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汉语四声的调值是怎样的?

如题所述

四声,指汉语平上去入 4个声调。南朝时期,汉族人发现自己语言里有4个声调,就给它们起个总名叫“四声”。这种分类主要是看一个音节的调子是高、中、或低;调形是升、平、或降。日本释了尊《悉昙轮略图抄》说:“四声本来无定,一音低昂成异。”不过从现代方言看,入声字音节末尾有塞音,主元音也相应地短些。推测四声论初起的时候,大概也一样。这 4种声调在当时的调值是什么,这需要逐个说明。首先,去声是低平调,这是由梵汉对音推测出来的。梵文有3个调:高平、低平、高降。在梵汉对音中,总是用低平调对译低调音节,特别是专门造了两个去声字“忏”“儭”,对译k▄amá、dák▄i╯a两个词里的低调音节;在六朝时期,用“夜”、“”等去声字对译名词词尾的低调音节。由此可知,从后汉到六朝,去声一直是低平调。其次,上声是高平调。日本释安然《悉昙藏》引道暹《记》说:“古‘脚’等廿五字,并下八字,总有三十三字……皆须上声读之,不可着其字而为平、去、入也。”这里的“字”是指字母,这是说念字母要用上声,而梵文字母恰好读高平调。失名译《阿弥陀佛说咒》,用“那上谟菩上陀夜”对译námobūddh╣ya,凡是标明“上”的。都是对译高平调音节。由此可知,上声是高平调。上声的“上”不能理解成“升”。再次,平声是中平调。“悉昙集记”附《林记》(宗睿著)说:“上声平声高下虽异,二音相类,以为一类。《韵诠》之意,专同此耳。”这是说,平声比上声低。释了尊引《元和新声谱》说:“平声者哀而安,上声励而举,去声清而远。”只有入声调值不清楚。在现代北京音里平声分裂成“阴”、“阳”两类,上声去声保留, 入声消失了。人们也把“阴、阳、上、去”叫四声。别的方言里也有这种情况,这都是术语借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06

如果与现代汉语诸方言,以及与东南亚声调语言相比,中古汉语的声调系统是非常简单的。名义上有四个声调,但从现代语音学角度,入声调没必要单列。也就是说,入声调单列为一个声调,是基于音韵学的角度,而不是语音学的角度。平上去三个声调,从字面上,大体就是平调、上升调、下降调,同时,受声母清浊的调谐,清声母字的声调要高一些,浊声母的声调要低一些。与现代吴语一样,声母的清浊总是与声调的阴阳互为制约。你必须明白一点,中古汉语声调的准确调值,永远会是一个无解之迷,不同时代,不同方言,都只是在保持调类的对应,而不是维持调值的准确性。就如同,你的家乡话,城里的方言和乡下的方言,同一个调类的调值都可能不同。既然无法知道准确的调值,从简化和易于学习的角度,我们只需要得出每个调类的大体调值。也就是平上去分别大致为平、上升、下降。同时,没必要去人为刻意区分清浊声母带来的调值不同,因为那是声母清浊的伴随现象,只要你正确发出了浊音声母,声调自然会低一些,即便不会低一些,也清晰地用声母作出了区分。学习新的声调是很困难的,既然不需要掌握准确调值,那么,将以上三个声调与您的母语方言,或者普通话的声调耦合,是最明智的做法。一方面学起来很快,另一方面,不会象网上那些音视频那样阴阳怪气,更加自然(你要相信古人说话一定不会是象念经那样生硬和阴阳怪气)。如果与普通话的声调耦合的话,平声的调值则为普通话的阴平55;上声的调值则为普通话的阳平35;去声则为普通话的去声51,或者不要读那么陡,读成53、52之类即可。这三个调值是清声母字的调值,前面说过,不必刻意区分清浊声母带来的调值高低,但我们在说普通话的时候,频繁使用的“半上声”即“214”中的“21”,是一个几近于低平的调值,它是完全可以利用的,作为浊声母平声字的调值:平声分两个,一为高平,读若普语之阴平,一为低平,读若普语之半上;上声不刻意区分,读若普语之阳平,读准清浊后,高低自然来;去声不刻意区分,读若普语之去声,读准清浊后,高低自然来;如此,只剩下了入声,这个当然好办,入声的关键是韵尾,从调值上并非是独立的声调,只要保证韵尾的清晰,将入声读成短促的平声即可。同时,清声母读若普语之短促阴平,浊声母读若普语之短促半上。

第2个回答  2018-01-06

首先,所谓中古,其时间跨越是很长的,从魏晋到南宋,七八百年的时间,这期间,语言在不停地变化,因此很难说中古时期是个什么样。其次,汉语是有方言分歧的,不同地点的方言的发音也不相同,笼统地说中古的调值不行,需要指明地点。第三,即使你的问题明确了时间和地点,那么也很难回答,因为古代文献不记录当时的口语,老百姓不识字,也无心研究语言学,而文人墨客写出的东西都是文言文的,并不使用他们生活的那个时期的口语,也没有记录口语,所以,很多时候要对古代汉语的情形只能推测。不用说调值,即使是声母、韵母,其音值也是争议不断。但是,对某个时期,某个地点的中古汉语的调值的研究也不是一点办法也没有,可以凭借一些曲艺材料获取一些蛛丝马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