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 焕 董 涛 韩淑敏 庞润东
(山东省国土资源资料档案馆)
摘 要 国家对地质资料进行统一汇交制度后,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对成果地质资料汇交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认识到应进一步提高对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工作的认识,统一思想,提高业务人员素质,为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工作奠定基础。
关键词 成果地质资料 存在问题 对策与措施
地质资料是地质勘查工作取得的重要信息资源,反映了不同的地质现象,是开展地质工作综合研究的成果,具有巨大的利用价值。地质资料是广大地质工作者在开展地质勘察及地质科研工作中形成的知识性财富,蕴藏着大量有价值的客观信息和研究成果。管好用好地质资料,对我们不断深化对地球科学的认识,保障我国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防治地质灾害等诸多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国土资源信息服务集群化和产业化的提出,地质信息的二次开发利用和共享服务纳入“两化”总体思路。而提高信息资源二次开发、共享服务和综合利用的基础前提,是必须拥有准确翔实的地质资料,特别是各类地质图件。但成果地质资料汇交工作仍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已严重影响了地质资料的服务质量,阻碍了今后地质工作的开展和地质资料的开发利用。山东省国土资源资料档案馆作为省级成果地质资料馆藏机构,有责任、有义务抓好成果地质资料的汇交质量,解决汇交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工作奠定基础。
1 成果地质资料汇交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汇交时间严重滞后
《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国务院第 349 号令)对地质资料的汇交期限有明确规定。但是,近几年地质资料汇交中,超期限汇交已经是普遍现象。汇交滞后的一种表现是,地质资料不能按时汇交,汇交人往往是在办理探、采矿权证的延续或其他工作,必须需要汇交凭证时,才想到地质资料的汇交。另一种表现是,验收不合格的资料退回修改时,不能按时返回。
1.2 欠交地质资料现象突出
以往地质资料汇交,主要是由地质勘查单位形成,即国家投入资金,地质勘查单位完成,由地勘单位负责汇交。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项目的逐年增多,给资料汇交工作带来新的挑战。由于市场项目特有的短期性、项目人员的不稳定性,资金投入渠道的多元化等原因,使过去单一的汇交制度发展为现在领域更宽的复合型、属地式汇交管理,再加上部分汇交人对汇交资料的范围、要求不够明确,资料管理部门对汇交工作又无法采取有效的手段对其进行跟踪和管理,从而造成汇交资料的质量问题和欠交现象的出现。据统计,山东省国土资源资料档馆自 2006 年至 2010 年欠交的成果资料总计达 518 件。欠交的原因是:有的因领导、项目负责人及体制变动较大,形成责任不明确;也有资金不落实,报告无法复制;还有因为对汇交办法的认识不同,只汇交给相关部门或者地方出资者,从而出现了地质资料馆收集成果资料难的问题。
1.3 质量呈下降趋势
近年来,地质工作得到较快的发展,山东省地质资料汇交量也呈现上升趋势:2003 年 224 档;2004年221档;2005年286档;2006年358档;2007年629档;2008年524档;2009年568档;2010年638档;2011 年 582 档。
但由于各种原因,成果地质资料从内容质量到印刷质量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汇交的地质资料,全年一次通过检查的寥寥无几;有的资料要修改几次,才能达到汇交要求。
1.3.1 电子文档与纸质资料在内容信息上不一
主要表现在附图色彩出现偏色、丢色等现象,岩性符号不一致,汇交的源电子文件不是最终的矢量文件;电子文档或纸质资料内容信息不对应。
1.3.2 图件质量下降
图件制作时采用的符号和色彩不符合地矿行业制图标准,图件输出时选择的参数不对,分辨率太低,图像不清晰,部分大型图件 A0 在印刷时缩小成 A3 图件信息根本无法浏览;在汇交的电子文档中提供的相关文件(如系统和子库)与所汇交的图件不匹配。图纸的折叠不符合规范要求,没有按规定折叠成手风琴式,常把图纸的有效信息折叠在外,有的图纸折叠的规格过大,超出标准装具的规格。
1.3.3 资料的装订、印刷质量差
主要表现:采用铁装订,有的甚至是活页装订,装订顺序错乱;印制的地质信息重叠、不清晰、不完整;纸张单面印刷;纸张的质量差,墨迹不牢,轻抹就掉,无法长期保存。附图或图册没有按规定尺寸印刷。
2 解决成果地质资料汇交难及质量不高的对策与措施
2.1 提高汇交意识,统一思想,把《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汇交格式要求》落实到实处
2006 年,《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汇交格式要求》(国土资发 [2006]210 号),使地质资料电子文件汇交有了比较完整的技术标准。但要把《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汇交格式要求》(国土资发[2006]210 号)贯彻落实到位,不仅需要档案管理人员熟悉资料汇交的法规和制度,更重要的是要把目标的重点放在出资人和汇交责任人身上要提高出资人、汇交责任人的汇交意识,认真学习《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汇交格式要求》。对汇交成果地质资料的质量也不容忽视,不仅要重视项目的前期工作,同时各项目单位和出资人在成果资料的制作过程中,还要在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给予支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成果资料汇交的质量,并杜绝欠交现象的发生。
2.2 建立汇交监督和制约机制
法制是保障社会有序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建议尽快建立资料汇交监督机制、地质项目跟踪管理登记制度和汇交备案制度,对资料汇交实行全程监控。地质资料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执法检查,对不汇交资料的要依法进行处罚。建立资料汇交与项目管理联动制约机制,把地质资料汇交与地质工作投入、经济责任考核、矿权设置挂钩,彻底解决地质资料的欠交和汇交滞后问题,真正把汇交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2.3 加强地质资料形成过程的质量监控,提高质量的成果资料
第一,建立地质资料质量监督审查负责系统。为进一步搞好这项工作,根据地质工作实际,对原始地质资料实行质量监督项目负责制,赋予项目负责人特殊的权力。受委托的组长将对自己负责区域内的原始地质资料的建档、归档进行现场技术指导。档案管理人员应及时了解项目完成情况,协助有关科技人员做好归档和验收工作。
第二,质量检查活动。要求各地勘项目实施单位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这是今后地质资料质量管理工作的重点。在全面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之后,针对突出问题或特殊情况,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质量抽查,特别是对问题较多的矿产勘查项目管理一定要严,查处力度要大。
第三,提高地质工作者的质量意识。长期以来,地勘工作实行的是计划经济时期的管理体制,缺少市场经济体制中的竞争意识,对汇交成果地质资料的认识不高。只有调动全体地质工作者的积极性,以完善、科学的管理制度作指导,建立起本部门的质量管理体系,使一切工作有章可循,每一个工作过程都受到监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成果地质资料的质量问题,提交高质量的成果报告。
第四,强化培训,提高汇交技能。地质资料主管部门和馆藏机构应定期地对地质资料管理人员和项目人员进行专业知识更新培训,拓展培训地质报告编写和图件制作的内容,尤其是电子文件汇交培训指导,使地质资料汇交人了解地质报告的编写规范、各种地质图的制图标准,掌握地质资料和电子文件汇交的要求和管理的基本技能,统一地质资料形成、汇交管理的标准和技术要求,提高地质资料汇交质量。
2.4 提高业务人员素质,是汇交成果资料质量的保证
档案管理人员、项目管理人员,都是成果地质资料汇交的承担者,必须具备较强的责任心,熟悉国家有关汇交资料的法律、法规。档案管理部门应根据市场项目的特有性和项目人员的不稳定性,举办相应的培训班,提高业务人员的素质。对那些直接从事档案管理的人员,要加强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培训;对熟悉计算机方面的技术人员,对其进行档案知识的培训,使他们都成为既懂计算机又懂档案管理的人才。通过多渠道、多方位、有意识的方式进行培训。这样,在制作电子文档过程中,不仅能大大地提高工作效益,而且还能保证电子文档的质量。
2.5 建立约束和激励机制
建议每年开展地质资料汇交大检查、大评比,及时召开地质资料工作表彰大会与优质报告评选活动,对成果地质资料汇交验收质量管理好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对汇交工作较差的单位予以通报,并追究相关责任。采取引导、鼓励、处罚与表彰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调动地质资料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促进地质资料汇交率与汇交量的提高。
总之,我认为要做好成果地质资料的汇交管理,抓好负责人是关键,提高汇交意识、统一思想是前提,提高项目管理人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是保证。成果地质资料的汇交是手段,其真正目的是为了利用。向国家汇交合格的成果地质资料,是广大汇交人应尽的法律义务,提高地质资料的开发利用是我们每个地质资料管理工作者的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