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个人的成长经历剖析自己人格形成及特点(结合心理健康知识2000字)

如题所述

写作思路:首先表明自己的人格特征,然后结合具体事例说明自己人格形成的过程,最后总结全文。

示例如下:

我缺乏男子气概,有些娇气,有些软弱与忍气吞声,这是从小与生俱来的。

父母的爱情开始的模模糊糊,或者我更愿意称之为将就,母亲有能力却因病腿脚不好,父亲一身健全在当时被认为是好吃懒做,大多数做父母的总是更多地看到子女好的一面而选择性忽视他们的缺陷,因此我的爷爷外公这一辈,结亲结的并不乐意。

祸根由此,我生来没见过爷爷,有奶奶却一辈子没叫过奶奶,明明一家五口住在院子里,她自己一间,每天有活力就骂,没活力就哭天拜佛,追悼我爷爷死的早。几天闹上一场,习惯了。

小时候我认为母亲是严厉的、强势的,我不允许见我奶奶,但我也偷偷和她有过接触,因此战争中我始终默不作声,只是我承袭着我父亲的样貌,又没有活泼的性格,邻居会说我是父亲的缩影,那时候我觉得这是有些耻辱的,但我依旧像我父亲在婆媳关系中的站位一样,选择低头沉默。

这些说不完的故事曾经令我感伤,好像回忆童年我只能引出贫穷和争吵的回忆,然后成为我阴郁性格的理由。但是一遍遍长大,一遍遍回忆这个故事,好像有了不同的感觉。初三的时候我奶奶去世了,临死前我也没有见她一面或者叫过她一声奶奶。

站在院子得知消息,我似乎一点悲伤的感觉也没有,只觉得人的生命原来这么轻,我的思绪像早晨的薄雾,轻轻擦过门前,却只能沉默。

最后几个月,她已经半瘫痪了,躺在床上吃喝拉撒都是我妈和几个姑嫂包办,两个家庭家庭的恩怨好像在那一刻才真正化解,谁知道,曾经每个人都耿耿于怀的事,早在我们念念不忘的岁月里被我们遗忘了。过得去就过,过不去也要过。

其实,也正如我奶奶和我妈妈的那些往事,我们以为一辈子都不会忘的事就在我们念念不忘的岁月被我们遗忘了。而我所有的快乐与伤痛、成功与失败都让我更加清晰地面对人生。

我会每个月不定时地给家里打几个电话,问问抱恙的外公、已为人母的姐姐和她所负担的家庭,当然还有我的父母,只有隔着屏幕我才能说出一些情理之中的温馨话,我的冷漠与缺乏安全感让我羞于表达,甚至缺失亲情观念,打电话一方面是理性的需求,另一方面又是一种自我慰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