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草书经典作品

如题所述

米芾草书经典作品有《值雨帖》、《彦和帖》、《论草书帖》、《临沂使君帖》、《张季明帖》、《叔晦帖》、《李太师帖》、《珊瑚帖》、《政事帖》、《逃暑帖》。

1、《值雨帖》。米芾行书欣赏信札《值雨帖》高清大图(致伯充防御台座尺牍)。纸本。信札一则。约书于北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纵25.6厘米, 横38.6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2、《彦和帖》。米芾行草书法信札《彦和帖》大图(致彦和国士尺牍)(经宿帖)行草书。纸本。信札一则。约书于北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纵30.1厘米,横42.6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3、《论草书帖》。米芾草书手札《论草书帖》大图,草书九帖之五。约书于北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纸本 纵24.7厘米 横37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作品字里行间流露出米芾书法颠放舒展的独特风格。

4、《临沂使君帖》。米芾草书手札《论草书帖》大图,草书九帖之五。此帖亦名《张颠(癫)帖》、《草圣帖》、《论书帖》等,随笔一则,是米芾一段评论草书的手札。约书于北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纸本 纵24.7厘米 横37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5、《张季明帖》。米芾行书欣赏《张季明帖》纸本,纵26.0厘米,横34.5厘米。约元祐元年(1086年)现藏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释文:余收张季明帖。云秋气深,不审气力复何如也,真行相间,长史世间第一帖也。其次"贺八帖"。余非合书。

6、《叔晦帖》。纵24.5厘米,横29.6厘米,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释文:余始兴公故为僚宦,仆与叔晦为代雅,以文艺同好,甚相得,于其别也。故以秘玩赠之,题以示两姓之子孙异日相值者。襄阳米芾、元章记。叔晦之子:道奴、德奴、庆奴。仆之子:鳌儿、洞阳、三雄。

7、《李太师帖》。米芾行书欣赏《李太师帖》,元祐二年(1087年),纸本,纵25.8厘米,横31.3厘米,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释文: 李太师收晋贤十四帖。武帝、王戎书若篆籀,谢安格在子敬上。真宜批帖尾也。

8、《珊瑚帖》。《珊瑚帖》:收张僧繇天王,上有薛稷题;阎二物,乐老处元直取得。又收景温问礼图,亦六朝画。珊瑚一枝(画珊瑚笔架一座,旁书金坐二字)。三枝朱草出金沙,来自天支节相家。当日蒙恩预名表,愧无五色笔头花。

9、《政事帖》。作品每个字的中轴线很少垂直于视平线,左右倾斜,增加了动荡感。在章法上,字与字的中轴线大都联缀得很好,偶尔有平行错开的。绞转加侧锋用笔,近大远小的构字方法,单字中轴线的倾斜,构成了米芾的特色。

10、《逃暑帖》。米芾行书《逃暑帖》纸本,纵30.9厘米 横40.6厘米,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藏。此帖疑为致章惇书札。芾字长横有波,为雍丘前后签名之式。雍丘无山,胡仔《苕溪渔隐丛话,本朝杂记上》:淮北之地平夷,自京师至汴口,并无山。

米芾(1051年-1107年),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自署姓名米或为芈,祖居太原,后迁湖北襄阳,谪居润州(现江苏镇江),时人号海岳外史,又号鬻熊后人、火正后人。

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 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