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收入与支出的调查报告怎么写

学校布置的研究性学习任务之一,最好有报告,800字左右,谢啦~

调查报告的格式
1、概念与特点
调查报告是对某项工作、某个事件、某个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后,将调查中收集到的材料加以系统整理,分析研究,以书面形式向组织和领导汇报调查情况的一种文书。
调查报告有以下几个特点:
写实性。调查报告是在占有大量现实和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用叙述性的语言实事求是地反映某一客观事物。充分了解实情和全面掌握真实可靠的素材是写好调查报告的基础。
针对性。调查报告一般有比较明确的意向,相关的调查取证都是针对和围绕某一综合性或是专题性问题展开的。所以,调查报告反映的问题集中而有深度。
逻辑性。调查报告离不开确凿的事实,但又不是材料的机械堆砌,而是对核实无误的数据和事实进行严密的逻辑论证,探明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预测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提示本质性和规律性的东西,得出科学的结论。
2、分类
调查报告的种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情况调查报告。是比较系统地反映本地区、本单位基本情况的一种调查报告。这种调查报告平方根是为了弄清情况,供决策者使用。
典型经验调查报告。是通过分析典型事例,总结工作中出现的新经验,从而指导和推动某方面工作的一种调查报告。
问题调查报告。是针对某一方面的问题,进行专项调查,澄清事实真相,判明问题的原因和性质,确定造成的危害,并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建议,为问题的最后处理提供依据,也为其他有关方面提供参考和借鉴的一种调查报告。
3、写法
调查报告一般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
标题。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即“发文主题”加“文种”,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查报告”、“关于××××的调查报告”、“××××调查”等。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陈述式如《东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提问式如《为什么大学毕业生择业倾向沿海和京津地区》,正副标题结合式,正题陈述调查报告的主要结论或提出中心问题,副题标明调查的对象、范围、问题,这实际上类似于“发文主题”加“文种”的规范格式,如《高校发展重在学科建设——××××大学学科建设实践思考》等。作为公文,最好用规范化的标题格式或自由式中正副题结合式标题。
正文。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
前言。有几种写法:第一种是写明调查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第二种是写明调查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第三种是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调查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练概括,直切主题。
主体。这是调查报告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详述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调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
结尾。结尾的写法也比较多,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或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或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的进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发出鼓舞和号召。
调查报告是通过对典型的问题、情况、事件的深入调查,经过分析、综合,从而揭示出其本质或客观规律的书面报告。
调查报告具有针对性、真实性、论理性、典型性和时效性,起到了解、剖析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趋向,对于解决问题具有积极的作用。
调查报告可分为:基本情况调查报告、典型经济调查报告、新生事物调查报告、揭露问题调查报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4-17

调查报告的格式

1、概念与特点

调查报告是对某项工作、某个事件、某个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后,将调查中收集到的材料加以系统整理,分析研究,以书面形式向组织和领导汇报调查情况的一种文书。

调查报告有以下几个特点:

写实性。调查报告是在占有大量现实和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用叙述性的语言实事求是地反映某一客观事物。充分了解实情和全面掌握真实可靠的素材是写好调查报告的基础。

针对性。调查报告一般有比较明确的意向,相关的调查取证都是针对和围绕某一综合性或是专题性问题展开的。所以,调查报告反映的问题集中而有深度。

逻辑性。调查报告离不开确凿的事实,但又不是材料的机械堆砌,而是对核实无误的数据和事实进行严密的逻辑论证,探明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预测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提示本质性和规律性的东西,得出科学的结论。

2、分类

调查报告的种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情况调查报告。是比较系统地反映本地区、本单位基本情况的一种调查报告。这种调查报告平方根是为了弄清情况,供决策者使用。

典型经验调查报告。是通过分析典型事例,总结工作中出现的新经验,从而指导和推动某方面工作的一种调查报告。

问题调查报告。是针对某一方面的问题,进行专项调查,澄清事实真相,判明问题的原因和性质,确定造成的危害,并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建议,为问题的最后处理提供依据,也为其他有关方面提供参考和借鉴的一种调查报告。

3、写法

调查报告一般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

标题。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即“发文主题”加“文种”,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查报告”、“关于××××的调查报告”、“××××调查”等。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陈述式如《东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提问式如《为什么大学毕业生择业倾向沿海和京津地区》,正副标题结合式,正题陈述调查报告的主要结论或提出中心问题,副题标明调查的对象、范围、问题,这实际上类似于“发文主题”加“文种”的规范格式,如《高校发展重在学科建设――××××大学学科建设实践思考》等。作为公文,最好用规范化的标题格式或自由式中正副题结合式标题。

正文。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

前言。有几种写法:第一种是写明调查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第二种是写明调查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第三种是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调查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练概括,直切主题。

主体。这是调查报告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详述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调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

结尾。结尾的写法也比较多,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或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或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的进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发出鼓舞和号召。

调查报告是通过对典型的问题、情况、事件的深入调查,经过分析、综合,从而揭示出其本质或客观规律的书面报告。

调查报告具有针对性、真实性、论理性、典型性和时效性,起到了解、剖析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趋向,对于解决问题具有积极的作用。

调查报告可分为:基本情况调查报告、典型经济调查报告、新生事物调查报告、揭露问题调查报告。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3-14
家庭经济情况反映一个家庭真实,确切的家庭经济状况。在特殊个别单位部门要求或者在大学里申请贫困生助学金,贷款和国家励志奖学金时会需要到。具体填写根据相应表格,如需开具证明需要携带相关证件和材料到指定地点填写。填写家庭经济状况需注意:
按家庭经济成分分类(一般情况版下只需要填写主要的经济来源):比如打工,经商,务农,教书,理财,低保等等。
按家庭经济程度好坏分类:条件很好,较好,一般,困难,特殊困难等等。
按照家庭经济人口的实际收入如实填写:比如家庭主要劳动人口有父亲,月收权入XXX元;母亲,月收入XXX元;其他家庭成员收入XXX元。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9
最佳答案调查报告的格式
一、概念与特点
调查报告是对某项工作、某个事件、某个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后,将调查中收集到的材料加以系统整理,分析研究,以书面形式向组织和领导汇报调查情况的一种文书。
调查报告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写实性。调查报告是在占有大量现实和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用叙述性的语言实事求是地反映某一客观事物。充分了解实情和全面掌握真实可靠的素材是写好调查报告的基础。
(二)针对性。调查报告一般有比较明确的意向,相关的调查取证都是针对和围绕某一综合性或是专题性问题展开的。所以,调查报告反映的问题集中而有深度。
(三)逻辑性。调查报告离不开确凿的事实,但又不是材料的机械堆砌,而是对核实无误的数据和事实进行严密的逻辑论证,探明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预测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提示本质性和规律性的东西,得出科学的结论。
二、分类
调查报告的种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情况调查报告。是比较系统地反映本地区、本单位基本情况的一种调查报告。这种调查报告平方根是为了弄清情况,供决策者使用。
(二)典型经验调查报告。是通过分析典型事例,总结工作中出现的新经验,从而指导和推动某方面工作的一种调查报告。
(三)问题调查报告。是针对某一方面的问题,进行专项调查,澄清事实真相,判明问题的原因和性质,确定造成的危害,并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建议,为问题的最后处理提供依据,也为其他有关方面提供参考和借鉴的一种调查报告。
三、写法
调查报告一般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
(一)标题。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即“发文主题”加“文种”,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查报告”、“关于××××的调查报告”、“××××调查”等。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陈述式如《东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提问式如《为什么大学毕业生择业倾向沿海和京津地区》,正副标题结合式,正题陈述调查报告的主要结论或提出中心问题,副题标明调查的对象、范围、问题,这实际上类似于“发文主题”加“文种”的规范格式,如《高校发展重在学科建设――××××大学学科建设实践思考》等。作为公文,最好用规范化的标题格式或自由式中正副题结合式标题。
(二)正文。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
1.前言。有几种写法:第一种是写明调查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第二种是写明调查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第三种是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调查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练概括,直切主题。
2.主体。这是调查报告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详述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调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
3.结尾。结尾的写法也比较多,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或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或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的进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发出鼓舞和号召。

附例文:

因为自己是从农村里走出来的,根在农村,所以,一直关注着农业、农村和农民。今年是国家改革开放30年,我忽然想起盘点我们家自1978至2008年间的变化,目的有三:
第一,总结。我们的变化中也许隐藏着农民改变自己命运的规律。
第二,温故。温故而知足,多想想自己艰苦的过去,人生的幸福感会强烈些、持久些。
第三,检讨。30年过去,弹指一挥间。人生短暂,30年做一次检讨,应该对自己日后需要什么、舍去什么更明晰。
1、人口比较。
1978年,我们家有8口人,分别是:祖父、祖母、父亲、母亲、我、妹妹、两个弟弟。
2008年,我们家还是8人,分别是:母亲、我、妻子、女儿、弟弟、弟媳、侄儿、弟弟。
人口变化:1979年祖母去世,1982年父亲去世,1990年祖父去世,1990年继父到插门来我家,2002年继父去世。1988年妹妹出嫁,1995年我结婚,1997年我育有一女,2003年弟弟结婚,2005年弟弟育有一子。
2、户口比较。
1978年,我们家8口人全部是农村户口。
2008年,我们家8口人,有6口人是城市户口,2人是农村户口。其中,我因为考取大学,户口迁移到城市,我妻子本身是城市户口,女儿随妻子落户;弟弟、弟媳、侄儿因为在城市买房,户口从农村迁到城市。
3、文化程度比较。
1978年,全家最高文化程度是我,小学五年级,其次是母亲和妹妹,小学3年级。
2008年,全家最高文化程度是我和我妻子,都是硕士,其次是弟弟、弟媳,都是中专。
4、收入比较。
1978年,我们家有两个半劳动力,父亲算一个,母亲算一个,我辍学算半个。父亲一天挣10个工分,母亲一天挣7个工分,我一天挣4个工分,全家一天共挣21个工分。我们村当年一个工分值6分钱,也就是说,我们全家当时月收入37.8元,年收入453.6元。我们家是村里有名的超支户。
2008年,我和我妻子,年收入超60万元,弟弟和弟媳,年收入20万元,还有一个弟弟在农村,年收入1.2万元,共计81.2万元以上。
5、资产比较。
1978年,我们家有三孔(连)祖传的土砖黑瓦房,价值应该在1000元以内,还有一件也是惟一的一件电器——手电筒。
2008年,我们家在乡下盖有两幢房子,一幢四孔(连)两层约400平米,一幢两(连)两层约200平米,还有42亩土地,其中40亩土地是我承租的,两亩土地是村里分给母亲和其中一个弟弟的。我们家(包括弟弟、弟媳)在城市里还拥有8处以上房产和宅基地,3辆小车,10台以上电视机,20台以上空调,5台以上冰箱,6台以上电脑,7部手机等,其他家用电器基本是一应俱全。
6、基本物价比较。
1978年,猪肉0.78元/市斤,大米0.12元/市斤,油条0.04元/根。
2008年,猪肉10元/市斤,大米2.00元/市斤,油条0.5元/根。
7、生活、医疗保险比较。
1978年,大米、猪肉凭票供应,家里人多劳动力少,经常吃不饱饭。有一首打油诗这样写道:“走近你家门,青粥一大盆,端起你家碗,碗里照见人......”就是我家当时生活的写照。家里人无医疗保障,祖母的病、父亲的病就是没有钱治疗,或医疗水平限制,最后过早地离开人世。
2008年,物价有所上涨,但对我们的生活没有多大影响。一是我们挣钱的能力仍处于上升,家庭购买力没有下降;二是,我们对鸡鸭鱼肉海鲜相对少吃,蔬菜水果买得多;三是,外面应酬减少,健身喝茶时间多。
我、妻子、女儿除了国家的医疗保险外,自己还办了相应的商业保险。弟弟、弟媳、侄儿或办理了城市医疗保险,或办理了商业保险。母亲和另一个弟弟,在农村参加了合作医疗。另外,我还为母亲和另一个弟弟购买了一定数额的重疾险。
8、家庭和睦比较。
1978年,家里虽然很穷,但父母很少吵架,一家人和和睦睦。1982父亲去世时,母亲35岁,守寡10年,一个人含辛茹苦地照料祖父、抚养我们兄妹,从来没有打骂过我们兄妹,一家人穷并快乐着。
2008年,兄弟们依旧以母亲为中心,对母亲孝敬有加,婆媳关系也很好。母亲在城市、农村两头住,自得其乐。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说,穷人的孩子更应该善待咱的爹和妈!
我们家是农村的最普通的一户,也是村里最穷、最可怜的一户,多年享受村里困难户照顾政策,近30年,我们家在我们乡镇的变化应该是最大的。
我的经验和体会可以归纳四个:
第一,我上个世纪80年代通过考学,离开了农村,进入城市,而且,始终没有忘记在老家,还有吃不饱饭的母亲和弟妹。我的人生属于现实主义,我的人生目标就是,让一家人有饭吃,有地方住。
第二,国家改革开放,社会飞速发展,给农村进入城市的孩子提供了多种创造财富的机会。只要你能付出,只要你能坚持,一定会有收获。
第三,善待自己的父母,善待自己的兄弟姐妹,善待自己的妻子儿女,一定会有善报。
第四,名利权色,不过是浮云。人生短暂,知足长乐。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