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如何讲解区域产业结构定量分析

如题所述

 (一)产业和产业结构的含义界定
  在经济研究中,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可以从不同角度对产业进行划分。比如,可以从产品形态角度将产业划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这种划分方法被我们称作三分法),也可以从技术特点角度将产业划分为传统产业和新型产业,还可以根据生产要素的密集使用程度将产业划分为资本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凡此种种。上述任何一种划分方式都被我们称作一种产业观。如果要将这些概念性的产业观落实到量化层面,则需要对各产业的生产函数进行界定。因为不同产业被区分的理论基础就是它们的生产函数不同。生产函数的相异性可以用生产函数中不同参数(每个参数代表着生产函数的一个特征)的相异性来代表,因而,每一种参数相异性的选取方式都体现着一种产业观。以下我们要研究的是:同三分法产业观相对应的生产函数的参数相异性的选取方式,或者说,以生产函数的哪些参数的相异性作为划分不同产业的标准。
  
  其一,基于常识可知,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对劳动和资本的密集使用程度不同。
  其二,因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各自所使用的劳动和资本的价格都不相同④,同时,它们各自的外开放程度和产品属性不相同(导致了它们各自在国内市场中的价格影响力不同),另外,它们各自的产出品的实际价格也不相同,所以,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技术进步贡献度应该不同(参见后文式(14))。
  关于产业结构,我们做出以下界定:基于α和A的相异性而划分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产出比重结构。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的实证研究所采用的数据却是基于我国政府所划分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相关数据。这里面就隐含了一个假定:我国政府对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划分标准同我们所主张的这三个产业的划分标准高度一致。
  在界定了产业和产业结构的含义以后,我们需要对最优产业结构的含义进行界定。因为,我们认为产业结构的最优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也就是说,任何所谓的最优产业结构都是同某一组优化目标相对应的产业结构。如果不事先确定需要实现的最优目标,任何人都无法求解出具有唯一性的所谓的最优产业结构。
  (二)最优产业结构的含义界定
  我们认为,所谓的最优产业结构就是能够同时实现以下目标的产业结构:
  ①各个产业在生产过程中都对生产要素进行了充分有效的配置;
  ②各个产业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和使用量都达到了利润最大化目标所要求的最大限度(惟其如此,就业也才会实现最大化);
  ③各个产业所选择的产量都能实现自身利润的最大化;
  ④代表性行为人按照跨期(两期)效用最大化原则来安排每一种产品的消费和投资(意味着社会不存在过度消费,也不存在过度投资);
  ⑤每一个产业的产出在被消费和用于再生产之后没有剩余(也就是,微观单元的储蓄总额正好同全社会的投资需求完全匹配)。
  在对最优产业结构的含义进行界定之后,我们开始研究并提出一个关于各产业最优产出决定机制的理论模型。继而,我们将基于各产业最优产出计算我国的最优产业结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