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规模纳税人与一般纳税人做账时有什么区别呢

会计

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的做账区别如下:

1、税率不同
一般纳税人的基本税率17%,税法还列举了5类适应13%低税率的货物,还有几项特殊业务按简易办法征收。还有零税率应税劳务和货物。

而小规模纳税人的商业小规模按4%征收率;商业以为小规模按6%。

2、税收管理规定不同

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可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可以作为当期进项税抵扣;计算方法为销项减进项。

小规模纳税人:只能使用普通发票;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即使取得了增值税专用发票也不能抵扣。

3、税率计算方法不同 

一般纳税人做账计算公式为:

经营净收入=经营收入-经营费用-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

出租房屋净收入、出租其他资产净收入和自有住房折算净租金等。财产净收入不包括转让资产所有权的溢价所得。

转移净收入 计算公式为:转移净收入=转移性收入-转移性支出

而小规模税人做账计算公式表示为: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率= (报告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期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0%。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一般纳税人

百度百科-小规模纳税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7-29
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的计税方法不同,使得这两类纳税人的增值额相同而增值税税负不同。

计税方法。一般纳税人采用购进扣税法,按17%、13%的税率计税,基本计算公式为:

当期应纳税额 = 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销售额×税率 -购进额×税率

=(销售额-购进额)×税率

=增值额×税率

=销售额×增值率×税率

增值率 =(销售额 -购进额)÷销售额

这里的增值率相当商业企业的销售毛利率。

而商业企业小规模纳税人不按一般纳税人的规定计算应纳税额,而是按照简易办法计算纳税,即:对其销售货物或应税劳务,以其销售额乘以4%的征收率计算应纳税额,不得抵扣进项税额,基本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 =销售额×征收率。

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明显高于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与一般纳税人发生相同的购销业务,前者增值税税负重。假设某企业从一般纳税人处购入存货,不含税价为R,适用17%的税率,以含税价Rt销售。

如果该企业属于一般纳税人,那么:

其不含税销售价为:Rt/(1+17%),

进销差价为:[Rt/(1+17%)]-R,

销售毛利率 ={[Rt/(1+17%)]-R}/[Rt/(1+17%)]

=1-1.17R/Rt

如果该企业属于小规模纳税人,进项税额不准抵扣,那么:

其进价为:R(1+17%),因为不能抵扣进项税额,按有关会计制度规定,进项税额计入所购货物的成本。

不含税销售价为:Rt/(1+4%),

进销差价为:[Rt/(1+4%)]-[R(1+17%)],

销售毛利率 ={[Rt/(1+4%)]-[R(1+17%)]}/[Rt/(1+4%)]

=1-1.22R/Rt

因此,发生同样购销业务,小规模纳税人的销售毛利率比一般纳税人低:
(1-1.17R/Rt)-(1-1.22R/Rt)=0.05R/Rt,

其增值税税负相对较重。特别是随着目前国内买方市场的出现,平均利润率降低,一般纳税人的税负可以随着增值率的下降而降低,而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是固定不变的,与其利润率的升降无关,导致两类纳税人的税负差异加大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07-28
主要就是在增值税上不同
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如果同时购相同的货的处理方法
小规模:借:原材料117 贷:现金或银行存款117
一般纳税人:借:原材料1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17
贷:现金或银行存款117
销货时
小规模:借:主营业务收入117
贷:原材料113.59
应交税金-增值税3.41(小规模没有销项和进项之分,小规模的增值税税率常用的是3%)
一般纳税人 借:主营业务收入117
贷:原材料1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17
交税时:小规模就是你销货时的增值税
一般纳税人是销项减进项的余额
第3个回答  2010-07-28
小规模纳税人做账时:
(1)销售商品,开票后,会计处理:
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现金(或银行存款)
(2)计算应交税金:
本月应交税金=本月销售收入*3%
本月应交城市建设维护费=本月应交税金*7%
本月应交教育费附加=本月应交税金*4%
(3)税费会计处理:
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应交税款(本月应交税金)
其他应交款(本月应交城市建设维护费)
其他应交款(本月应交教育费附加)
(4)支付税款:
借:应交税款(本月应交税金)
其他应交款(本月应交城市建设维护费)
其他应交款(本月应交教育费附加)
贷:银行存款

(5)购买商品,收到发票,会计处理:
借:原材料(或有关科目)
贷:现金(或银行存款)
一般纳税人做账时:
(1)销售商品,开票后,会计处理: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采购原材料:
借:库存商品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3)计算本月应交税金:
本月应交增值税=本月销项税额-本月进项税额(如果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大于部分,可以留作下月抵扣)
本月应交城市建设维护费=本月应交增值税*7%
本月应交教育费附加=本月应交增值税*4%
(4)税费会计处理:
即结转销售成本,方法同上
(5)支付税款:方法同上
说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率:17% 销项税额=主营业务收入(不含税)*17%
附加税率可能各地不同
以上供参考。

第4个回答  2010-07-28
没多少区别,主要是增值税处理上有些不同,小规模直接按增值税征收率提取增值税应纳税额,且没有进项抵扣。一般纳税人要做进销项税的核算,应交税费下设的应交增值税科目要设“销项税\进项税\进项税转出\未交税金\”等好几个子科目,相对小规模纳税人复杂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