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不好该怎么办?

咳咳、、数学是我的弱项,现在,我上课有认真听讲,作业也有积极完成,为什么一到考试就紧张,成绩还是提不上去喔?各位帮帮忙想想,不过,其他科的考试我都不紧张的,有什么能帮到我的没?

我的36计对你也许有用祝你学习进步吧^-^
第1计:挖掘潜能。不管你现在情况怎样,你都要相信自己还有巨大的潜能。从现在到高考进步50名的大有人在,进步80名的也有可能。.
第2计:坚定意志。高考其实是看谁坚持到最后,谁就笑到最后。考生应全力以赴知难而进,战胜惰性提升意志.
第3计:调好心态。心态决定成败,高考不仅是知识和智力的竞争,更是心理的竞争。考生应努力改变最近的不良心态。
第4计:把握自我。复习时紧跟老师踏踏实实地复习没有错,但也要有自我意识:“我”如何适应老师的要求,如何根据自己的特点搞好最后阶段的复习,如何在“合奏”的前提下灵活处理“独奏”。
第5计:战胜自我。面对迎考复习的艰辛,面对解题的繁难,面对竞争的压力,面对多变的情绪,只有“战胜自我”,才能海阔天空。
第6计:每日做题。每日做些题目,让自己保持对问题的敏感,形成模式识别能力。当然,做题的数量不能多,难度不宜大。
第7计:一次成功。面对一道题(最好选择陌生的中档题)用心去做,看看能否一下子就理出思绪,一做就成功。一份试卷,若不能一次成功地解决几道题,就往往会因考试时间不够而造成“隐性失分”。
第8计:讲求规范。建议考生找几道有评分标准的考题,认真做完,再对照评分标准,看看答题是否严密、规范、恰到好处。
第9计:回到基础。一般说来,考前不宜攻难题,既没有这么多的时间,也没必要。要回到基础,把基础打扎实,在考试时才能做到“基础分一分不丢”。
第10计:限时训练。可以找一组题(比如10道选择题),争取限定一个时间完成;也可以找1道大题,限时完成。这主要是创设一种考试情境,检验自己在紧张状态下的思维水平。
第11计:激活思维。可以找一些题,只想思路: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不必具体详解)再对照解答,检验自己的思路。这样做,有利于在短时间里获得更多的解题方向。
第12计:勤于总结。应当把每一次练习当成巩固知识、训练技能的一次机会。题是做不完的,关键在于打好基础,勤于总结,寻找规律,一通百通。◆预防考试焦虑
第13计:适度平静。平时个性张扬的学生,在张扬的前提下,可稍微平静一些;平时内向的学生,在平静中可略张扬一些。一定压力下的平静是高考超水平发挥的必要条件。
第14计:适度自信。大考临近,我常对考生说:“这里必须拒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弱都无济于事。”自信,是成功的起点;失去信心,必然导致失败。
第15计:适度动机。动机过强和动机过弱,都不利于考试;适度动机,效率最高。期望值过高,容易导致考生紧张、忧郁、恐惧等情绪,进而造成考试的失败。
第16计:适度运动。希望同学们能根据自己的情况,适度运动运动,可以缓解紧张的神经,提高学习效率,保证考试时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清醒的头脑。
第17计:适度交流。同龄人一起迎考,大家的情况都差不多,适度交流、沟通感情十分重要。同学之情对增强信心、减缓压力有很大的帮助。当然,考前时间宝贵,切不可“长谈”。除了和同学交流外,还可与家长、亲友交流。
第18计:充分准备。认真做好考前的复习和准备工作,注重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训练,做到胸有成竹,心中不慌。
第19计:处变不惊。训练自己在面对变化的问题或困难时,能冷静地分析、判断,采取科学的应对措施。试题的难易,要有“人难我难,我不怕难;人易我易,我不大意”的心态。
第20计:防止过劳。考试临近,切忌搞疲劳战术,过度疲劳容易引起心理上的不适,不利于考试时发挥出应有的水平。
第21计:矫正担忧。考生把担忧逐一列出,会发现这些担忧往往具有夸大、缩小和不现实等错误,如认为自己不行、过分夸大缺点、看不到优点等。要学会正确辨析,对担忧做出合理、积极的分析,以良好的心态参加考试。
第22计:自我暗示。利用暗示语句的强化作用,进行心理调节。暗示语要具体、简短和肯定。比如“我早就准备好了,就等这一天了!”这样可以让大脑形成一个兴奋中心,抑制紧张情绪。
第23计:转移焦点。考前焦点都集中在高考上,可以适当转移到与高考无关的事情上。如,欣赏音乐、散步、与人交谈,也可以做深呼吸或大声唱歌、朗诵等。
第24计:系统脱敏。运用这种心理训练,直到在最令自己紧张的情景中也能镇定自若。
第25计:做操练习。做广播操或其他简易运动,让肌肉放松,可以缓解身心疲劳,抑制紧张焦虑程度。
第26计:科学补氧。通过口服补氧类保健品或到氧吧补氧,使脑细胞和机体得到充足的氧供应。当然,这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第27计:填写信息,稳定情绪。试卷一发下来,立即忙于答题是不科学的,应先填写信息,如在答题卡上涂清“试卷类型”,写清姓名和准考证号码等,这样做是考试的要求,更是一剂稳定情绪的“良药”。
第28计:总览全卷,区别难易。打开试卷,看看哪些是基础题,哪些是中档题,哪些是难题或压轴题,按先易后难的原则,确定解题顺序,逐题解答。力争做到“巧做低档题,全部做对;稳做中档题,一分不浪费;尽力冲击高档题,做错也无悔。”
第29计:认真审题,灵活答题。审题要做到:一不漏掉题,二不看错题,三要审准题,四要看全题目的条件和结论。
第30计:过程清晰,稳中求快。一要书写清晰,速度略快;二要一次成功;三要提高答题速度;四要科学使用草稿纸;五要力求准确,防止欲速不达。
第31计:心理状态,注意调节。考试中,要克服满不在乎的自负心理,要抛弃“在此一举”的负重心理,要克服畏首畏尾的胆怯心理。
第32计:尽量多做,每分必争。高考评分,理科是按步骤、按知识点给分;文科是按要点给分。考生在答题时,要会多少答多少,哪怕是一条辅助线,一个符号,一小段文字,都可写上,没有把握的也要敢于写,千万不要将不能完全做出或答案算不出的题放弃不做。
第33计:抓住“题眼”,构建“桥梁”。一般难题都有个关键点(称之为“题眼”),抓住了“题眼”,问题就易于解决。此外,还要利用相关的知识、规律、信息进行多方联系,构建“桥梁”,找出问题的内在联系,从而构思解题方案,准确、快捷地解决问题。
第34计:遇到易题,格外小心。易题,容易使人轻视,不注意题目的细微变化,不费思索顺手写来,可能铸成大错。所以有“容易题,容易错”的说法。要知道,题目对你容易,对别人也容易。
第35计:思路暂塞,学会变通。考试时,熟知的知识、方法突然想不起来,这时要学会变通。一是换个角度或思路,从与题目有关的项目开始回想;二是利用本卷中其他题目中的信息;三是暂时放弃,换另一道题做,等情绪稳定、再回过头来做,可能有意外的收获。
第36计:注意检查,减少失误。争取有一定的时间检查答卷,主要是检查题目是否遗漏,是否弄错了题意,是否抄错了什么,尽量减少失误。对一些“疑似”答案,尤其要注意检查——检查思路,检查步骤,检查结果,检查试题要求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3-14
就本人对高考数学的研究看来,你应该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用四月份之前这段时间,大量涉猎有关基础知识的专题训练,并反思总结专题训练是如何体现基础知识的(总结很重要,慢点总结比多做几道重复性强的题更有效果,切忌!!!)
之后,四、五月份主要是大量做综合性的模拟试题,有了三月份的专题训练,这时,你做模拟卷会轻松一些。但还有一点要注意,即时间。一定要注意对考试时间的把握,两个小时不间断的强制自己,能做多少做多少。对过答案后,不会的
题反复推敲到底困在什么地方,是知识上的,是运算上的,还是思路上的问题。(一般总结做不出的题时,都是从这三个反面入手的)。一般一星期做1至2套模拟卷即可,不可贪多。
关于做模拟试题题时间的分配,请参考如下:
小题(即填空题和选择题)最多45分钟,大题一般70分钟,留5分钟机动时间,待最后检查或思考解决遗留小题只用。个人认为,解答题前四题,平均用时10分钟;后两题共30分钟。
答题时间=小题用时+大题用时+机动用时
注:小题用时≤45分钟,大题用时≥70分钟,机动时间≤5分钟
另外,注意运用特殊法来解决选择题,相信你会体会到这个方法的绝妙的。当然,并不是所有选择题都适合用特殊法,自己总结吧!!!
第2个回答  2013-11-18
你对数学感兴趣吗?这很重要!我们班班长上课很认真,老师都夸她,但她只对文科有兴趣,是理科白痴(有点夸张了,反正她数学一直考70 80 分的)你可以试试自欺欺人的方法,当你解决一道难题时,可以夸张的大笑,喊:太好玩了我和我同桌就这样,我和他遇到一些数学题,就发现他们真是太可爱了。我们真的很爱数学!另外,老师上课时,相信你一定听得懂,但你一定要转动思维,我们班好多同学都说讲得时候听得懂,自己做时又不会了,那就等于没听懂。记住,千万别背概念,我最讨厌他人说,不会的背概念,这不好,数学是理解性学科,背了就不好玩啦。还有,不喜欢数学的要多做些习题,向我重理轻文,我还是努力去补我最讨厌的文科,唉,到了高二就可以偏科了啊。加油哦!希望你数学上有进步!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4-19
数学,表面上是计算,实际是培养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你数学不是学不好而是不想学!数学你只能学好!不存在学不好怎么办这一说!逼自己一把!你会发现数学并不难,而且更有意思!多做些题!多看些例题!多看看书!更重要的是行动!相信自己,你行!你就行!
第4个回答  2019-05-13
数学,你最好看一些经典的题,不一定要做,但是要看懂。下来合上书多做几次。其余的,先掌握公式,再慢慢的拿到题里面去运用,最开始不要多快的速度,要真正理解到,有正确率,然后就是练速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