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戴上助听器会出现耳闷应该怎么办?

1、听力范围调节不正确。耳聋患者在购买助听器时,验配师会根据患者的听力和主观感受调节助听器,但是患者在试机时,其主观感受当时不一定准确,这样就致使调试有所偏差,所以调试出的结果不一定很适合患者,自然就出现了“耳闷”的感觉。

2、听力损失程度改变。人到了40岁后,听力开始逐渐衰退,所以耳聋者在佩戴了助听器后的一段时间内可能患者的听力已经发生了改变,其听力损失可能加重,这样就造成助听器调试的结果和患者的听力不匹配,就产生了“耳闷”的感觉。

3、助听器声道传输受阻。此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助听器的耳塞被耳垢堵住,或者耳塞座(直角弯管)中有水气阻隔,这样声音的传输就会受到阻碍,患者也就会感到“耳闷”。

4、助听器软耳塞老化也会产生“耳闷”的感觉。

5、由感冒、鼻炎引起的鼻塞也会使患者在佩戴助听器时产生“耳闷”的感觉。

6、如果耳聋者一直戴着助听器,没有掰开耳塞透透气的话,时间一长也会使人产生“耳闷”的感觉。

7、电池电压不足也会使人产生“耳闷”的感觉,所以要及时更换助听器的电池

堵耳效应是指由于外耳道被封闭而引起的骨导听阈降低的现象。这一效应在纯音测听中会表现出纯音低频骨导阈值变好,在助听器佩戴中则易引起佩戴者耳内闷涨感、自己说话声音空洞不适或响度过大。如何将通过骨导传播至耳道的低频能量减少或者使其散发者耳道外,是助听器技术中遇到的一大课题。

1.什么是堵耳效应 堵耳效应的产生与声音的骨传导机制和颅骨自身的声学特性密切相关。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声音(如言语声、咀嚼时下颚震动的声音以及在较硬的路面上运动上产生的震动)可以通过颅骨的震动直接传递至耳蜗外,也可以通过听骨链等中耳结构及颞骨鼓部传入外耳,引起外耳道软骨部的震动,正常情况下由于这一部分声能被分散出去,因此这一部分声音不会被我们感知。当佩戴助听器时(通常是定制机或者佩戴耳模),由于助听器深入外耳道且将外耳道封闭,使其形成一段密闭的空腔。由颅骨及听骨链传入外耳道的声音能量不能正常向外扩散,外耳道内就会产生额外的声压,通过气导机制,这部分声压就会到达内耳。由于外耳道软骨部的震动主要局限于250HZ-500HZ,因此这一段频率的听阈会降低。由于CIC比ITE更加深入骨部,因此堵耳效应最小。

2.堵耳效应引起的常见问题及原理助听器使用者,尤其是低频听力较好者,常常会反映耳内涨闷、自己声音变大等问题。堵耳效应发生时,人们就会觉得自己像是在木桶里说话,感觉声音瓮声瓮气或者空洞。

为了解决助听器佩戴中的堵耳效应问题,目前最常使用的方法就是增加通气孔或者使用耳道式受话器技术的助听器。增加气孔后,原先密闭耳道内的低频声能得以部分外泄,能够有效减轻堵耳效应带来的不适感。在不引起啸叫的前提下,通气孔开放越大越好。除此之外需要注意的是,堵耳效应在不同形状的耳道之间差别会很大。在耳道第一弯与第二弯之间的角度可能相对平直,也可能比较尖锐。在一些耳印模上可以看到,耳道第一弯比较长或比较斜,具有这些特殊形状的耳模及耳内式助听器会完全封闭耳道,与振动的外耳道壁构成一个闭合的机械系统。这会增加堵耳效应,因为助听器本身会随声波一起振动,相当于一层振动膜,直接向耳膜发射声音。如果耳道相对平直,这类现象就会较少出现。如果发现助听器有随发音向外突出的现象,就需要对助听器外壳进行打磨抛光,以减小其与外耳道的形状匹配,减小堵耳效应。

3.堵耳效应的解决之道堵耳效应的个体差异很大,如果出现了堵耳效应,则应按一下方法解决。

a. 首先检查助听器或耳模的耳道部分。制作不好的助听器(耳模)耳道部分可能会比较虚,这会造成助听器(耳模)偏向耳道壁一侧。这种情况也可能由耳甲腔效应引起。耳甲腔效应是指助听器耳道部分与耳甲腔底之间存在一个角度,密闭耳道。这时需要抛磨助听器表面减少其与外耳道的密闭程度,降低堵耳效应。

b. 增加通气孔的直径。通气孔内径增加,长度缩短,会使得低频截止频率上移,增加低频衰减程度。减小堵耳效应。使用开放式助听器,比传统助听器拥有更好的佩戴舒适性。

c. 延长助听器的耳道部分。根据声学原理,助听器与外耳道形成的密闭空腔越小,堵耳效应越小。

d. 使用MCT(minimal contact technology,最小接触技术)。把耳内式助听器(ITE)尽量做的小一点,以便助听器能够更加深入耳道,与耳道骨部密切接触,其余部分与外耳道保持松散接触,以保持外耳道最大的开放程度,从而使得软骨部振动声能可以通过外耳道散发出去。

e. 少数患者对于堵耳效应极为敏感。对于这类患者,只能说服其慢慢适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0
其实助听器的闷堵感,往往分为两种,即生理上感觉有东西在耳内的堵和声音上有闷堵感。

生理上的闷堵:
新用户耳朵里不习惯戴上东西,突然耳朵里带一个东西,肯定不适应。耳

朵由于生理结构的关系,有异物堵塞的时候会导致更多的耵聍分泌,潮气也会出不去,无法散发。

这种生理上的闷堵感,通常是刚刚佩戴助听器时比较明显,需要用户自己去适应一段时间。

用户慢慢增加佩戴的时间是可以逐渐适应的,晚上的时候摘掉助听器睡觉也可以让耳朵休息透气。
堵耳效应作为一个常见的助听器佩戴问题,通常是有很多办法来处理的。有经验的验配师,会根据不同的助听器以及不同的听力图,结合用户的实际情况来给到解决方案。

通常验配师会看250Hz和500Hz的听力图,以40分贝听力为界限。

低频能量好的用户,通常使用开放式验配,而低频能量差的人,通常使用密闭的耳塞或者耳膜。定制机的话,则考虑减小气孔的直径
声音上的闷堵
佩戴助听器后感到声音发闷,听自己的声音有回声是听力学上经常提到的堵耳效应。这通常发生在低频听力好于40分贝的用户中。

他们有时候形容,尤其是自己说话的声音,听起来有回音,感觉像在防空洞中说话一样。其实我们自己用手堵住耳朵再说话的时候,就有回音,而且外界的声音感觉进不来闷住了,不清晰。

由于我们自己听自己说话,声音不仅仅通过空气传入耳朵,声音也会通过头骨传入内耳。骨传导的声音也是以低频能量为主,而这样的声音能量如果不能通过耳道泄出,就会又回到耳内,让我们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就像在酒窖或地下室那样,有回响又不清楚。
堵耳效应作为一个常见的助听器佩戴问题,通常是有很多办法来处理的。有经验的验配师,会根据不同的助听器以及不同的听力图,结合用户的实际情况来给到解决方案。

通常验配师会看250Hz和500Hz的听力图,以40分贝听力为界限。

低频能量好的用户,通常使用开放式验配,而低频能量差的人,通常使用密闭的耳塞或者耳膜。定制机的话,则考虑减小气孔的直径。

然而生活中,非常常见的听力图是低频听力还不错,高频听力陡降。这时候听力师不仅仅要解决他们的堵耳问题,还要平衡因为开气孔而产生的啸叫问题。

以下三个为较为常见的解决助听器闷堵问题的方案。
低频增益降低:

这个是最最常见和快捷的方式。

由于骨传导通常是传导低频的声音,降低低频的增益就降低了低频能量,当声音通过骨传导被听到时,就不会产生回音了。如此操作,闷堵的感觉就不存在了。

但是这个方法需要非常小心,如果低频听损刚好在40分贝左右的人,可能会造成不降低增益闷堵,降低了又听不太清晰。因此,需要验配师一次调节一点,不断和用户沟通才能达到一个平衡点。

通常在定制机的用户中,由于定制机的机型关系,助听器是塞在耳道中将整个耳道堵住的。此时如果降低低频的增益仍然会有堵耳的感觉的话,就应该扩大开助听器上的气孔了。

当然这种方法在BTE耳背机用了耳模的用户那里也很好用,在耳模上开气孔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气孔开大的情况需要根据具体需要泄出的能量来定,如果太大可能会造成啸叫。

所以需要验配师平衡好堵耳效应和啸叫的情况。保证在各频率的增益足够的情况下,让用户没有啸叫和堵耳的困扰。

当然如果是堵耳效应是发生在了使用耳塞的耳背机和RIC机上的话,在验配公式都正常的情况下,就要考虑是不是耳塞选择错误。换成开放式耳塞的通常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耳塞也分全开放和半开放,不同的耳塞,低频能量泄出也不一样。这需要看验配师的经验和不断和用户沟通了。
如果用户使用的是BTE耳背机,换成细声管也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由于声管变细了,声音能量也就降低了,这种低频声音放大的效果就降低了,自然而然就解决了堵耳的问题。
第2个回答  2020-11-20
1、听力范围调节不正确。耳聋患者在购买助听器时,验配师会根据患者的听力和主观感受调节助听器,但是患者在试机时,其主观感受当时不一定准确,这样就致使调试有所偏差,所以调试出的结果不一定很适合患者,自然就出现了“耳闷”的感觉。
2、听力损失程度改变。人到了40岁后,听力开始逐渐衰退,所以耳聋者在佩戴了助听器后的一段时间内可能患者的听力已经发生了改变,其听力损失可能加重,这样就造成助听器调试的结果和患者的听力不匹配,就产生了“耳闷”的感觉。
3、助听器声道传输受阻。此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助听器的耳塞被耳垢堵住,或者耳塞座(直角弯管)中有水气阻隔,这样声音的传输就会受到阻碍,患者也就会感到“耳闷”。
4、助听器软耳塞老化也会产生“耳闷”的感觉。
第3个回答  2020-11-20
您好,戴上助听器感觉耳朵闷堵是属于堵耳现象。佩戴助听器前耳道是开放的,声音经过耳回道传至答鼓膜,一部分声音能量会反射出来,戴上助听器后,这部分声音反射不出来,又通过鼓膜传至听神经。会感觉闷或者有回声。通常情况下低频更好地人容易有闷胀堵的感觉。首先患者要确定耳模和定制机外壳舒适的前提是耳印合适;堵闷胀是初戴助听器常遇到的问题,需要适应。如果患者带上助听器,觉得耳朵闷胀堵,应该第一时间找到验配师从硬件和软件方面寻求解决问题,尤其是双耳用户,切勿只带一个作为应对缓解。或者选择可以开放验配的助听器,可以很好的解决堵耳效果。
第4个回答  2020-11-20
助听器佩戴后耳闷,还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叫“堵耳”,耳道本来是开放的,助听器堵塞后因听力程度的不同有的患者会有闷堵感,但是这种闷堵感,是可以通过更换配件或者调试来解决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