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改良标准及方法

如题所述


百度文库
,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蒋文静
盐碱地
改造
一般分几步进行,首先排盐、洗盐、降低土壤盐分含量;再种植耐盐碱的植物,培肥土壤;最后种植作物。具体的改良措施是:排水,灌溉洗盐,
放淤
改良,种植植物,培肥改良,
平整土地
和化学改良。
一、挖排水沟,确保排灌畅通
  开挖排水沟,建立完善的排灌系统,使旱能灌,涝能排,是盐碱地造林的基本要求。在现场我们看到,每隔100米,就有一条深的排水沟,沟深1.5米,沟宽至少3.0米。垄与垄之间,设置小的排水沟,沟深50厘米。
  二、提前整地,降低盐分
  盐碱地造林,整地必须提前。冬季2月份前做好整地、开沟工作,如能提前1-2年整地,效果更好。
  四、采取措施避盐,确保林木成活
  林木栽植时,在树穴底部放有机肥和
砻糠
,阻止盐分上升,夏季在树盘覆草,以减少蒸发,防止返盐。
  五、选择合适的造林树种
  
适地适树
是造林的通则,选择合适的造林树种,是盐碱地造林成功的关键。经过试验摸索,技术人员成功筛选出了
金丝垂柳

重阳木
、女贞、
国槐

乌桕

黄连木

墨西哥落羽杉

中山杉

洋白蜡
、杞木、
海滨木槿
等耐盐碱树种,目前在
海防林
建设中推广的树种主要有
夹竹桃
、重阳木、女贞、
栾树
、黄连木、金丝垂柳、
金合欢
、海滨木槿、墨西哥落羽杉等滩涂地区排水沟一般通过
排水闸
排向海洋。外河水位(海水位)有周期性的涨落,排水沟应根据水位变化,尽量采用自排方式。若不能完全自排,也应充分利用
承泄区
水位的变化,采用自排与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