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歌曲是由民歌改编的?

如题所述

1、太阳出来喜洋洋——四川民歌

《太阳出来喜洋洋》是一首渝东民歌,词和曲均出自于音乐家金鼓先生之笔。歌曲诞生地为重庆沙坪坝,是金鼓先生于1942年在重庆从事地下党工作期间创作完成的。歌曲形式简单,情绪乐观爽朗,表达了山民们热爱劳动、热爱山区生活的情感,广泛传唱于国内外。

2、康定情歌——四川民歌

《康定情歌》又叫《跑马溜溜的山上》,是四川康定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民歌,经吴文季、江定仙编曲,由喻宜萱1947年4月19日在南京演唱。此后《康定情歌》在全国流传,而且声名远扬海外,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

3、盼红军——四川民歌

是指中国红军在特定条件下用真实战争生活所感觉到的,进行编辑传唱的歌谣。是以歌颂在那一时期中红军珍爱、赞美的人和事,并且鼓励红军的战争精神,宣传中国共产党心系人民,为解放中国的决心。

4、槐花几时开——四川民歌

《槐花几时开》是四川民歌中的经典之作,它实际上是宜宾地区的一首传统山歌,形成年代久远。

光绪年间刻本《四川山歌》中就载有它的歌词。《槐花几时开》歌词虽只有短短的四句,但寥寥数语就把一个坠入爱河、伶俐而羞涩的农村姑娘形象,活脱脱地托现在我们眼前。

5、我随红军闹革命——四川民歌

中国1919年“五四”运动至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工农运动中所涌现的革命歌曲,以及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各红色革命根据地产生的民歌和红军歌曲。

6、采花——四川民歌

7、八月桂花遍地开——四川民歌

8、晾衣裳——四川小调
9、绣荷包——四川民歌

10、快四幺妹子——四川民歌

资料拓展

传统民歌,是指每个民族的传统歌曲,每个民族的先民都有他们自古代已有的歌曲,这些歌绝大部分都不知道谁是作者,而以口头传播,一传十十传百,一代传一代的传下去至今。不过今天我们所说的民歌,大都是指流行曲年代的民歌,所指的是主要以木结他为伴奏乐器,以自然坦率方式歌唱,唱出大家纯朴生活感受的那种歌曲。

参考资料

传统名歌的百度百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3-30
1、《金蛇狂舞》《金蛇狂舞》是聂耳于1934年根据民间乐曲《倒八板》整理改编的一首民族管弦乐曲。乐曲的旋律昂扬,热情洋溢,锣鼓铿锵有力,渲染了节日的欢腾气氛。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上就是使用的该曲作为背景音乐来烘托奥运会这一全世界人民的节日的欢腾气氛和浓郁的中国特色。2、《春节序曲》《春节序曲》是《春节组曲》的第一乐章,经常被抽出单独演奏。它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李焕之基于延安时期的生活体验,在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一部作品,展现的是当年革命根据地的人们在春节时热烈欢庆的场面。它的旋律曲调雅俗共赏,加之其表现的主题是非常具有群众基础的盛大节日,因而从它诞生之后,逐渐演变成了附加在"春节"之上的小传统。尤其是电视春晚流行后,此曲也更加为人熟知了。3、《喜洋洋》同样是民乐管弦的经典代表作品,这首出现的场合更广了。不仅在春节期间,各种节庆场合我们都能听到它。这首曲子取材自山西民歌,由音乐家刘明源改编。刘明源是著名的板胡演奏家,所以在编曲中,他用板胡作主音乐器,加以笛子、二胡等配器,着重采用顿音、加花的手法演绎,轻快活泼让人不由得想起舞。4、《步步高》这首曲子的作者是吕文成,他于1898年出生于广东香山,后来定居香港,毕生致力于广东音乐的表演和创作。与前两首相比,《步步高》的年代更为久远,其乐谱1938年就出现在《琴弦乐谱》中,在20世纪30年代可谓风靡一时。曲子的主音部分由吕文成擅长的高胡演奏,伴奏处的乐器是扬琴,两种乐器清脆悦耳,互相交织。5、《百鸟朝凤》它以热闹欢快的曲调,描摹了百鸟和鸣之声,歌颂的是大自然的美景,充分发挥了唢呐擅模仿的特长。其流行区域很广,在山东、安徽、河南、河北等地都有不同版本。乐曲以热情欢快的旋律唤起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劳动生活的回忆。
第2个回答  2023-03-28
所谓所谓素质改变的一些儿童歌曲,有很多比方说让我们荡起双桨,或者同学们或者是一些校园歌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