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描述中医美容与养生在饮食有节方面有哪些要求

如题所述

对于味道好、营养价值高的食物,人们自然喜欢多吃,但中医认为,食物本身的营养价值固然重要,其食用方法也对食物营养的吸收和肠胃健康很重要。
  按时进餐是维护人体对营养物质有节律性的吸收和利用的关键,是食养中的重要因素之一。适量饮食,是保持人体阴阳平衡的重要环节之一。
  细嚼慢咽可充分发挥口中的津液灌溉五脏六腑,润泽周身的作用。由于津液中的多种酶、维生素、有机酸等物质有助消化,润洁口腔、抗菌、抗毒和防癌等作用,过量饮食,暴饮暴食,纵容口腹,大吃大喝,极易损伤脾胃而饮食得不到充分消化,酷烈之气易内蚀脏腑而引发疾病。
  食物也有“四气五味”
  寒性、凉性的食物都有利于热性疾病。如:苦瓜性寒,能清热解毒,可用于热病或暑热烦渴,肝热引起的目赤痛。寒凉只是程度的不同,如苹果、香蕉都属于凉性水果,都有生津止渴的作用,用于热伤阴津出现的烦热口渴。热性、温性的食物对寒性病症有好处。如:羊肉、狗肉性温,都有温中暖肾作用,可用于脾肾虚寒出现的腹痛少食,腰膝痿软,阳痿。
  同时,中医认为食物味道不同作用就不同。酸味能收能涩,如樱桃能滋养肝肾而止泻;辛能散能行,如葱白、香菜能散风寒;苦味能泻火,如苦瓜能清热解暑,解毒。
  咸味能软坚润下,如紫菜、海带都能软坚散结。甘味能补虚,如龙眼肉能补脾胃,养血安神;大枣可补脾胃,养气血。中医还有很多养生法。追答

用饮食减肥是最科学的,也是回归本质,建议每天食物都要均衡摄入:主食、奶类、豆类、蛋类、畜禽肉类,鱼虾类,水果蔬菜类。三餐的营养和热量按早中晚3:4:3分配制定,吃七至八分饱:
早餐:主食2两,蛋类1个,豆类2两,蔬菜或水果
午餐:主食2两,二荤二素,二荤为畜禽肉类2两,鱼虾类2两,二素为豆类2
两,蔬菜多吃点
晚餐:主食一荤一素,荤以鱼虾类为主,晚餐的量为午餐的一半,乳制品
水果:放二餐之间吃。如早餐与午餐之间,午餐与晚餐之间,以偏酸性和不甜水
果为好
晚上吃过饭后就什么都不吃了,最多喝点水。
食物做到荤素搭配,粗细搭配,不挑食,不偏食,吃好三餐饭。只有“营养够了”,体质增强了,才有‘力气’减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10
   一般来讲,正常的进餐是保持人体对营养成分的吸收和利用,是食养中的重要因素之一。适量饮食,是保持人体阴阳平衡的重要环节之一。寒性、凉性的食物都有利于热性疾病。如:苦瓜性寒,能清热解毒,可用于热病或暑热烦渴,肝热引起的目赤痛。寒凉只是程度的不同,如苹果、香蕉都属于凉性水果,都有生津止渴的作用,用于热伤阴津出现的烦热口渴。热性、温性的食物对寒性病症有好处。如:羊肉、狗肉性温,都有温中暖肾作用,可用于脾肾虚寒出现的腹痛少食,腰膝痿软,阳痿。  同时,中医认为食物味道不同作用就不同。酸味能收能涩,如樱桃能滋养肝肾而止泻;辛能散能行,如葱白、香菜能散风寒;苦味能泻火,如苦瓜能清热解暑,解毒。
第2个回答  2019-04-08
 中医美容的历史在中国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收集了不少民间实用简便的美容方。并广集长寿药物数百种,其中许多具有美容作用,如何首乌、桑叶、柏子仁等,对推广中医美容起了较大作用,为后世的养生美容研究指明了方向。

  第二、中医美容讲求医食同源:方法美
  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中医美容技法以药膳美容居多,讲求医食同源。选用某些作用相关的药物和食物配制成食品,以达到美容和保健的双重功效。

  第三、中医美容更注重整体调理:整体美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的结构互相联系,不可分割;人体的各种功能互相协调,彼此为用,在患病时,体内的各个部分亦相互影响。同时,中医认为人和环境之间相互影响,是一对不可分割的整体。”
  中医美容在保健美容和治疗损容性皮肤病方面独具特色,从而显示了它所蕴藏的特殊潜力。人既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颜面五官、须发爪甲,只是整体的一部分,因此要得到局部的美,必须先追求整体的阴阳平衡、脏腑安定、经络通畅、气血流通。‍‍‍‍‍‍
第3个回答  2019-05-26
二者,是相铺相成的,中医美容,本身就含有养生的一部份,在有节,这方面,不仅指量上的有节,人常说七分饱,就是量上要自我控制,还有就是品类方面也要有节,即,少油,少盐,少吃油炸食物,少食高糖食物等,不可暴饮暴食,还有在时间上也要有节,我们做不到古人的过午,不食,至少我们应做到晚上九点后,不要再吃了,一日三餐按时,按量
第4个回答  2019-04-09
食疗养生法简称“食养”。即利用食物来影响机体各方面的功能,使其获得健康或愈疾防病的一种养生方法。俗话也就是通过吃来对我们的身体进行保养。通常认为,食物是为人体提供生长发育和健康生存所需的各种营养素的可食性物质。
也就是说,食物最主要的是营养作用。其实不然,中医很早就认识到食物不仅能营养,而且还能疗疾祛病。如近代医家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曾指出:食物“病人服之,不但疗病,并可充饥;不但充饥,更可适口,用之对症,病自渐愈,即不对症,亦无他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