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的酿造流程

如题所述

葡萄的采摘日期是根据葡萄籽粒的成熟度来决定的。葡萄的酸度随着成熟减少,而保持它的糖份和鞣酸的增加。适当的酸度和酒精度的平衡体现了葡萄酒的特性,在采摘完全成熟的葡萄之前,人们要在得到好的质量和如果遇到坏天气葡萄会发生腐烂病之间冒风险。当希望控制采摘的质量,或为了一种特殊的酿造结果, 就需要采用手工采摘葡萄。为了提高葡萄自身的含糖量,有时要进行晾晒,这样会减少它的酒精含量,但提高了保存期。在汝拉(Jura)省,人们总是把葡萄酒称为麦秸酒,这是因为葡萄在榨汁之前是先放在麦秸上晾晒的。 总体说来, 红葡萄酒的酿制与白葡萄酒类似,只是在发酵时要让葡萄果皮、果肉、果核在一起共同进行。持续发酵时间由几天到三周不等,从而使葡萄酒得到酒味、香味和深红的颜色。将葡萄皮分离出去,监视着它继续在酿酒桶中发酵。直到装瓶前, 葡萄酒在橡木桶和酿酒罐中不断的成熟。具体过程如下:
第一、去梗,也就是把葡萄果粒从梳子状的枝梗上取下来。因枝梗含有特别多的单宁酸,在酒液中有一股令人不快的味道。
第二、压榨果粒。酿制红酒的时候,葡萄皮和葡萄肉是同时压榨的,红酒中所含的红色色素,就是在压榨葡萄皮的时候释放出的。就因为这样,所有红酒的色泽才是红的。
第三、榨汁和发酵。经过榨汁后,就可得到酿酒的原料——葡萄汁。有了酒汁就可酿制好酒,葡萄酒是通过发酵作用得的产物。经过发酵,葡萄中所含的糖分会逐渐转化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因此,在发酵过程中,糖分越来越少,而酒精度则越来越高。通过缓慢的发酵过程,可酿出口味芳香细致的红葡萄酒。 白葡萄酒:普通白葡萄酒习惯上使用纯正、去皮的白葡萄经过压榨、发酵制成;但是也可以使用紫葡萄, 只是在压榨的过程中要更仔细。尚未发酵的葡萄汁要经过沉淀或过滤,发酵槽的温度要比制作红酒低一些,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白葡萄酒的果香味和新鲜口感。具体过程如下:
1.一旦采摘开始,葡萄就应尽快送到酿酒场地,所使用的葡萄都不要被挤破。
2.将葡萄珠分离出,除去果枝、果核,然后在榨出的汁内放入酵母。
3.为了更好地保存白葡萄的果香,在发酵前让葡萄皮浸泡在果汁中12到48小时。
4.使用水平的葡萄压榨机,制成的白葡萄酒更鲜更香。压榨的过程要快速进行以防止葡萄的氧化。
酒曲的获取和保留
水果酒酿制过程中,为了加快酒的发酵速度,酒曲是很重要的一环。在家庭酿造葡萄酒的时候,第一次发酵后容器底部的白色沉淀,可以收集并保留,成为下次酿造葡萄酒的酒曲;该酒曲也可以用作酿造其他水果酒。 葡萄品种是决定葡萄酒味道的主要因素,知道这瓶酒所使用的葡萄品种就可以大致判断出这瓶酒的味道。参照#葡萄品种的味道表#,其中包含了香气、口感、大致的酒体和结构。同一个葡萄品种在不同的产地会有不同的表现,但大致的风味与架构是相同的。
1.雷司令(Riesling)
雷司令也称薏丝琳,原产德国,1892年从欧洲引入我国,山东烟台和胶东地区栽培较多。该品种适应性强,较易栽培,但抗病性较差。酿制酒为浅禾黄色,香气浓郁,酒质纯净。主要用于酿造干白、甜白葡萄酒及香槟酒。
2.白羽(Rkatsiteli)
白羽又名尔卡齐杰里、白翼、苏58号。欧亚种。原产格鲁吉亚,是当地最古老的品种之一。1956年引入中国。在河北、山东、陕西、北京及黄河故道地区有大面积栽培。
3.贵人香(Italian Riesling)贵人香别名意斯林、意大利里斯林,欧亚种。原产意大利。1982 年引入中国。在山东、河北、陕西及天津、北京和黄河故道地区有较多栽培。贵人香嫩梢底色绿,有暗紫红附加色,绒毛中等。叶片较小,心脏形,平展,浅五裂,叶面光滑,叶背有中等黄白色绒毛,叶缘锯齿锐,双侧直,叶柄洼闭合,具椭圆形空隙,或开张,呈底部尖的竖琴形。花两性。贵人香是酿制优质白葡萄酒的良种,也是酿制香槟酒、白兰地和加工葡萄汁的好品种。
4.李将军(Pinot Blanc)
李将军别名白比诺,属欧亚种,原产法国。酿制酒为浅黄色,清香爽口,回味绵延,具典型性。该品种为黑品乐的变种,适宜酿造干白葡萄酒与香槟酒。适宜酿制白葡萄酒的品种还有:季米亚特、米勒、巴娜蒂、长相思、红玫瑰、琼瑶浆、白诗南、赛美容、霞多丽、白福儿等。
5.霞多丽(Chardonnay)
别名查当尼、莎当妮、夏多内。原产自勃艮第,是目前全世界最受欢迎的酿酒葡萄,属早熟型品种。由于适合各类型气候,耐冷,产量高且稳定,容易栽培,几乎已在全球各产酒区普遍种植。土质以带泥灰岩的石灰质土最佳。霞多丽是各白酒最适合橡木桶培养的品种,其酒香味浓郁,口感圆润,经久存可变得更丰富醇厚。以制造干白酒及气泡酒为主。
6.长相思(Sauvignon Blanc)
别名白苏维翁、苏维浓、缩维浓。白苏维翁是一种颇受欢迎的白色酿酒葡萄。熟透时采摘,酿造的葡萄酒具有柠檬、青苹果或药草的香气,有时带有胡椒的气味。早摘的白苏维翁酿造的酒,青草气息颇为浓郁。白苏维翁葡萄酒比莎当妮葡萄酒的酸度要高一些,酒体清淡,一般都呈干性。产自欧洲的这类葡萄酒大部分没有橡木味,而产自加里福尼亚的通常都有橡木味。白苏维翁原产自法国波尔多区,适合温和的气候,土质以石灰土最佳,常被称为Fume Blanc。主要用来制造适合年轻时饮用的干白酒,或混和塞米雍以制造贵腐白酒。
7.白诗南(Chenin Blanc)
别名百诗难、白谢宁。这种上等葡萄最早在法国的卢瓦尔谷地广泛栽种,在美国加里福尼亚、澳大利亚、南非和南美栽培得都很普遍。白谢宁葡萄酒是一种具有果味的葡萄酒,有的呈极度干性,有的稍甜,还有的甜度较高。品质最好的白谢宁酸度高、质地圆润,非同寻常,经陈酿色泽呈深深的金黄色。可存放5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其酒香特别容易让人联想起鲜桃的香味,早摘葡萄酿制的白谢宁有一种淡淡的青草和药草的芳香。

8.塞米雍(Semillon)
又称瑟美戎、赛美蓉。原产自法国波尔多区,但以智利种植面积最广,法国居次,主要种植于波尔多区。虽非流行品种,但在世界各地都有生产。适合温和型气候,产量大,所产葡萄粒小,糖份高,容易氧化。比起其它重要品种塞米雍所产干白酒品种特性不明显,酒香淡,口感厚实,酸度经常不足。所以经常混合苏维浓以补其不足,适合年轻时饮用。部分产区经橡木桶发酵培养可丰富其酒香且较耐久存,如贝沙克-雷奥良等。
9.灰皮诺(Pinot Gris)
又称灰比诺、灰品诺。原产自法国阿尔萨斯产区,除原产地外,也种植于意大利北部(称为Pinot Grigio)和德国(称为Rulander)。其葡萄颜色常呈粉红或淡红,所产葡萄酒酒精浓度较高。所含萃取物质相当高,酸味偏低,有时具香料味。 1.佳丽酿(Carignan)
佳丽酿别名法国红、康百耐、佳酿。原产西班牙,是西欧各国的古老酿酒优良品种之一。世界各地均有栽培。中国最早是1892年由西欧引入山东烟台。山东、河北、河南等产区有较大面积栽培。
该品种是世界古老酿红酒的品种之一,所酿之酒宝石红色,味正,香气好,宜于其他品种调配,去皮和酿成白或桃红葡萄酒。可用于红酒调配酒与制造白兰地,因此生产上有一定的推广意义和发展前景。
2.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
赤霞珠别名解百纳、解百纳索维浓、苏味浓,是有君王之尊的红色葡萄品种。果穗长圆锥形,有歧肩,果穗平均重约250克,最大果穗重300克,果蓝黑色,近圆形。单果重1.3克,出汁 率72.7%,可溶性固形物含16.3%,每果枝平均有花序1.83个。3月中、下旬萌芽,4月中旬花开,7月下旬至8月上旬成熟,生长期平均143天左右,有效积温2732.3℃。该品种适应性较强,抗病力中等.
3.蛇龙珠(Cabernet Gernischt)
蛇龙珠属欧亚种,原产法国,为法国的古老品种之一,与赤霞珠、品丽珠是姊妹品种。1892年引入中国,山东烟台地区有较多栽培。蛇龙珠是酿制红葡萄酒的世界名种,宜在山东、东北南部、华北、西北地区栽培。由它酿成的酒,宝石红色,澄清发亮,柔和爽口,具解百纳的典型性,酒质上等。
4.品丽珠(Cabernet Franc)
品丽珠别名卡门耐特,原种解百纳,原产法国,为法国古老的酿酒品种,世界各地均有栽培,是赤霞珠蛇龙珠的姊妹品种。主要产区均有栽培。该品总是世界著名的、古老的酿红酒品种,它就酒质不如赤霞珠,适应性不如龙蛇珠。新引入的“品丽珠”营养系在栽培性状方面有很大 提高,值得引起重视。
5.黑品乐(Pinot Noir)
黑品乐别名黑品诺、黑比诺、黑美酿,属欧亚种,原产法国勃艮第(Burgundi),栽培历史悠久,栽培黑品诺最早的记载为公元1世纪,当时称之为PinorVermei。黑品诺在欧洲种植比较广泛, 法国栽培约1.2万公顷,面积最大,其次为美国(4000公顷)、瑞士(3000公顷)。中国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进,分布在甘肃、山东、新疆、云南等地区。

6.梅鹿辄(Merlot)
别名梅洛、美乐、梅乐、梅鹿汁。原产法国。在法国波尔多(BordeauX)与其他名种(如赤霞珠等)配合生产出极佳干红葡萄酒。我国最早是1892年由西欧引入山东烟台。70年代后,又多次从法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引入,是发展较快的酿酒品种,各主要产区均有栽培。
梅鹿辄果穗单歧肩,圆锥型,果穗平均重333.3克,最大果穗重400克,果粒近圆形,紫黑色,单果重1.5克,出汁率72.9%,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7.6%,每果枝平均有花序1.8个。3月上、中旬萌芽,4月中旬开花,7月中旬果实成熟,生长期平均136天左右,有效积温2612.8℃。适应性 强,抗病力中等。果实成熟期一致。

7.席拉(Syrah/Shiraz)
又称设拉子、西拉。起源于法国北隆河谷(又称罗纳河谷)的一种葡萄,当地用于酿造A.O.C红酒。在法国和欧洲各地写作“Syrah”, 在澳大利亚、南非等新世界产区写作“Shiraz”,单品种用于酿酒。席拉能赋予酒独特诱人的香气、复杂且有筋骨的口感,使酒不很浓郁但很丰满,质量稳定能进行很好的陈酿。在南非表现很像赤霞珠。
8.巴贝拉(Barbera)
巴贝拉来源于意大利,是这个国家的第二大栽培品种。皮埃蒙特地区红酒总产量的一半是用巴贝拉酿造的。巴贝拉葡萄酒的风格很多,其中的优质品种可耐受很长时间的陈酿。巴贝拉的果实即使在成熟很充分时仍然有较高的酸度,使它在炎热的气候条件下有一定的优势。
在意大利巴贝拉还用于给内比奥洛葡萄酒调色,或与来自一拉力南方的其他葡萄酒勾兑,来改善相对单薄的体量和过高的酸度。来通过限制葡萄的产量和增加在橡木桶中的陈酿,意大利巴贝拉的总体品质得到提高,既能生产年轻活跃的新酒,又能酿造浓郁而充满力量型的葡萄酒。总体上,葡萄酒呈深沉的宝石红色,体量饱满,单宁含量低、酸含量高。
9.马尔贝克(Malbec)
又称为马白克、马尔白克等。起源于法国,是波尔多地区允许进行葡萄酒勾兑的5个品种之一。曾经非常有名,但后来有些失宠,主要是由于它容易染病,抗霜冻能力不强,以及坐果差。
玛尔贝岢红葡萄酒果香浓郁,酒体平衡,具有黑醋栗、桑葚、李子的芳香,偶尔还表现出桃子的风味。口感比解百纳类的葡萄酒柔软。此外,马尔贝克还用于勾兑葡萄酒,使葡萄酒具有早饮性。所酿出的葡萄酒柔和、特征饱满、色泽美丽,而且含有相当数量的单宁,适合勾兑解百纳葡萄酒。
10.内比奥洛(Nebbiolo)
又称为内比奥罗、雾葡萄等。起源于意大利,它能够生产处最令人恒久不忘、品质保持年限最长的佳酿。内比奥洛称的上意大利葡萄酒行业隐藏最深的秘密,它只在西北部的皮埃蒙特地区栽培,直到十几年前才流传到世界其他地方。今天内比奥洛是意大利最优品质的DOCG级葡萄酒的首选。即使是在皮埃蒙特地区,内比奥洛也仅仅是在数个精选区域进行栽培。由于难于栽培和并不丰产,内比奥洛的产量只占皮埃蒙特地区的30%。
11.桑娇维塞(Sangiovese)
原产意大利,是意大利栽培最多的红葡萄品种,桑娇维塞的老家是托斯卡纳(又称托斯坎尼),最早的记载可以追溯到16世纪。它是意大利一些最知名葡萄酒的原料,比如是生产Brunello di Montalcino葡萄酒的唯一原料,也是驰安酬(Chianti,又称奇安蒂)葡萄酒的主要原料。对这个品种单系的选择非常重要,否则生产出的葡萄酒只能达到一般的品质。
桑娇维塞一旦远离故土经常会出现水土不服,所以在意大利之外种植非常少。有少量的桑娇维塞葡萄生长在阿根廷、南非和加州的纳帕谷。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加州种植的葡萄与意大利的亲戚有深厚的历史渊源,但今天加州生产的桑娇维塞葡萄酒具有自己的独特风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4-17

1、分选原料。

红葡萄酒的酿造要想酿出高质量的葡萄酒必须有好的葡萄原料,成熟的葡萄采摘回来以后要尽快进行分选,将原料中腐烂、不够成熟的果实以及树叶等杂物剔除出去。

2、除梗破碎。

葡萄原料经过精挑细选之后要进行除梗破碎,即将葡萄与果梗分离并使葡萄破碎。一般情况下除梗破碎的过程要求不能太剧烈,如果过分的破碎压碎了葡萄籽劣质的单宁就会被浸提出来酿出的酒可能会比较粗糙难以入口。 

3、带皮浸渍。

带皮浸渍就是浸皮。除梗破碎后的葡萄原料要连皮带汁一起放进发酵容器(不锈钢发酵罐、或者橡木桶)中进行浸渍,红葡萄酒美丽的颜色正是通过这一步骤实现的。

4、酒精发酵。

浸渍一定时间以后就可以开始酒精发酵了,从葡萄到葡萄酒的惊险一跳就在这一环节。酒精发酵是葡萄中的糖在酵母菌的作用下转化成酒精并释放出CO2和热量的过程。

5、分离皮渣。

酒精发酵结束以后“原始葡萄酒”可以说就诞生了,此时需要将酒与皮渣分离。皮渣还可以通过压榨“挤”一些酒出来,当然这些压榨出来的酒质肯定不及直接分离的“自流酒”了。

6、苹果酸乳酸发酵。

分离皮渣以后的葡萄酒通常需要经过苹果酸乳酸发酵。这一过程是将葡萄酒中口感尖酸的苹果酸转化成比较柔和的乳酸。通过这一过程葡萄酒的酸度会变得更为适口。

7、陈酿。

发酵完结的葡萄酒有些可以直接过滤罐装,有些则需要陈酿,陈酿可以在不锈钢发酵罐中进行,也可以用橡木桶。不是所有葡萄酒都适合进橡木桶陈酿,有些酒体比较弱的葡萄酒如果用橡木桶陈酿,会失去自身新鲜的花果香气,所以橡木桶陈酿不是用来炒作的噱头。

8、过滤罐装。

葡萄酒在灌装之前需要过滤,澄清的葡萄酒灌入瓶中打入木塞贴上酒标一瓶红葡萄酒就可以出厂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3-05
第3个回答  2019-09-26

葡萄酒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