌身影更加让人感到一切放如昨日之事。我们的故事还在这帮充满激情的孩子身上一遍遍上演,直到地老天荒。
来回的路上与朋友闲谈了一路,吐诉这些年的成长与心酸,坚强与无奈。因为谁也无法明确前路的处境,于是只能怀念旧日的种种美满。也许会被人耻笑为“为赋新词强说愁”,但过来人却都懂得这是“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匆匆一两日,此去又经年。我们迷茫于未来,又痴迷于过往。当往事再次涌上心头,便只剩余幽幽一叹,回眸一撇罢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7-30
当我们回望起往事, 会有很多的遗憾涌上心头……
(古文)当吾顾起旧事,多泛心头之憾
(旧事不愿意提起,一旦勾起回忆,总觉得会留有多许遗憾……)
第3个回答  2014-11-02
苏轼:“诗来使我感旧事,不悲去国悲流年。”
第4个回答  2014-11-02
封尘往事破败不堪,魂牵梦舍留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