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方法

如题所述

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方法

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方

总额法:

借:xx资产

贷:递延收益

净额法:

将补助冲减相关资产账面价值;

借:xx长期非货币性资产

贷:递延收益

二、与收益相关的会计处理方法

总额法:应当计入其他收益或营业外收入。

净额法:应当冲减相关成本费用或营业外支出。

如何做政府补助的会计分录

收到政府补助,根据政府补助的用途置于不同的科目。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政府补助用于补贴商品销售额,则政府补助视同销售,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政府补助用于资产、建筑,资产建成后随资产使用年限进行分摊确认:

(1)收到政府补助时,先放于递延收益科目:

借:银行存款

贷:递延收益

(2)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每年折旧(或无形资产摊销)时,按照折旧(摊销)年限每年确认递延收益:

借:递延收益

贷:其他收益

3、收到与日常活动无关的政府补助,将其放入营业外收入科目:

借:银行存款

贷:递延收益

4、收到与日常活动相关的政府补助,能够当期一次性确认的: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收益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大家都学会了吗?根据解读,政府补助有两种会计处理方法,即总额法和净额法。总额法是在确认政府补助时,将其全额一次或分次确认为收益,而不是作为相关资产账面价值或者成本费用等的扣减。净额法是将政府补助确认为对相关资产账面价值或者所补偿成本费用等的扣减。

政府补助相关会计处理如何做

关于政府补助的账务处理有资本法与收益法两种.

1、资本法.它是将政府补贴直接贷记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者权益,增加企业的资本公积.

2、收益法.它是指将政府补助直接计入利润表中补助收入,增加企业收入.

(二)账务处理

1、《企业会计准则16号--政府补助》第七条规定,"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计入当期损益.但是,按照名义金额计量的政府补助,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2、《企业会计准则16号--政府补助》第八条规定,凡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分别下列情况处理

(1)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

(2)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3、需要注意的是:已确认的政府补助收入需要返还的,应当分别以下情况处理

(1)存在相关递延收益的,冲减相关递延收益账面余额,超出部分计入当期损益.

(2)不存在相关递延收益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对于企业已经确认的政府补助需要返还的,且又没有计入相关"递延收益"账户的,计入当期损益.

专项应付款和政府补助有什么区别?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2711专项应付款规定,该科目核算企业取得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具有专项或特定用途的款项.企业收到或应收的资本性拨款,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将专项或特定用途的拨款用于工程项目,借记"在建工程"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工程项目完工形成长期资产的部分,借记本科目,贷记"资本公积--资本溢价"科目;对未形成长期资产需要核销的部分,借记本科目,贷记"在建工程"等科目;拨款结余需要返还的,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而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第二条规定,政府补助,是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

综上,专项应付款主要核算政府拨入资金属于所有者投入的资本,而政府补助则主要核算政府无偿给予的资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