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谷电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峰电量是指每天10点至15点和18点至21点之间的用电量总和;

谷电量是指每天晚上23点至第二天早上7点之间的用电量总和;

平电量是指每天7点至10点,15点至18点和21至23点之间的用电量总和。

供电公司让用户执行此电价主要是为了错开用电高峰时段——即削峰填谷,电能生产出来就不利回收,大家不用也就白白浪费了,而电能也不能停止生产,大家晚上起来上厕所一开灯还是要亮的,路灯也要亮,还有很多晚上还营业或用电的场所。

实行峰谷电价对一些用户也是很有好处的,比如说一些面粉加工厂,他们只在谷段电价加工生产,对其成本也是大大的降低。

扩展资料

峰谷电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平衡用电负荷,高峰的时候减少用电,低谷的时候鼓励大家用电。这其实是和电的生产特性有关,电能的生产、传输、使用是同时进行的。

为了满足高峰时的用电需求,发电厂必须开足马力生产出足够的电能。到了晚上,用电负荷下降了,而发电厂因为启停成本等原因,并不能按照负荷变化及时调整电能产出,造成很多电能浪费,所以就鼓励大家在谷电时间多用电,减少这种浪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3-22

峰谷电是在城市居民当中开展试点的一种新电价类别,将一天24小时划分成两个时间段,把8:00-22:00共14小时称为峰段,执行峰电价为0.568元/kwh,22:00-次日8:00共10个小时称为谷段,执行谷电价为0.288元/kwh。

峰谷电鼓励居民利用低谷电价的优惠条件大量消费低谷电力,比如电热水器等设备。

峰谷电的意义是这样的:

峰谷电价”意义在于,鼓励居民利用低谷电价的优惠条件大量消费低谷电力,比如电热水器、空调和其他电器设备。同时,对电力部门来说,将高峰用电转移到低谷时段,既缓解了高峰电力供需缺口,又促进了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是一项“削峰填谷”的双赢策略。

确实能省钱

“峰电”电价比原来一户一表时上涨了0.03元,而“谷电”便宜0.25元。装了峰谷电表后,只知道“谷电”用得越多越合算,但究竟“峰电”和“谷电”在怎样的状况下才算省钱,而且究竟省了多少钱呢?

告诉您一个非常简单的办法:只要看看“峰电量”和“谷电量”的实际比例,就可以清楚自己是不是“有利可图”了。您不妨用下面这把“尺子”衡量一下:

峰电量∶ 谷电量 平均电价

1∶ 2 0.373元

1∶ 1 0.42元

2∶ 1 0.467元

3∶1 0.49元

4 ∶ 1 0.504元

5 ∶ 10.513元

……
8∶ 1 0.529元

由此可知“峰电量”和“谷电量”的实际比例大于8∶1时,平均电价将超过一户一表电价(0.53元/千瓦时),小于8∶1 申请使用峰谷电价比较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