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设计农村小学数学课外作业

如题所述

课外作业是学习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依据之一.它对于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培养和发展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倡导学生建立新的学习方式的理念已被我们广大教师领悟并付诸于实践.然而目前农村小学教学中往往还是临近放学,语数老师才慌慌忙忙地走进教室,布置大量的课外作业.学生在极不情愿的情形下勉强接受任务,结果作业质量就可想而知了.数学课外作业常见的问题表现如下:
一、作业量过多.
一般学生完成每天的课外作业起码要两三个小时,完成了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还要完成家长的.其实这种盲目的“题海战术”,导致学生思维活动空间减小,不利于能力的发展,并且使学生作业效果降低,作业抄袭现象严重,造成了很大负面影响.
二、形式单一,内容乏味.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外作业内容拘泥于课堂知识、拘泥于教材,往往以试卷中出现的形式作为课外作业的模式,完成同步练习,机械重复的较多.作业陷入机械抄记、单调封闭的误区不能自拔.那些限于室内、拘于书本的静态作业,使学生埋头于繁琐重复的书面练习而苦不堪言,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三、应用意识不强.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很少讲知识的来源和实际运用,学生应用意识淡薄.做课外作业时学生只会按类型做题,不会应用.他们既不知道数据从哪里来,也不知道解决问题需要哪些数据,更不知道怎样去获得数据、解决问题.虽然学生在考试中取得了高分,但创新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却受到了极大的压制,泯灭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传统的数学课外作业不但不能发挥它应有的效果,而且会使学生产生“厌学”的负面影响.
如何科学合理地布置课外作业?我认为关键老师如何精心设计课外作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本人在实际教学中对数学课外作业设计进行了初步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课外作业设计要体现出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外作业设计时要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避免单一的计算,可以把数学的计算作业设计成多种形式.如学习了两位数加减,为了巩固知识点,把计算变成有趣的猜数游戏,如:25+16=41,不一定非要写,可以这样猜一猜:我比25大16,我是谁?这样的猜数不但提高了学生们的兴趣,而且连思维能力稍差的同学,计算能力也得到了提高.除了猜数,我们还进行了猜年龄、猜吃的、玩的、用的东西,这里看起来很简单,其实有很多数学知识.这种猜数内容的方法可以在家庭中猜,也可以在同伴间进行.
二、课外作业设计要体现出探究性作业——开拓创新的空间
新课程倡导学生积极探究,获取信息,创新知识,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作业的功能定位于“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强化”上,导致作业陷入了机械重复、单调封闭的误区.教师布置作业总是本着面面俱到,多多益善的原则,认为学生做得越多,记得越牢,将来学生的能力也越高,然而,真实情况却恰恰相反,这样的作业制约了学生多种能力的发展,这也是许多老师困惑“我都让他们多次练习过,为什么还有那么多错题?”的深层原因.
为此,在作业设计时,要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已具有的数学活动经验,设计一些以学生主动探索、实验、思考与合作为主的探索性作业,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成为一个问题的探索者,这样完成的作业印象深,效果好. 例如,在教学了“轴对称图形”这节内容之后,我让他们用自己可以利用的一切工具,依据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自己设计一个轴对称图形.第二天,有的学生带来了剪纸作品;有的学生设计了楼房图案;有的学生用橡皮泥捏出了泥人……作业五花八门,形状千姿百态,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设计出来的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看着学生这些“杰出”的作品,我知道,他们对于本节课的内容已全部掌握. 再如,在学习“折扣”这节内容前,我预留作业,让他们进超市,看看那些东西打折,折扣是多少,打完折后是多少,比原价便宜多少钱.学生很欣然的接受了这项作业,他们自发组成小组,去超市完成作业.到预定的时间,每个人都有好多收获,全班同学不但弄清了折扣的意义,并且会进行相关原价和现价的计算.他们获取知识的渠道也是多种多样,有的自主思考,有的同伴讨论,有的询问调查……我想,这样的作业不仅使学生获取了数学知识,更多的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不正是需要这样的效果吗?
三、课外作业布置要体现出层次性.
由于受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及自身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此,在课外作业设计时,不能“一刀切”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层次性的作业,为每一个学生创设练习提高发展的环境,使每个学生成为实践的成功者.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设计些具有不同的解决方式和结果的练习题,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要. 在教学中,我一般把作业分成“三星”,“一星”题为每位同学必做题;“二星”题是提高题,班上后10%左右的学生不作要求;“三星”题为选做题,供有兴趣的,学有余力的同学讨论.总之一个目的,就是让每个同学都能从数学中得到成功的体验,让能力突出的同学有“炫耀”的机会.
以上是自己任教16年以来的一些粗浅认识,很不全面,但我认为数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思想有创新能力的人,而不是做作业的“机器”.所以在设计作业时,能少一分形式,多一点实质,设计出真正适宜学生的有效作业,使其最大发挥作用,促数学教学质量全面提高的是我们的追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4-18
教师根据数学学科特点(教材特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针对不同能力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增加作业的层次性,供学生选择,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保护,个性得到张扬,不同学生的能力得到展示。(1)课内练习分层设计结合课堂实际情况,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差异,设计学生的课堂练习时,从内容上分层次,学习要求上有差异,并能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要随时调整练习的要求。(2)课外作业分层设计教师应设计对各个层次学生在认识与情感等方面不同的需求来布置作业,所布置的作业应遵循:低层次学生低起点、补台阶、多鼓励;中层次以上学生有变化、有综合、促发展。包括计算练习的作业分层、空间与图形练习的作业分层、统计与概率练习的作业分层、实践与综合应用练习的作业分层等。(3)多元智能分层作业设计教师要明白学生的智能结构存在差异,并根据学生不同智能结构组成优势设计呈现方式及解决问题途径多样化的不同层次的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