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李可染德艺双馨的故事

如题所述

德艺双馨李可染

  ■彭城文脉
  ◎主讲 张成珠
 
 追寻李可染的从艺经历,每件作品他都盖上一方刻有警语或格言的印章;凡工作过的画室,他都题书过含意深邃的斋名或堂号。品味字眼儿的内涵,那些印章,就
是一枚枚坚实的足迹。透过画室的斋名和堂号,还能隐约再现大师挥毫丹青的身影。从足迹和身影仰视到的,是一位德艺双馨的书画大师。
  印章
上的文字,例如:为祖国山河立传、可贵者胆、所要者魂、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传统今朝、千难一易、峰高无坦途、陈言务去、实者慧、废
画三千、白发学童、七十始知己无知……都反映出他的艺术思想和生活理念。他的画室曾用过6个斋名堂号:有君堂、十师斋、师牛堂、识缺斋、天海楼、墨天阁,
全在于抒怀言志,寓意人生境界。
  “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是他早年立志变革中国画的座右铭。他说:“我对传统的态
度是尊重、学习而不是迷信。传统蕴藏丰富,成就很高,但又远远不能完全符合新时代的要求,所以必须要发展。发展的途径,一方面是到客观世界中考验传统的优
劣取舍,一方面在生活中,发现前人没有发现的东西,同时要吸收世界上一切优秀的、对我们有用的东西来丰富自己。使传统得到发展,成为有民族特色的、新的民
族艺术。”又说:“可贵者胆、所要者魂,是我打出来前刻的两方印章。胆者,是敢于突破传统中的陈腐框框,魂者,是创作具有时代精神的意境”。他的一生有过
黄宾虹、齐白石、林风眠、徐悲鸿四位重要的老师。黄宾虹、齐白石是全面继承中国画传统“借古开今”的大师,而林风眠、徐悲鸿则是融合中西艺术的革新派大
师。老师的成功使他看到,中国画的前程没有止境。亟待从发掘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创造。
  曾有年轻人向他求赠书法,他题写了“实者慧”
三字。随后又将此字治印自勉,实践终生。“实者慧”意在大智若愚,真正聪明的人都是老老实实的,艺术来不得半点虚假。“为祖国河山立传”的印章,是表达他
的崇高心愿。上世纪50年代,走遍大半个中国,深入大自然写生创作,从而使他明白:传统必须接受生活检验,才能决定优劣取舍。而新的创造,必须是作者在大
自然中发现前人未曾发现的规律,通过实践创造绘画艺术新的境界和新的表现形式。《万山红遍》、《雨中漓江》、《树杪百重泉》、《雨后渔村》、《雨过泉声
急》等作品中,就这样显示出前所未有的雄健笔力、恢宏气势和深远意境。所以美术界公认,李可染解决传统与革新的问题最有成就,不愧是中国山水画的一代宗
师。而今将他选入徐州十大历史名人,也当之无愧。
  “有君堂”,是其画室最早的名号。1943年,他在重庆的国立艺专任教,住在东郊嘉陵
江的南磐溪,屋里的地上竟然冒出了竹笋,可谓喜出望外。竹与梅兰菊誉为园中四君子,古人说“不可一日无此君”,遂起斋名“有君堂”。在这期间,还曾住在赖
家桥的一户农家,与牛为邻。他对牛的观察细致入微,效仿牛为人类鞠躬尽瘁的奉献精神,便将自己的画室取名“师牛堂”,这也是他一生喜爱画牛的缘由。最后一
个画室名,是1988年始用的“墨天阁”。国画讲究笔墨,他对墨韵有着天才般的悟性。米芾、董其昌、龚贤、八大山人、黄宾虹等墨法大师的技巧,他都做过深
入研究,领会真谛。到了晚年,他坚信中国绘画要想在世界艺术之林独树一帜,只能通过展现东方神韵的墨法来实现。“东方既白”的印章,刻于1986年。是因
为他觉察有一股暗流企图否定传统文化,于是治印表示信念:“东方文艺复兴的曙光一定会到来。中国画会在世界上占有很高的地位。”不久,他先后捐赠10万美
元给第二届中国艺术节,将作品义卖所得捐赠修复长城,又捐赠10万美元给用于医疗公益事业的“马海德基金会”。不幸的是,因心脏病突发,李可染大师于
1989年12月5日溘然长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12-27
想来看故事的,,没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