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规啼血的典故是什么

如题所述

1. 子规啼血的典故源自《史书·蜀王本纪》,讲述望帝禅位后化为杜鹃鸟,每到春天便哀婉啼叫,其声带血,因而有杜鹃花。
2. 这个故事中的杜鹃鸟,其啼声被认为是对恋人的呼唤,常用来形容极度悲痛之情。
3. 另外,还有一个传说,古代蜀国王杜宇死后化为杜鹃鸟,每年春季,其啼声唤醒人们,泪水染红了周围的杜鹃花,从而形成了成语“子规啼血”。
4. 子规啼血的典故在文学作品中有所体现,如王维的《送梓州李使君》中写道:“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又是满山杜鹃红。”
5. 李白的《宣城见杜鹃花》也提及了这个典故:“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又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6. 杜鹃啼血的的形象不仅出现在诗词中,也深深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成为了表达哀愁和离别之情的象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