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虚之的人物履历

如题所述

1912年正月朱虚之出生于浙江省临海五所巷三号。
1926年,入浙江省省立六中读书,因大革命时期该校经常发生学潮,后又迁移葭沚镇,因而转学到了回浦。回浦初中第四期毕业后,由其兄长资助入南京钟南中学,因交不起每学期五十大洋的昂贵学费,为早些找到工作,他加入国民党军事交通技术交流所学习报务,是陆海空军总司令部军事交通技术交流所三期生(通信学校第三期、黄埔军校第八期)。
1930年春入学,1931年随毛炳文的第八师到江西“围剿”红军。参加了对江西红军的第二次、第三次“围剿”。在红军第三次“反围剿”战役中,朱虚之加入了红军。
1931年8月,朱虚之投身革命,红军时期,历任军委总台副报务员,红三军无线电分队队长,军委电台一分队队长,红九军团电台分队队长,红一军团无线电中队队长。他担任的是电台的报务和机务工作,参加了第四次、第五次反“围剿”和二万五千里长征。
1933年5月,经友人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4年底至1935年10月,朱虚之任无线电队第四分队队长,隶属红九军团。
1935年10月,红一军团跟随毛主席胜利地到达陕北。在吴起镇召开的干部大会上,军团首长对无线电队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8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将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9月11日又改称第十八集团军)。朱虚之先任八路军总指挥部(前总)无线电大队副大队长兼一分队队长,负责与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中央派驻南京的办事处和115师、120师、129师及各旅旅部的联络,还与国民革命军个别战区司令长官公署联络。在平型关歼灭日寇板垣师团第21旅团一部1000余人的战斗中,他指挥一分队将电台架在五台山顶上,使朱德总司令的指挥所与115师林彪师长的电台保持不间断的联络,为战争胜利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1938年夏秋之间,朱虚之任前总司令部三科副科长兼通信营营长。
1939年5月,朱虚之带职到延安中共北方局党校第一期学习。
1940年,任山东纵队政治部直工科科长、组织科科长,鲁中军区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在罗荣桓政委的直接领导和关心指导下,他边学边干,提高了政治理论水平,积累了政治工作经验,并参加了多次战斗、战役。在战斗中身先士卒,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认真总结和推广连队政治工作的经验,带领部队顺利完成作战任务。
1943年7月,朱虚之离开鲁中军区,年底到延安,在中央党校二部学习,后转一部。 1945年4月七大召开,他作为山东的代表,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11月初到达锦州,先后担任东北人民自治军(后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兼东北野战军和第一野战军)总司令部通信联络处政委、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通信联络处政委、东北军区司令部通信部政委、东北野战军司令部通信部政委、第四野战军司令部通信部政委等职,一直工作到东北全境解放,第四野战军入关。朱虚之在东北期间建立了东北民主联军电气专门学校并兼政委,培养了一大批“既懂技术,又有觉悟”的通信干部(主要是报务干部)。
辽沈战役胜利后,1949年初,将军随第四野战军入关,参加了平津战役、渡江战役和解放中南的战斗。在中南军区又做了将近三年的政治工作,任中南军区直属部队政治部副主任兼组织部长,直属部队政治部主任,军区政治部直属工作部部长。 1949年11月11日,人民空军正式成立,刘亚楼任司令员,萧华任政治委员。随着现代军事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民空军的通信工作亟需加强。朱虚之加入了空军,出任空司通信处长。
1953年10月,在总干部部部长罗荣桓元帅的领导下,有丰富组织工作经验的朱虚之又担任了空军干部管理部副部长(1956年6月至1959年10月任部长)。
1955年,被授予空军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定为行政七级。
1960年1月1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任命朱虚之为空军技术部政治委员(党委副书记)。朱虚之迅即到职,从那时起他就全身心投身到地空导弹部队的建设中。4月,任空军技术部政委(空军技术部部长一职暂缺)。
1961年3月,朱虚之兼任空军技术部党委书记。10月任空军高射炮兵指挥部政委兼党委副书记。
1966年5月,任空军第二高射炮兵指挥部政委兼党委书记。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他同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他排除各种干扰,维护空军二炮和技术学院的稳定,全力以赴,对付敌高空侦察。文革期间遭受打击迫害,被隔离审查。
1969年,出任空军副参谋长。期间1969年10月6日,与李先念副总理一起欢送阿尔及利亚代表团去外地访问。10月7日,随王新亭副总长和方毅、姬鹏飞等欢送坦桑尼亚友好代表团去广州。1970年4月26日,与邱会作、彭绍辉副总长一起出席朝鲜驻华大使的宴会。1971年5月2日,与吴法宪、王辉球等空军领导一起会见卡迈勒·艾哈迈德准将等巴基斯坦朋友。1971年5月8日,解放军空军负责人朱虚之陪同卡迈勒·艾哈迈德准将和由他率领的空军参谋学院师生先后参观访问了北京、长沙、韶山、杭州、上海、南京、沈阳、延安等地。
1988年2月正式办理离休手续,恢复党组织生活。
1989年,朱虚之撰写了二万多字的《六十年代中国地空导弹部队成长纪实》。
2000年11月8日12时20分,朱虚之将军在北京逝世,享年八十九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