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鱼和对虾混合养殖可以吗

鲍鱼和对虾混合养殖可以吗

  鲍鱼一般不和对虾混合养殖,南美白对虾与草鱼混养可提高池塘负载能力,混养水质较为稳定,pH值、水中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变化非常小,白对虾和草鱼都不易发病,混养风险比较小,且经济效益比较高。

  一、材料与方法

  1.池塘条件
  池塘面积12亩,长方形,池深2.5米,池底平坦,进排水方便,水源充足,水质良好,配备3台三千瓦叶轮式增氧机。

  2.清塘消毒
  3月初,用泥浆泵清除池底淤泥,经过晾晒,4月中下旬,进水20-30厘米,用茶籽饼浸泡后按20克/立方米全池泼洒以杀灭野杂鱼等。两天后,用80目筛绢过滤纳水,水深达到1米,然后用二溴海因600克/亩消毒水体。

  3.培养饵料生物
  4月底,用发酵烘干后的鸡粪培养基础饵料生物,每亩施用20公斤。当水温达到16℃以上时,根据水中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施用活菌。若水色过浓,水体透明度过低,施用芽孢杆菌;若水色较淡,水体透明度过高,施用光合细菌。几天后,水色为淡绿色,水体透明度20厘米-30厘米,水中浮游生物以绿藻、金藻为主,小型枝角类开始大量繁殖,水质达到“嫩、爽、活”。培养饵料生物期间每天中午开增氧机2小时-3小时,利于饵料生物的增殖。

  4.苗种放养
  5月初,当水温稳定在18℃以上时,根据池水饵料生物量(小型枝角类有一定数量)投放南美白对虾苗。规格为体长1.0厘米-1.2厘米,每亩放养5万尾。6月中旬左右,当南美白对虾体长达到4厘米以上时,投放2龄草鱼苗,规格为3-4尾/公斤,每亩放养500尾。

  5.水质调控
  (1)养殖前期,每7天加水30厘米-40厘米。加水后,使用生物肥和光合细菌肥水,使池水保持一定肥度。投放草鱼苗前,蓄满池水,水深达到2.4米。在前期也要注意增氧,每天中午开增氧机2小时-3小时,夜里开增氧机4小时-6小时,阴天下雨增加开增氧机时间,晚上每亩施用增氧颗粒0.5公斤。
  (2)养殖中期,由于蒸发和渗漏,每10天蓄水一次,加到最高水位。加水后,若水色较浓,水体透明度低,用氯制剂消毒水体;若水色较淡,水体透明度高,用溴制剂消毒水体。养殖中期是养殖过程中最关键的时期,必须保持水质稳定,水中高溶氧。上午开增氧机2小时-3小时,中午开增氧机2小时-3小时,夜里开增氧机8小时-10小时,阴天、下雨全天开增氧机。每晚每亩施用增氧颗粒0.5公斤,遇阴雨天加倍使用。
  (3)养殖后期,8月初,水温下降,水中浮游生物繁殖慢,水质变化小。每15天蓄水一次,加满池塘。加水后,根据水中浮游生物量和水质情况,来施用不同的消毒剂,使水质保持“肥、活、嫩、爽”。上午开增氧机2小时-3小时,中午开增氧机2小时-3小时,夜里开增氧机6小时-8小时,阴雨天全天开增氧机,晚上每亩施用增氧颗粒0.5公斤。

  6.饲料投喂
  当南美白对虾达到3厘米以上时,选择优质的南美白对虾饵料投喂。在投放鱼苗前,投喂粗蛋白含量为40﹪的饵料,开始每天2次,逐渐增加到4次,根据虾盘剩料情况和虾的饱胃情况,增减投喂量。投放鱼苗后,选用粗蛋白含量为28﹪草鱼专用饵料投喂草鱼,每天投喂4次,时间为6点、10点、14点、18点,投饵机适量慢投,延长投喂草鱼时间,一般控制在1.0小时-1.5小时。当草鱼上台后,池边投喂粗蛋白含量为32﹪白对虾专用料,一个月后根据草鱼情况(没有死鱼),逐渐增加虾料粗蛋白,使之达到38﹪,晚上22点增加投喂一次虾料。投喂量一般控制在草鱼和白对虾达到八成饱为宜。

  7.疾病防治
  主要采取“以防为主,以治为辅”方针。首先需稳定水质,在整个养殖过程中水色、透明度、PH值等都需保持相对稳定,水中保持高溶氧;其次,在草鱼饵料中定期添加三黄粉、保肝灵、氟苯尼考,在虾饵料中定期添加EM菌、噬菌蛭弧菌,每15天投喂3天药饵;最后,投放草鱼后,定期用氯制剂、溴制剂等给水体消毒,每10天一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8-06
 白对虾龙虾茭白立体养殖效益高
  南美白对虾、龙虾以及一些鱼类、茭白、农家乐看似几个毫不相关的事物却因一个生态内循环系统,成了“同饮一瓢水”并互相依附的生态链。最近,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庄市白对虾养殖基地就是通过这样的生态内循环完成了今年养殖的首次换水,一个具有成本最小化、生态无公害、综合利用等多种效应的南美白对虾养殖新模式正在这里形成。

  昨日,笔者在现场看到,10余亩南美白对虾养殖塘内的养殖污水通过排水管缓缓流入附近约40亩的生态处理池,而这个处理池内养的是一些龙虾与鱼类。随后,经过一片茭白地,通过水草生物吸收,原先不可用的养殖废水变成清澈的净水,再通过池子另一侧的管道送回白对虾养殖塘,从而实现水体循环利用。基地养殖户宋德定还在生态处理池上建起了竹排亭阁,搞起休闲垂钓农家餐馆,把虾塘打造成了一个农家乐。

  “养虾就是养水。”有着10年“虾龄”的宋德定向我们道出了“虾经”。对虾养殖中产生的大量食物残渣和粪便会在短时间内造成水体混浊,易引起虾类疾病,需要通过反复、大量换水。在往年,宋德定不仅需花很多精力寻找水源,而且要花财力用于支付水电费和购买净化水质的化学药品及处理费等。在市、区渔业部门的支持下,去年他与宁波大学合作搞起了生态内循环水系统的试验,获得成功后于今年推广应用。

  虾塘养殖水经过生态内循环后,不需要化学药品处理;养殖污水也不用向外界排放,外界河道水源污染等也不易对养殖造成影响。宋德定还给笔者算了一笔账:这种新模式可以使一期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成本降低1.5万元,真正实现生态无公害、成本最低化养殖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