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入蛇行,步赛粘
蛇行,表示灵活;粘,原指将两种物体附着在一起,此处作"贴地"解。形容练武时身法要灵活,变换自如,而步法则要低稳,使根基牢固。
拳如流星,眼似电
流星,表示快速;闪电,表示明亮而迅速。意思是:习武时出拳要快速,目光要迅捷而灵敏,及时洞察对方的意图。
枪扎一条线,棍打一大片
即强调了枪、棍技击特点的差异。枪有尖,杀伤敌人靠的是枪尖刺扎。棍无尖,杀伤敌人靠的是棍端抽打。枪扎是直线,棍打是横片,故有此谚。为发挥枪头的作用,在练习枪术时,身法富于变化,活动范围广,气势奔放,并且使腰部用力与上下肢动作协调一致,扎枪平直,力点达到枪尖,准确性要求较高,故形容为"枪扎一条线"。棍与枪不同,不靠枪头打击对方,多以抡、劈、扫、云等法为主,大多是横方向用力,动作幅度较大,一打就是一大片,故称"棍打一打片"。意思主要指枪与棍在技术方法上的不同之处。
出手不见手,拳打人不知
强调武术中速度的重要性,也就是说,比武时,不管是出拳还是击掌,动作都要快如闪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击对手打击对方。
有意莫带形,带行必不赢
意思是:出招进攻时,意图不能显露出来。假如进招意图暴露,就会被对方察觉,这样,进攻招法就会失灵,以至于失败。
迈步如猫行,运动如抽丝
这是练习太极拳的要领之一。猫行,喻动作较灵;抽丝,喻连绵不断。意思是:练太极拳时,脚的起落、进退要轻巧灵活;臂、腿用力要微微使劲,象春蚕吐丝一样细长连绵。
手是两扇门,全凭腿打人
比武时,两手应象两扇门一样,根据来招随时作格、挡、拔、封等防守动作。与此同时,用腿做踢、弹、踹等动作攻击对方。
刀如猛虎,剑似飞凤
刀讲究威武勇猛,演练起来如虎添翼,凶狠泼辣。剑则讲究轻灵,潇洒,演练起来,突如蜻蜓点水,突如彩蝶穿花、红缨绣穗,迎风飘东,就象一只绚丽的飞凤。
上虚下实中间灵
上虚,指手上的技击意图,不让对手摸清虚实;下实,指底盘要牢固,交手时阵脚不乱;中间灵,指身法要灵活,可随意应变。即比武时,要虚实结合,灵活多变,兵不厌诈,见招拆招。
一寸长,一寸强
指用器械或徒手实战,此时,如果有一方能多争取一寸之长,就可能先于得手,从而取胜。 所以练武时应尽量放大动作幅度以加强攻击力。比如冲拳时,不但要求沉肩,而且还要求顺肩,尽量放出去。
未习拳,先学步
拳,即套路;步,指弓、马、仆、虚步等。泛指手型、手法、步型、步法、身法等基本功。这句话强调习武者首先必须学好基本功,不要急急忙忙去练套路;否则根基不深,将来技术水平也难提高。
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
这是武术的基本要求,也是长期习武的必然结果。气,泛指人体的内在呼吸,它在武术运动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练武时力求气沉丹田, 吞吐自如。筋骨皮,制人体的外表部分,包括肌肉、骨骼、韧带等,都要坚硬、耐抗、耐磨。既要"内"练,又要"外"练,二者兼备,缺一不可。
大刀看顶手
指握刀时靠近刀盘的那只持刀手,意思是说评价一个大刀手的水平怎样,可以只看他顶手的动作,就可以知道他的功夫怎样。因为大刀有点特别,大刀的变化,主要靠顶手来体现。
内外合一,形神兼备
这条谚语是讲内功外功应当和谐统一,手眼身法步指外,即指身体表面各部的动作,也即指“形”,精神气力功指内,即指精神、气质、意识的体现及人体内脏器官的锻炼,也指“神”,内外浑然一体,密不可分。内与外,形与神有着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
不怕千招会,就怕一招精
从散打技击角度而言,贪多嚼不烂是每个选手应当大忌而特忌的。武术招法很多,千变万化,要想全部掌握实在是难上加难,因此,练习散打技击,除了要博学多闻,广泛涉猎外,还必须精通几招。这几招应是自己的拿手。应当是别人不会的我会,别人会的我精。如是人人皆晓的招数,就要练到别人达不到的火侯,这才叫绝招。摔跤名手宝三善使“泼脚”,这是摔跤中的俗招,人人都会,可是谁与宝三善摔,却常常使不出自己的泼脚,而着了宝三善的泼脚。他这一招实在是练到了精、绝的地步。如果光会许多招,实际运用时却生疏的很,那反到不如精通几招奏效得快。当然,如果千招会千招精,那是上上等了。
打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
打拳不等于练功。拳,指锻炼的方式,功,指锻炼的实效。光注意锻炼的方式而不注重锻炼的实效,就叫“打拳不练功”。打拳若不练功,拳术即使打得再好看,终是花拳绣腿。练功,就是为了实用。练功的含义很广泛,如增加力量性,提高柔韧性,加强灵敏性,锻炼耐久力,增大呼吸量,提高反应力等,都属于“练功”的范围。技击方法的熟练掌握,技击能力的具备,养生术的通悟与应用,也是练功的内容。练功的主旨在于练成过人的功力。因为拳人人可打,功却不能人人练成。如海灯法师的一指禅功,现在可说是绝无仅有。这条谚语也做“拳无实功,一场空空”。
武术讲八法,拳脚要踢打
八法是武术的八种基本功法,即手法、眼法、步法、精神、气息、劲力、功夫。这八法可说是各门各派通用的基本法。不管练何拳何派,离开这八法就练不成功夫。而八法必须在实践中体现,在实践中练成,所以,“拳脚要踢打”就是指练武要持之以恒,才能将八法掌握。
古人制艺,必立一意
此谚语说的是古人创造的每一种兵器,一定是突出他的一种用途。
剑走青,刀走黑
青指“轻捷便利”,交手之时,能干净利索地躲闪对手的进攻,谓之“走青”;剑本身轻、短、细、薄,对付粗重兵器,难以硬挡硬架硬格,只可逢坚避刃,遇隙削刚,仗着身法便利、招法变换取胜。“黑”,是很毒凶猛之意,就是说刀法要狠、要猛。刀本身面宽而背厚,交手之时,可大劈大砍,硬挡硬架,刀峰过处,如滚瓜切菜。所以说:“刀走黑”。
枪如游龙,棍似旋风
枪如游龙扎一点,棍似疯魔打一片。枪扎出去要想令对手捉摸不定,绝不能直来直去,而要枪杆抖颤,犹如一条蜿蜒前进的龙蛇,不仅有直刺的力量,而且有上下左右磕、格、崩、滑的力量,劲力便发挥的淋漓尽致,收效也便显著。棍,若要招招见功,必须要快,所谓棍起生风,只有如旋风般劈打抽拦,才有杀伤力。
花腿,好看无用拳锈
武术界常用“花拳绣腿”老形容姿势好看却不实用的拳套。这一类拳套过分追求姿势的美观和技巧的高难,而不注重动作是否体现技击性,拳套中缺少踢、打、摔、拿的实用招法。还有一种情况是有些习武者所练的确是货真价实的好东西,可惜,练习者只会依葫芦画瓢,而不会拆解,表演起来威风漂亮,一经实战白窍不通。这样的习武者也被称为花拳锈腿。
四梢
四梢指两手和两足。
四手
在太极拳术语中,四手是指掤、捋、挤、按四式连缀起来的四正推手,或指采、挒、肘、靠四式连缀而成的四隅推手。
三节
三节指梢节、中节、根节。就上肢而言,手是梢节,肘是中节,肩是根节。形意拳则称头、颈为上节,躯干及上肢为中节,下肢为下节。
打拳不遛腿,必是冒失鬼
遛腿,就是踢腿,是武术的基本功之一。无论是初学者还是老练家,都必须坚持练习。因为腿是全身的支柱,务必根基牢固,根基不稳,重心不稳,武术就没有练到家。遛腿的作用很大,首先,将腿遛开,筋骨柔软,肌肉不僵,可减少韧带和关节的损伤。其次,腿功好利于表现技术动作。腿功好,武术功夫便好,腿功是表现技术的基础。第三,腿功好利于提高拳艺。武术技术多以身体下盘为基础,坚持遛腿,加强腿部力量性和柔韧性,是掌握高难度动作的关键,是提高武术水平的重要手段。从技击角度看,也只有在腿部关节柔韧性高的条件下,才能敏捷而准确的运用各种腿法
硬功
指习武者经过专门的系统训练,其身体各部具有比一般人强得多的抗挤压、抗击打、耐摔跌的能力。
内功
指习武者经过专门的方法训练,以提高精、气来达到身体内壮的方法。
外功
指习武者经过专门的系统训练,使身体表皮部分具有比常人较强达的抗击力和抗磕碰的能力,达到外壮的效果。
四击
武术术语。拳术中的踢、打、摔、拿四种击法。“踢”指腿法,包括蹬、踹、弹、点、缠、摆、扫、挂等;“打”指拳法,包括冲、撞、挤、靠、崩、劈、挑、砸、撑、搂、拦、采、挒、勾、抄等;“摔”指率法(旧称跌法),包括掤、巩、揣、滑、倒、爬、拿、捋、勾等。“拿”指擒拿法,包括刁、拿、锁、扣、封、闭、错、截等。明戚继光著《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曰“山东李半天之腿,鹰爪王之拿,千跌张之跌,张伯敬之打……皆今之有名者”。后世认为戚氏所言正是如今的踢、打、摔、拿
太极
古人称派生万物的本原为太极。古拳家借"太极"为太极拳命名,并用"太极"之理来说明太极拳理。
八卦
古代拳家用《周易》中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的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种基本图形来表示太极拳的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动作。还用"八卦"为八卦掌命名。
七拳
在武术技击中,人体的头、肩、手、肘、胯、膝、足七个部位都可以使用,因而称之为七拳。
七星
古拳家指人体的头、手、肩、肘、胯、膝、足七个部位为七星。
角抵
古代武术搏击的一种形式,起源于战国,汉代角抵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技术水平也较高。唐周缄〈〈角抵斌〉〉有这样的记载:"前劲后敌,无非有力之人,左攫右拿近是用拳之手。"这与当今的摔跤大致相同。
六合
六合有内三合和外三合之分。内三合指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外三合指手与足和,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另外,也有把六合称为眼、心、意、气、功、力六个方面的配合。
引手
武术术语。试探性手法、出售在于引诱对方招架还击,探其虚实,继而使出自己的招法。
喂手
武术散手训练方法之一。教练或同伴反复或连续以一种方法或组合动作攻击对方,对方则按固定的招势进行防守还击。“喂手”也经常在教学中运用,依照对方所练的招势要求,创造接近实战或与实战相一致的训练条件。一般是用来诱导学生理解某一动作的攻防含义
步眼
武术术语。即步位、步点。较艺中脚步移动的最佳位置,包括初步的方位、距离、时机。拳家制胜,均靠步眼到位,得机得势。进,可以封堵、管扣、夺势诸用;退,以求避击,固势之利。
溜腿
武术术语。亦称踢腿。各种直摆性或曲伸性的腿法练习。动力性柔韧练习方法。一腿直立;另一腿以髋关节为轴,依靠大腿肌群与髋腰肌的收缩与协调配合而踢起
过门
武术对练术语。指一方扫腿,另一方向前跳步让过;或一方使用器械抡扫,一方跳闪避让,致使双方调换防卫的动作。如:一方位东,另一方位西。前者扫,后者跳,而成后者位东,前者为西。后者动作,即“过门”。
开门
武术术语。即散手准备姿势。又称“拉开架子”、“摆好门户”、“站好桩口”、“开手”。拳种不同,开门姿势略有不同,亦可采取自由式,或故意露出破绽,麻痹、诱惑对方
里门
武术传统用语。较斗中,指对方的手臂内侧。
正门
武术传统用语。指人体正面,包括胸、腹、裆。
参考资料:1.《武术文化知识手册》 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3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