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的价格到底是怎么定的?

如题所述

我们常常说“黄金有价玉无价”,这“玉无价”主要是因为玉器价值有许多因素决定;如玉器质地、玉料种类、造型意境、雕琢工艺、时代远近、稀罕程度等因素,所以目前的玉器市场定价标准模糊。

说到这,很多人可能会质疑,既然没有定价标准,那些动辄数万乃至上千万的玉石标价难道是在欺骗买家吗?

其实不然,虽然珠宝玉石的价格无法以某一个标准来定,但是依然有一些规律可循。

今天,赵顾问就来给大家讲一讲玉器在整体运作中的平均价位判断的一些参考标准。

原石

原石也就是矿石的价格,大多都是按公斤计算。

特别优质的翡翠帝王绿或者和田玉籽料则是按克计算。

一般来说此时价格差不是很大,同一批玉石,成色相当,价格就一定相当。

但是经过详细分类之后,把其中较好的和较差的分开,分成不同档次的雕刻原料。这个时候每块石头的价格差距立马就显现出来了。

高档玉种

对于高档珍贵玉种来说,则是料钱决定一切。一块浓阳正绿水头十足的翡翠戒面,别说开料,即使一刀不动,本身就价值数万。

玉石原料的迅速枯竭直接导致高档玉种资源稀缺,而稀缺,就意味着它的升值。毕竟“物以稀为贵”嘛~

对于一般老百姓来说,这类玉器是根本连想都不用想的,所以这些也叫帝王玉,只能供各国的权贵巨商和发烧级别的玩家享用。

而作为一般的玉器玩家,在有限的资金范围内,只好挑选以工取胜的玉件作品,使之尽可能脱离原料的档次限制,提高增值空间,并尽可能从上一级的销售渠道进货,降低消费成本,让自己花费几千甚至几百元拿到的货色,相当于零售市场数千甚至数万元的档次。一些雕工俏色极具个性的玉器,花钱不多,而视觉效果却远比单纯攀比玉质更强烈,更彰显主人的不俗气质和个性。

雕刻

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一件玉器的价格不仅取决于它的玉质好坏,还取决于雕刻的工艺水平。

雕刻可以把同样的玉石价格拉得很大。比如一个小小的挂件,雕工好的要上百至千元,一般的,可能只要几百元,更差的可能百元以下。

好的雕工,能够变废为宝。就算是一块有残缺的料子,经过艺术性的设计,避开缺陷,最后的成品价格会比它本身的价值翻上好几倍。更不用说一些出自名师之手的雕刻作品了,分分钟能够拍到天价好吗!!

抛光

抛光有两种方法:一个是机器刷光,一个是手工揉光。

机器刷光用来进行大批量的小件简单玉器的抛光,比如玉珠、耳坠之类,抛光成本低,工期较短。

但高档玉器,一定要手工揉光!!

因为太复杂的造型,很多地方机器是刷不到的。这也意味着抛光的价格,会根据原料、大小、形状等因素产生差距。

因为不同的玉料,硬度不同,揉光的难度也不同,加上不同的雕工成形后,玉件的复杂程度不同,揉光的难度也不同。

如果是翡翠,揉光价格更贵,工期也更长,要知道那全靠工人的一双手,用不同标号的一系列油石反复打磨,包括雕件的每个细节,都要打磨到,直至最后用布抛光,对于硬度极大的玉器,这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有时候一个精品玉件的揉光费用和周期,甚至超过雕刻本身的价格和工期,要好几个月,尤其是对透雕部分的揉光,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玉器的毁损。

玉石的文化价值

古玉的价格难以确定的一大因素就是其包含的历史沉淀,即它的文化价值。也许它的工艺不如现代玉器那么精湛,但它的历史背景、年代等本身就是一笔价值。

相对来说,古玉在确定真伪后,还要了解它的年代、玉质颜色、雕琢工艺、保存状态、历史背景、稀罕程度、艺术价值等等,然后再进行市场相近的对此,如拍卖过此类古玉的价格,以此来了解人们愿意接受的价格。

不过在对一些珍贵玉器和古玉器用市场对比法时,需要强调的是彼此要有可比性,否则将失去意义。

销售环节

玉器进入市场批发环节后,大量的玉件还是论堆销售的。

玉器老板会把同类质料和雕工的玉器统一打包后按每件多少钱销售给零售商。

如果单个挑选,那么价格就会高出很多。本来嘛,就算是一堆不要钱的鹅卵石,如果想从中挑选出又圆又大还有花纹的,那就值钱了,何况是玉器呢!

零售商进货后,售价就要包括自己的营销成本和利润了。比如租金、员工工资、广告和宣传费用、各类工商税务管理费用??等等,这就直接导致实体店卖的价格要昂贵许多,而像我们翠美,通过网络渠道进行销售,节约了成本。同样档次的货色,甚至可以以低十倍的价格拿到。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翠友选择我们的原因。

在这里呢,赵顾问给您一个小建议。如果您自己喜欢琢玉,而且手工不错的话,不妨直接买一些原石,自己雕刻。既能省钱,还能收获满满的成就感~

看完赵顾问给你扒拉的这些,是不是对玉器的价格有了初步的了解了呢?

当然,对于刚入行的初级玩家,如果你对玉器知识比较匮乏,不会看料。建议直接购买带有证书的玉器比较稳妥,正所谓“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虽然贵了些,但不至于上当受骗。何况从长远来看,好点的玉器只会越来越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1-30

对于和田玉来说,一个小小的差距,价格上可能就会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我们要知道决定和田玉价格的因素有哪些?      

                                        

和田玉有山料,籽料,戈壁料,山流水等产地的区分,这对于和田玉的价格就有着天差地别的影响,众所周知新疆和田籽料是和田玉中受欢迎的程度最高的,当然也是价格最高的,这和他的玉质有着不可磨灭的关系,籽料玉质温润细腻,油性极好,把玩手感最为舒适,这些籽料独有的特质,决定了籽料的价格与其他料子价格的差异,其中细节更是包罗万千……

接下来我们详细了解一下,和田玉中的各项因素,是如何影响到和田玉价格的吧!

白差一度,价格可能差一倍

和田玉中有这样一句话,白差一度,价差一倍。甚至是十倍,这句话在籽料的实际买卖当中尤为贴切。

比如玉质相差不多的情况下,一级白和高白的籽料,可能就是2万和5万的差距,甚至是更高!

细差一度,比白更严重

如今,玩家们对细度的追求越来越高,这就让那些打灯几乎看不到结构的料子,价格变的高了起来!

在基数不高的情况下,肉眼可见结构和肉眼看不到结构的料子价格可能就差上一倍。

如果是打灯看不到结构,它的价格又会到达更高的一层台阶了。

当然细度比较复杂,结构与结构也有很大的区别,这些都是对价格有直接影响的。

形状差一点,价格也会被拉开

形状能直接影响籽料的价值。

比如一个形状决定了它是玩料还是做料,而玩料和做料就有明显的价格差距。

比如有些料的形状很奇怪,不适于把玩,那么它的价格就比形状圆润的要低。

再有一点,形状很多时候决定了一块籽料的用途,有些料子比较扁平,那么它就适合做牌子,有些料子把握起来很舒服,那么它就比较适合圆雕的手把件。这些都对它的价值有一定的影响。

形状影响最直接的当属象形籽料,其价格奇高,就是形状对价值带来的影响。

皮差一点,价差好几倍

最后一个对价格影响最大的,就是皮色。

一个红皮比一个没有皮色的,在同等玉质、形状的情况下,价格也许能差出几倍!

一个红皮和黑皮,价格也会有不小的差别。

同样一个红皮,有的很红,有些红的不干净,有些红皮是油皮,有些皮色会压脏,这都对它的价格有很多影响。

总之,如今皮色越来越贵,好的皮色和差的皮色差距越来越明显。

第2个回答  2018-01-28
经常听珠宝商说自己的翡翠是“A货”不是“B货”,许多消费者对此并不了解。其实,“A货”指的是未经任何人工化学处理的天然翡翠,其玉质、颜色、结构都是天然的。“B货”是指经强酸浸泡处理后又用有机物加以固结的翡翠。这种处理用强酸浸泡翡翠以清除地子中的褐黄色或灰色,再以真空注胶填充翡翠中经酸液侵蚀而出现的空间。经过处理后的翡翠在强光源下观察,显龟裂纹,结构松散,在裂隙处可见胶的存在,还有所谓“C货”是经人工染色的翡翠,其玉质是真的,颜色是人工加色的。以及“B+C货”经强酸浸泡处理后,加入染色剂再用有机物加以固结的翡翠。但目前市场上一些无良商人常常用“B货”、“C货”以及“B+C货”冒充高档“A货”出售,大家在购买是最好找那些信誉有保证的珠宝专营店,而不要轻信街头商贩的话。

玉按照历史时间来分可分为高古玉,古玉,新玉。
小子无才,妄谈古玉,权作抛砖引玉。
汉代以前的玉器,人们习惯称为高古玉,随着考古学的兴盛,大量的史前文化被发掘以后,高古又分为文化期的和老三代的。文化期按照地域来分,大致上有南良渚,北红山的说法,加上西部的齐家文化,总共有三支著名的文化带。
良渚文化以浙江余杭,嘉兴为中心,包括了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大部分环太湖流域的广大区域,良渚玉以其精致的纹饰著称于世,玉才多为地方玉,一为透明的湖绿色透闪石,受沁后为鸡骨白,一为不同明的蛇纹石,受沁后呈现各种颜色,工艺极为精致,鉴定以玉料,打孔,纹饰三方面为主,玉料比重较大,上手沉甸,打孔多为双面对钻,孔内壁光滑,有些许不规则的螺旋纹,孔内外包浆一致者,基本上可以进行下一步判断,如果不一致则可直接否决。纹饰是鉴别的重点,以前书上所记载的那些斜细线构成的短线,现在业已经能仿造,大多数人没有见过真品的情况下,纹饰鉴别就跟显得扑朔迷离了,我实在不敢再把自己关于纹饰的鉴定心得写出来,免得。。。。。
灰皮也是鉴定的重点,但是现在一些高仿,用出土的良渚玉材仿造图谱上有的器型,并且还能仿造出相应的灰皮,这点实在让人头疼,但是真品的神韵是很难仿就的,这就要求多去博物馆看馆藏,民间也偶有良渚玉流通,但价格较高,笔者前些日子从杭州一朋友手中购得锥形器2件,价格很高,绝非古玩市场的百元,甚至几十元的价位。
良渚文化时间跨度较大,前期玉器跟晚期有明显不同,晚期雕工,治玉更加精细,纹饰也更加复杂。但总的来讲,玉器以祖先崇拜为主,鸟兽造型较少。管珠装饰器,礼器玉琮,玉璧,玉璜较多。

红山文化,主要是辽西还有内蒙古赤峰一带,以玉猪龙跟勾云佩维代表,主要是动物崇拜,动物造型古朴,往往追求神似,玉材多为辽宁老岫玉,小件动物、珠管等物一般用透闪石,大件动物多为蛇纹石,打洼打磨,玉器边缘比较锋利,多沙石皮壳附着物,玉器表面往往留有加工痕迹,比如切割痕,管钻痕等等。
红山玉器相对良渚玉来讲,数量上要少许多,工艺相对大气粗糙,但是神韵自然,独具匠心。市场上真真假假颇多,价格也不是普通人所能问津的。
高古玉素器容易造假,真品看多了,容易培养一种感觉,感觉对了,相对也就容易鉴别了。
等有时间再写老三代的玉器。

玉石原料的品种和质量直接关系到玉器和首饰的价值,只有正确判断玉和玉质的价值,才能更好地评价一件玉器的价值。我国玉雕业可利用的玉料品种极多,但主要的品种也并不很多,有翡翠、透闪石玉(软玉)、玛瑙、松石、青金石、芙蓉石、孔雀石、木变石、石英岩、水晶、岫玉、独山玉等十几种。

一、翡翠

翡翠原料千差万别,高档的原料不足1000克的小块,价值数千万甚至超亿元,几吨重的翡翠原料可能只有每公斤几十元,价值的差别上万倍。也可以说,翡翠是唯一一种不用重量来衡量其价值的宝石。正因为如此,翡翠的质量评估更显其重要了。

如何来评价一块翡翠原料的质量是许多专家研究、思考的问题。综合现有研究成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时方面来分析:

(一)颜色:

颜色是评价翡翠最重要的因素,翡翠价值最高的是绿色,其次是红色、藕粉色等,颜色的好坏直接影响翡翠的价值。要考虑颜色的好坏,就要具体分析翡翠颜色是否正,浓淡是否适宜,颜色的冷暖,颜色的分布是否均匀等几个方面。

1、翡翠颜色纯正是很理想的,但自然界所产翡翠往往颜色是不纯正的,有的偏黄,有的偏蓝,有些翡翠有灰色色调。我们以纯正绿色为最佳,依次按照偏颜的强弱再划分几档,这样可大致掌握颜色的分类和档次。

2、颜色的浓淡也很重要,颜色太浓会影响透明度,太浅太淡也不好看。一般认为,翡翠颜色以浓淡适宜为佳。随着地区的不同,人们对颜色的浓淡也有所偏好,高纬度地区的人们一般偏爱颜色略深一些,低纬度地区的人们一般偏爱颜色略浅一些;年龄的不同对颜色的喜欢程度也会有变化,年长的人喜欢颜色偏深一些,年轻人多数喜欢颜色浅一些的;由于性格的差异,人们对颜色的喜好程度也会有区别,性格内向的人多数喜好颜色略深一些,性格外向的人多数喜欢颜色浅一点、艳一点的。

3、翡翠颜色的冷暖色调,偏黄也即暖色成份多,偏蓝也即冷色成份多。颜色的偏色将关系到翡翠的艳丽程度。也有人将黑色调、灰色调的多少来描述翡翠颜色的艳丽程度,黑、灰色调越重,翡翠的颜色就越差。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将翡翠颜色的艳丽程度分级,并制定出每个级别之间的差别,这对翡翠价值的评估是很重要的。

4、在一块翡翠上颜色的分布也很重要,颜色越均匀越好。首饰用翡翠原料的颜色的分布均匀是很重要的,有时是决定性因素。玉器用翡翠原料还要看颜色的分布特点,有些原料的绿色是分带分布,这要看色带的宽度、走向、形状,色带的分布特征将决定玉器的设计和采用的加工方法;有些原料的颜色是团块状的,有些是一条线,只有在研究了颜色的特点后,才能确定玉器的设计方案,直接影响到玉器的成品质量。翡翠颜色利用得好,利用得巧,这件块原料就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利用,就可以最大限度地体现其价值。

(二)透明度

翡翠是岩石,是以硬玉矿物为主的多晶体的集合体,多数为半透明,甚至不透明。最好的翡翠也不可能象单晶体宝石例如祖母绿那样透明。也许正因为如此,中国人更喜欢翡翠,就喜欢翡翠那种半透不透,水灵灵的感觉。

组成翡翠的硬玉矿物的晶体颗粒大小、排列方式以及杂质的含量等,都对其透明度有直接影响。一般翡翠行家将透明度称为"种"、"水份"。透明度好的就是水份足,种好;透明度差的就是种差或水份很干。有些行家用很形象的词来表达翡翠的透明度,例如:玻璃种、冰种、干青种等等。
翡翠原料的透明度越好价值越高,尤其在评价中高档翡翠时,透明度对价值的影响往往高于颜色,有色无种一定不是高档货,有一定色又种好的翡翠才能成为高档货,也可以说,高档翡翠一定是种好,而色好的不一定是高档翡翠。对低档翡翠来讲,有色无种要比无色有种贵许多,在这种情况下颜色比透明度更重要。细心的评估师会总结出翡翠种好与不好之间的大致价格差,越多的统计计算,越有其代表性,知道不同种份的翡翠价格的差异,对评估对象的对比分析极为有用。

(三)结构

我们这里讲的翡翠结构是指组成翡翠的硬玉矿物的结晶微粒的粗细、结晶体的形状及其组合分布方式,行家称"底"或"地"。一般来讲,硬玉矿物结晶颗粒越小,翡翠的质地就越细;硬玉矿物结晶体越粗大,翡翠的质地就越不好,感觉不细腻,抛光效果就差,价格也就越低。

我们可以将翡翠的质地大致分几类,从非常细-细-较粗-粗-很粗这五个级别,一般好的翡翠质地都很细,也可以根据地子的好坏,来分析翡翠原料价格的差异,研究出一般的规律来,就会较容易知道"地子"对翡翠价值影响的幅度。

(四)干净程度

翡翠的评价象其它宝石一样,干净程度也直接影响其价值。

翡翠的瑕疵主要有白色和黑色两种。黑色瑕疵有的是以点状分布,也有成丝和带状分布,主要是黑色的矿物,例如角闪石等。白色的瑕疵主要以块状、粒状分布,一般称为石花、水泡等,主要是以白色的硬玉、矿物和长石矿物。

在评价翡翠时要研究瑕疵的大小、分布特征,是否可以剔除等因素,是否对翡翠的质量产生重大影响,影响的程度如何,综合分析后确定对翡翠价值的影响程度。

(五)裂纹

如果一块翡翠料上有大的裂纹,这将大大影响其价值。影响程度要依裂纹的大小、深浅、位置等因素来判断。

在评价翡翠原料时上述五点要综合分析研究,首先要确定翡翠料是首饰料还是玉雕料,两种料的评价方法不同,首饰料更直接,更具体;而玉雕料就更复杂,更抽象,不仅要考虑料的好坏和颜色的分布特点,还要看能做什么,怎样做,效果会怎样。例如,一块有黑有绿有白的料,如果将三种颜色充分利用起来,设计成一件绝佳的艺术品,其价值将会成倍增长,如果设计不好,将大大影响其价值。

在此值得提醒的是,影响翡翠价值的因素很多,每一因素都是动态和不确定的,这就是为什么翡翠的价值规律很难确定的原因。从事翡翠评估研究的同行,只有不断总结经验,尽多收集资料,多找影响翡翠价值的因素之间的辩证关系和规律,才能正确把握翡翠原料和成品的评估。

二、透闪石玉(软玉)

透闪石玉又叫软玉,是由透闪石矿物组成。我们经常碰到的透闪石玉主要有四个来源,一是新疆料,二是青海料,三是俄罗斯料,四是辽宁岫岩河磨料。从透闪石玉的产出情况来分又可分为山料、子料和山流水。山料是指产于山上的原生矿,块度大小不一,呈棱角状,质量不如子玉。而子料是指产于河床里的玉料,经过长期的搬运作用,磨圆都很好,少数有浸染皮。山流水是指原生矿经风化崩落,并由山洪搬运至山半腰、山脚或河床的上游,距原生矿较近,有一定磨圆,表面光滑。

在评价山料时,首先要看料的块度大小,越大块的越难得,价值越高。再次要看玉的白度是否好,越白越好。然后要看玉的细腻、均匀程度,是否有油性,是否温润,瑕疵的多少及分布情况等因素。有些山料例如青海料,有时带有团状绿色,这对白玉的价值是有贡献的,团状的绿越正越均匀越好。有些山料有糖皮,例如青海、新疆且末、俄罗斯料有的有一层几毫米甚至几厘米的糖皮,如果糖皮颜色很漂亮,也会对价值有正面影响。有的山料中有玉夹石的情况,这将大大影响玉的价值。

一般来说子料的质量多好于山料和山流水,如果子料有很漂亮的红皮,将对其价值有重要贡献,原因是可利用红皮制作成俏色绝品,还可证明这是纯正的新疆子料,价值倍增。人们通常将透闪石玉分为如下几个级别:

(一)羊脂白玉

羊脂白玉因色似羊脂而得名。羊脂玉质地细腻,特别温润,油性特佳,给人一种刚中见柔的感觉,这是白玉中的优质品,比较稀少贵重。以子料为例,现在市场上块度超过1000克的羊脂白玉子料价值约10万元左右,十几公斤已属罕见,价值更高;超过100克的羊脂白玉子料价格在20000元~50000元左右,几十克的一块羊脂白玉子料也要3000元~5000元上下。优秀的羊脂白玉山料的价格目前也一路攀升,供不应求。

(二)青白玉

青白玉是指在白玉中隐隐闪绿、闪青、闪灰等,常见有葱白、粉青、灰白等,属白玉与青玉过渡品种,现在市场上多数将好的青白玉归为白玉类,价值2000元~10000元/公斤不等。

(三)青玉

青玉由淡青色到深青色,颜色的种类很多,好的青玉呈淡绿色,色嫩,质细腻,也是较好的品种。由于划到青玉品种的软玉范围略大,所以价格差别也非常大,每公斤150元~8000元不等,上佳青玉有时价格也高达每公斤1万多元。

(四)黄玉

黄玉由淡黄到深黄色,有栗黄、秋葵黄、黄花黄、鸡蛋黄、虎皮黄等色。黄玉的产出非常稀少,价值极高,上等黄玉价值在50000元/公斤以上,中等质量也要每公斤20000元左右。

(五)墨玉

墨玉由墨色至黑色,抛光后油黑发亮,该品种也不多见。这个品种将是今后收藏的热点,上佳墨玉价格将会大幅上涨。

(六)碧玉

碧玉有绿、深绿、暗绿色,绿不鲜,质地不如其它玉种均匀洁净,黑斑和玉筋明显。

评价透闪石玉料时,首先要看是哪个品种和级别的料,在大类分开后,再看料的形状、有无绺裂、有无杂质、细腻滋润程度、颜色是否白、有无俏色可利用等几方面综合分析。

看料的形状是否好的原因在于能制作器皿还是花鸟人物,能否最大限度、最经济的利用料,这往往被许多人忽视。

评价透闪石玉(软玉)最关键的是白度和细腻温润有油性。绺裂、瑕疵的影响要视所处的位置、大小、分布情况而定,如果是可以剔除,则影响不大,如果是直接影响到设计方案和无法剔除,则严重影响其价值。

三、玛瑙

玛瑙的品种很多,有"千样玛瑙"的说法。玛瑙是二氧化硅的隐晶质玉石。我们常见到的玛瑙有红玛瑙、蓝玛瑙、绿玛瑙、缠丝玛瑙、黑花玛瑙、紫玛瑙、藻草玛瑙、白玛瑙、水胆玛瑙等。

在评价玛瑙原料及其制品时,关键在于颜色是否正,俏色利用是否有意义。在颜色中以红、缠丝红、大红、桔红为上品,暗红、紫红为下色,有的料的块体中是暗红色,但做出产品是鲜红色,要认真识别。在绿玛瑙中的葱芯绿、艳绿为上品,暗绿为次之。蓝玛瑙中的宝石蓝、紫罗蓝为上品,普蓝为下品。

在评价原料时,在玛瑙中有2种以上的颜色为上等料,有的玛瑙有5种以上的颜色或几种不同的色调,这都是可做俏色设计的好料。

现在国内最多的玛瑙是产于巴西的玛瑙,每公斤15元至30元不等,国产的玛瑙主要在辽宁、云南等地,价值略高于巴西料,由于玛瑙的人工处理工艺很完善,市场上见到的玛瑙产品多数是经热处理改色的,天然产出的多数颜色不够理想。

俏色作品要分色清楚,用色忌混。玛瑙上的颜色分布是千变万化的,色与色之间有对比关系,用色要注意对比强烈,绝妙的俏色作品,不仅仅分清颜色,对比强烈,更重要的是在依料赋形的基础上,依色赋形,使作品形色相依,与自然形态绝妙吻合才富有情趣,才是绝妙作品。

玛瑙的绝妙俏色作品有很多,例如玛瑙雏鸡、玛瑙虾盘、玛瑙蟹筐、玛瑙龙盘、玛瑙五鹅等,都是玛瑙俏色中的极品。

在评价玛瑙作品时,首先要分清是一般作品,是较好的艺术品,还是佳作和珍品,这之间虽然没有严格的界线,但价值差别是非常非常大的。例如,我们可以用500元购买一件俏色玛瑙虾盘,有的5000元也不卖,真正好的俏色玛瑙虾盘50000元也不会卖的。

在评价玛瑙作品时,除颜色、俏色利用外,工艺、设计也占有很大的比重。好的作品设计构思巧妙,工艺精湛,抛光好。

由于玛瑙的原料并不贵,料与料之间的价格差也很小,最关键的在于设计构思和制作工艺上。

四、松石

松石是一种铜和铝的磷酸盐矿物,质地细腻,光泽柔美,颜色从海蓝色到绿色。不同产地的松石质量、颜色是有区别的,我国松石产于湖北郧县、竹山县和陕西的白河县为主。湖北产的松石一般来讲质量好于陕西白河的。国外伊朗、美国的松石产量较多,质量很好。

评价松石主要是块度、颜色、致密程度等。松石多为核状、瘤状、豆块和块状,一般在50克以下,大块多为100克至4000克不等,重量在5000克以上的大块松石就少见了。块度越大越好,同样大小的松石要看形状是否好,有无杂质。颜色是评价松石的很重要因素,颜色要纯正,色蓝好于色绿,最好的松石是天蓝色,其次是绿色松石,松石最忌是灰、黄色。松石的质量级别划分以质硬、色蓝、块大为特级料;剖面或断面有蜡状光泽者最佳。块大以及中小块色好的硬松石为一级料;色由蓝到亚绿,大块也是一级料,中小块是二级料。色不好,块小者为三级料。

五、其它种类玉料

我国的玉雕用料非常广泛,除以上介绍的几种外还有水晶、东陵石、密玉、独山玉、芙蓉石、桃花石、青金石、木变石、岫玉、孔雀石、珊瑚、琥珀等等。

水晶又分紫晶、烟晶、茶晶、黄晶、发晶等等,质量好的块大、干净,块大不干净的次之。有颜色的水晶也是要看颜色是否纯正等。

独山玉要看玉质好坏,有无俏色可利用,上好的独山玉有很漂亮的绿色。

岫玉要看颜色是否均匀,质地是否细腻,有无夹石和杂质,上佳的岫玉也是很好的玉石品种。有的人讲岫玉是百姓玉,主要是因为岫玉有相当的产量,在数量上可满足玉雕业的需要,在价格上岫玉比较便宜,一般工薪阶层都有能力购买。

青金石要求颜色要纯正,所含黄铁矿分布有特点,方解石含量少,块度大者好。

珊瑚尤其是红珊瑚很稀少,主要评价因素是块度大小、颜色纯正明亮程度、致密程度,大块的(500克以上)的红珊瑚很稀少,也很昂贵,市场上经常见到一些充当红珊瑚的仿制品,要注意甄别。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