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7
          在每次作业、检测中,我们总会遗憾地发现,许多学生解题错误的原因是没有看清题目,没有读懂题目的意思。只要教师再把题目读一读,或者让学生再重新做一次,他们就会做对了。我们在分析错题原因时,往往会给这些学生戴上粗心、马虎的帽子。深入分析,在粗心、马虎的背后暴露的正是学生审题能力的薄弱。学生的审题能力为何会如此薄弱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们又该如何去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呢?

一、形成的原因:

      (1)不良的审题习惯。

        很多学生做题都用眼睛扫一遍,就动笔了。读题时不能对题目进行正确、全面的观察。往往被一些表面现象所吸引等。遇到较长的题目就更不能完整的把它读完,不去认真的朗读思考。

      (2)消极的思维定势。

        做题时学生往往没把题目看完,或看完了不加思索,以为是平时做过的,这就是“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

      (3)懒惰的心理因素。

        学生由于平时有依赖性,一遇到需要动脑思考的题目,便主动放弃,希望依靠别人。不去思考,内心主动把它归为不会做的题目。

二、改进的方法有三:

        1、审题清晰要动口

        为了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求学生做到字字出声读题慢,要学生出声轻读、用手指读能帮助他们不漏字、不添字,读懂意思。同时,要求学生轻读后再默看题,详细理解题目的意思,逐步提高读题能力。

        在读题审题的过程中抓住重难点,学生一旦能在读题的过程中能找到的重点词和关键句,并能认真思考,从中发现文字背后的含义,便能达到融会贯通的意境。

2、空间观念要动手.

        在解决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动手折折剪剪的过程中,理解题意,解决问题。如:把一张长方形纸折一次可以得到哪些图形?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哪些图形等等。教师必须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折折拼拼,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题意,正确思考,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空间观念。

3、良好习惯要动脑.

      引导学生在审题过程中养成仔细推敲,耐心思考的习惯。要善于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词或句,准确理解其表达的意义。如在“客车每小时行驶285千米,比货车快45千米,货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中,“比货车快45千米”,到底是谁比货车快,谁快,谁慢,只有让学生在审题中仔细推敲、咬文嚼字,才能真正理解题意。这就要求学生一边读题,一边圈点,把重要的字词圈起来,提醒自己注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