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的宇称不守恒定律有没有实际应用到现实?

如题所述

没有。

绝大多数近现代的基础理论一般不谈有没有实际用处,因为它们就是我们这个宇宙中的物质所遵循的规律而已。就像没人问地球每年绕太阳一圈有什么用,没人问欧洲人比亚洲人个子高有什么用,都是客观规律而已,让我们更了解这个世界就是它最大的用处。

当然,也有一小部分理论会直接指导技术的发展,最终反馈到现实生活中,不过这样的理论一般不是基础的最底层的理论。

虽然宇称不守恒没有什么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但它在科学研究中有许多用处。

首先,在历史上,弱作用宇称不守恒的发现直接推动了弱作用理论的构建,它表明弱作用的拉氏量中必须要有赝标量项,这促使费曼 盖尔曼等人构建了弱作用的V-A理论。虽然这不是最终的弱作用理论,但比起之前的理论前进了一大步。

另外,在粒子物理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定律判断某些粒子相互作用的过程能不能发生,也可以根据实验中某些过程的结果判断过程是不是通过弱作用发生的。

对称性反映不同物质形态在运动中的共性,而对称性的破坏才使它们显示出各自的特性。如同图案一样,只有对称没有它的破坏,看上去虽然很规则,但同时显得单调和呆板。

只有基本上对称而又不完全对称才构成美的建筑和图案。大自然正是这样的建筑师。当大自然构造像DNA这样的大分子时,总是遵循复制的原则,将分子按照对称的螺旋结构联接在一起,而构成螺旋形结构的空间排列是全同的。

但是在复制过程中,对精确对称性的细微的偏离就会在大分子单位的排列次序上产生新的可能性,从而使得那些更便于复制的样式更快地发展,形成了进化的过程。

宇称不守恒定律是指:在弱相互作用中,互为镜像的物质的运动不对称,由吴健雄用钴60验证。

科学界在1956年前一直认为宇称守恒,也就是说一个粒子的镜像与其本身性质完全相同。

1956年,科学家发现θ和τ两种介子的自旋、质量、寿命、电荷等完全相同,多数人认为它们是同一种粒子,但θ介子衰变时产生两个π介子,τ子衰变时产生3个,这又说明它们是不同种粒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