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的中心思想

如题所述

这篇文章的主旨是借千里马为喻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揭露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行为。

《马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借物寓意的杂文,属论说文体,原为韩愈所作《杂说》的第四篇,“马说”这个标题为后人所加。此文作于贞元十一年(795年)至十六年(800年)间。“说”是“谈谈”的意思,是古代一种议论文体裁。

这篇文章以马为喻,谈的是人才问题,流露出作者愤世嫉俗之意与怀才不遇的感慨与愤懑之情。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不重用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马说》写于贞元十一年(795年)至十六年(800年)之间。当时韩愈初登仕途,不得志。曾经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但结果是“待命”40余日,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辞焉”。尽管如此,韩愈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

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终未被采纳。后来又相继依附于一些节度使幕下,再加上朝中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才能之士不受重视,郁郁不得志。

二、整体赏析

《马说》是一篇说理文,似寓言而实非寓言,用比喻说理却并未把所持的论点正面说穿,没有把个人意见强加给读者。通过形象思维来描述千里马的遭遇,提出事实,省却了讲大道理的笔墨,作者利用了古汉语中虚词(语助词、感叹词和连接词),体现出一唱三叹的滋味和意境。

伯乐的典故几次被韩愈引用(见韩愈所作的《为人求荐书》及《送温处士赴河阳序》),可见韩愈命运的坎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8-03
《马说》中心思想

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通过叙述伯乐对千里马的决定性作用,描述了千里马的悲惨遭遇,刻画了食马者的浅薄、愚妄、无知,痛斥了当时的统治者不能识别和重用人才,集中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抒发了对人才的同情和理解,希望人才能被发现和重用。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表达了作者的愤懑不平,并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和控诉。
这篇文章是以千里马比作人才,论述识别人才的重要。只有象“伯乐”那样的人才能发现“千里马”式的人才,使他们得到重用,发挥出他们的重大作用。没有“伯乐”,人才就会被埋没,被糟蹋。
全文围绕着“不知马”这一中心逐层展开论述。开始指出唯伯乐知马,而“伯乐不常有”,所以千里马之“不以千里称”是具有必然性的;中间从“食马者”,揭示了问题的实质;然后痛斥食马者的浅薄愚妄,由此导出全文的结句“其真不知马也”,点明了中心。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3
本文通过叙述伯乐对千里马的决定性作用,描述了千里马的悲惨遭遇,痛斥了当时的统治者不能识别和重用人才,集中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抒发了对人才的同情和理解,希望人才能被发现和重用。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表达了作者的愤懑不平,并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和控诉。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3-28
本文通过叙述伯乐对千里马的决定性作用,描述了千里马的悲惨遭遇,痛斥了当时的统治者不能识别和重用人才,集中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抒发了对人才的同情和理解,希望人才能被发现和重用。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表达了作者的愤懑不平,并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和控诉
第4个回答  2012-04-09
文章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论述的是‘识别和发现人才’的问题,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抒发了怀才不遇有志难伸的知识分子的愤懑和不平之情,对不能知人善用的昏庸统治阶级进行了嘲讽和鞭挞巧妙的发挥了针砭时弊的作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