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仡佬”怎么读?

如题所述

“仡佬”的拼音是gē lǎo。仡佬一般指仡佬族。仡佬族,族源和古代僚(lǎo)人有关,民族语言为仡佬语,属汉藏语系,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汉文。仡佬语崇拜祖先, 奉祀竹王、蛮王老祖、山神。

仡佬族集中聚居在贵州省北部的务川和道真两个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和石阡县,其余分别散居在安顺、平坝、普定、关岭、清镇、正安、凤岗、松桃、黔西、六枝、织金、大方等二十多个县市。

扩展资料

学界一致认为仡佬族的族源和古代“僚”(读音为老)人有关。在住房、服饰、饮食、丧葬和穿耳等风俗习惯上,也保留有大量与古代僚人相似的特征。比如贵州普定县窝子乡和高阳乡的仡佬族,到十九世纪末仍然还保留有“打牙”习俗。

古代僚人很早就在中国西南地区生存。在汉代建立牂牁郡以前,这里已有若干个部落集团,而以夜郎最为强大。公元3至5世纪时,由牂牁迁入四川的僚人,编入了封建国家的户籍,并且向封建王朝缴纳赋税。

公元5世纪时,他们已能制造金属的矛和盾、刺鱼工具和铜爨等等,并用麻类纤维织成细布。7世纪以后,四川僚人的商品交换日益频繁,僚布的质量很好,成为必须上缴给封建王朝的贡品。直到宋治平年间(11世纪中叶),有的僚人领主还霸占大量土地,拥有数千户依附农民,成为割据一方的封建势力。

1949年新中国成立,掀开了仡佬族地区历史发展新的一页。自1956年在遵义县平正乡和仁怀县安良乡建立两个仡佬族民族乡开始,国务院于1986年先后在仡佬族聚居的务川、道真两县设立了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和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又在仡佬族聚居地区相继建立了20多个民族乡。

经历次行政区划调整,到1992年,共有18个仡佬族及仡佬族与其它民族合建的民族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政府机构,都有仡佬族人民代表和干部参加,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在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历届人大主任、县长均由仡佬族担任,县级、副县级干部中,仡佬族干部占同级干部数的50%以上;乡级领导干部中的仡佬族干部也占同级干部数的60%以上;技术干部队伍不断成长壮大,正在仡佬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_仡佬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1-13

仡佬的拼音为gē lǎo。仡佬一般指仡佬族。

仡佬族,族源和古代僚(lǎo)人有关,民族语言为仡佬语,属汉藏语系,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汉文。仡佬语崇拜祖先, 奉祀竹王、蛮王老祖、山神。

仡佬族集中聚居在贵州省北部的务川和道真两个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和石阡县,其余分别散居在安顺、平坝、普定、关岭、清镇、正安、凤岗、松桃、黔西、六枝、织金、大方等二十多个县市。

扩展资料

仡佬族节日

仡佬族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祭山节”、“端午节”、“吃新节”、“中秋节”、“重阳节”、“牛王节”、“敬雀节”、“捉虫节”等,其中最隆重的莫过于过春节。

春节期间,仡佬族同汉族一样,也要祭祖,全家守岁,同时又有自身的特色。各地的仡佬族除夕须打糯米粑祭祖,各地所供粑的大小数量不一,有的用一个大的,有的在大的上再加三个或四个小的,有的是三叠,各有3、5、7个粑粑。

以粑供祖的时间不同,有的供到初一,有的供到初二,有的供到十四。“敬雀节”也称“爱鸟节”,石阡县每年五、六月间都要举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仡佬族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12-16

“仡佬”的读音是:gē lǎo

仡佬一般指仡佬族

    仡佬族

    中国的一个古老民族,早在唐宋史书中就有记载。族源和古代僚(lǎo)人有关,民族语言为仡佬语,属汉藏语系,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汉文。

    族称

    新中国成立后,经各地仡佬族代表协商,报经国务院同意,1956年公布统一称为仡佬族。

    分布

    仡佬族在贵州分布广泛,特别是在黔中,黔北各县均有不同数量的分布,语言,习俗差别也较大,但仡佬族都来源于古代濮人。

    语言

    仡佬族有自己的语言--仡佬语,只有千余仡佬族人还会说这种语言。因为居住分散,各地仡佬语差别很大,多数仡佬族人会说汉语、苗语、彝语、布依语等多种语言。

    经济

    仡佬族的冶炼业历来就较为兴盛,仡佬族聚居的务川盛产朱砂。务川仡佬族人于矿山搭棚、采矿、炼汞者达2000余户,一共采炼朱砂水银685吨。

    文化

    仡佬族崇拜祖先, 奉祀竹王、蛮王老祖、山神。有本民族专司祭祀、祈福求寿、退鬼、超度亡灵的巫师。

    节日

    仡佬族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有“春节”、“清明节”、“祭山节”、“端午节”、“吃新节”、“中秋节”、“重阳节”、“牛王节”、“敬雀节”、“捉虫节”等,最隆重的是春节。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1-09
仡佬族
[ gē lǎo zú ]
基本释义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人口4.4万(1990年)。分布在贵州省西部、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和云南省文山等地区。有本民族语言,兼通汉语和当地人数较多的少数民族语。建有贵州省道真、务川两个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等自治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