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的鞋子叫什么?

如题所述

舄,古代一种加有木底片用五彩带系之的鞋子。在古代的诸鞋中,以舄为贵。舄的穿着只限于朝觐、祭祀时穿用,而履随时可用。舄是双底,木制或注蜡,以防潮湿。周代君王之舄为白、黑、赤三种颜色,其赤为上服,其次是白舄与黑舄;而王后为赤、青、紫三色,以紫色为上服,其次是青舄和赤舄,在隆重的庆典,君王穿赤舄,王后穿紫舄,舄的材料是绸缎。

靴,一种高度在踝骨以上的长筒鞋,原为北方游牧民族穿用,多为皮革制成。我国在三干八百多年前,已有皮靴出现。战国时期,赵武灵王提倡“胡服骑射”,靴才开始流人中原。南北朝时期,妇人常以冬至日添置履袜及靴。而靴流人中原作为礼服配套时,造型更为完美;这时,开始有六合靴出现(用六块皮革拼合缝制而成)。到唐代,官庶普遍着靴;靴有长筒、短筒、圆头、平头、尖头等多种款式。宋代初期制鞋工艺仍沿用唐、五代。宋后期,用黑革为其面加以靴筒,里面衬毡子,靴高八寸,文武官员按其品级服色来饰其靴边缝滚条。宋、辽、金、元时期,靴的式样较多.有鹅头靴、云头靴、花靴、颉嘴靴、旱靴、革翁靴、高丽式靴等,造型简单,靴的颜色随衣搭配。
自明代起,朝廷开始禁止庶民穿靴,穿靴已有等级制度。到了清代,男子穿便装时以鞋为主,但穿公服时仍需要穿靴子。靴子的面料多为黑缎,式样初期为方头,后改为尖头,但和朝服配套的靴子仍是方头靴。民间的尖头靴,贫富式样相同,只是用料有严格区别,富者在春秋时,可穿青素缎靴,冬季可穿青绒靴。贫者只能穿青布靴。在官场,牙缝靴为高级官员所穿,其他官员所穿大都是黑色缎料方头靴;而武弁、公差所穿的靴子又称“爬山虎”,也就是轻便短筒薄底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8-31
我只知道唐代皇帝脚上穿的鞋称为重台履。
第2个回答  2010-09-01
龙踏。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