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片段练习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如题所述

加强片段训练 提高写作水平
摘要:片断训练是小学中年级作文的训练重点,是作文训练的特殊阶段,是实现低年级写话训练向高年级写篇训练的过渡。加强中年级片断训练,对于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学生的认识和表达能力,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提高写作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激发兴趣 以读导写 听记训练
中年级是书面作文的起步阶段。在这一阶段,对学生进行片段训练,从局部着眼,从小处着手,让学生用自己的笔随时写下“所见”“所闻”“所想”,从句到段逐步提高到篇,过渡到构思作文,循序渐进,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笔者结合自己在中年级作文教学实践,认为中年级片段训练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激发兴趣,轻松作文。
很多同学动笔之前就顾虑重重:字数不够怎么办?词句不优美怎么办?家长不满意怎么办?老师不满意怎么办???搞不清写成怎么样才算过关,他们显然把写作文当成了一种负担。其实对中年级的孩子来说兴趣更为重要,如果他们在这个阶段就对作文产生了畏难的情绪,甚至害怕作文,以后要想让他把作文写好可就难上加难了。因此教师在这一阶段一定不能对学生拔高要求,而应该告诉孩子们,所谓的作文就是把自己做过的、看见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只要自己满意,并能让其他人听明白就行了。而且在内容上,教师要尽可能帮助学生找一些自己最感兴趣的事和物来写,让学生找到一写为快的感觉,进而慢慢培养学生自己从周围世界寻找精彩,获取快乐,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
记得有一年我任教三年级,刚开学不久,班上转来了一位漂亮的新同学,当我刚把她介绍给大家时,突然有一个孩子在下面脱口而出:“她长得真漂亮!”我灵机一动引导大家说说“她很漂亮表现在哪儿?”霎时间教室里热闹起来:有的说她的眼睛漂亮,有的说她的头发扎成小辫戴上小物件很漂亮,有的说她的皮肤很白漂亮??看到大家兴致很高,于是我便顺势引导学生给她“画”像,看谁“画”的像最形象!其中有一位同学这样写道:“我们班新来的同学真漂亮!她乌黑的头发扎成两条长长的小辫,辫上缀满了五颜六色的小物件。她圆圆的脸蛋白里透红,两道浓黑的眉毛下闪着两颗黑宝石般的大眼睛。她总是笑眯眯的,嘴角还有
两个深深的小酒窝,好像藏了许多欢乐的事。她穿一件红底子碎花的裙子,像一只快乐的花蝴蝶!”有了这次训练,我又趁热打铁,让大家分别自己、给自己的好朋友或给自己的同桌画像。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就使学生学会了写人物的外貌。
二、利用教材,以读导写。
我们的语文教材中的有许多篇章不仅文辞精妙,内容丰富,而且其中的许多写作方法值得学习和借鉴,中年级课文当然也不例外。教师要根据不同课文、课型,充分引导学生掌握作者的写作方法,实行读写结合,以读导写,教给学生作文的钥匙,使学生有法可依,有规可循。而且模仿是孩子们的一大心理特点,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喜欢模仿他人,以读导写正顺应了孩子模仿的心理特点。
1、句式仿写。对教材上的一些语言范例教师可引导学生在熟读、理解、领悟的基础上,写出与范例相近的结构形式或修辞手法的语言片段。如排比句、比喻句和一些运用了关联词的句子,就可以让学生经常练习并积极引导他们在作文中运用。
2、段落仿写。教材中有些细节描写或片段的写作很有特色,可引导学生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提出仿写的要求。如16课《石榴》(苏教版第5册)第四自然段写石榴子儿的形状与味道,描写非常细致。教学时可从看、尝、品味这几个方面让学生体会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进而引导学生实际观察一种水果,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进行仿写。一位学生在仿写桔子时这样写道:“我拿过一个桔子,用手轻轻剥开外皮,只见里面露出一圈桔瓣,它们一个个弯着身子围在一起,仿佛一群可爱的孩子正围坐在一起开会呢!掰下一瓣放入嘴里嚼一嚼,甜津津的,清爽无比。”
3、篇章仿写。对一些经典的例文,可让学生深入理解例文,掌握例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表达方式,让学生懂得作者为什么写得这样好?在此基础上才能很好地指导习作。如我指导学生写一个小动物。在教《燕子》(苏教版第八册)时,就指导学生理解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燕子的特点的?是怎样把燕子的特点写出来的?引导学生品析课文后又设计填空:课文抓住(羽毛)、(翅膀)、(尾巴)写出了燕子活泼可爱的外形特点。通过写燕子(追赶春天的候鸟习性)、(轻快灵活的飞行姿态)、(文静优美的休息场所)等写出了燕子的活动特点。从而使学生掌握写小动物的一般方法。学完这一课后,我就要求学生观察一种小动物,并按
例文的写作结构拟了一个表格,让学生观察后填写,然后再指导他们写作。这样,学生心中有谱,观察有重点,下笔就有内容。这次习作,有的同学写《猫》,既写了猫的外形特点,又写了猫爱吃鱼和爱捉老鼠的习性。有的同学在写小白兔的外形时写道:“我家的小白兔,周身长着洁白的绒球。它有一对红眼睛,就像两颗嵌在雪球上的红宝石,特别美。小白兔的耳朵和别的动物不一样,长得特别长,很灵敏。哪怕是一点细微的声音都逃不脱它的耳朵。”写得很详细、很具体。
三、听记训练,迁移运用。
听力训练可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听”是“听、说、读、写”四种语文基本能力中的首要能力,能促进学生“读、写、说”等其他三种能力的同步发展。这已经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对“听记”作文可以进行系列训练。具体做法是:
1、听。选优秀习作或重点段落,由教师或学生朗读给全班听。读前向学生提出听读要求及应注意的问题,以便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识记具体语句和重点章节,使之对例文有一个完整、准确、清晰的印象。通过听读,大量的词汇、句式等进入大脑中枢,经分析、综合、比较,就可进入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学生听得准确、连贯和丰富多彩,可促进思维向着清晰、严密、灵活、概括和具有逻辑性方向发展。
2、议。对例文的主要内容、中心及结构方式、语言表达等方面展开议论,借以体会作者思路、把握文章重点。通过议论发言,启发提问和质疑问难解决重点章节、典型语句和生字难词。议论中师生共同参与。学生主动解决问题,不仅能激发思考、加深理解、增强记忆,而且有利于培养和锻炼学生说话能力。
3、记。是指让学生将例文笔述或改造、创新。它介于阅读和作文之间,能再现听读的内容,强化思维和想象,同时对学生不规范的语言起着积极的改造作用。因此,它是训练学生遣词造句和快速作文能力的有效方式。
4、仿。“阅读是内化的吸收,写作是外化的表达”。听记以后有重点地安排仿写练习,启发学生借鉴例文独立思考,大胆放文,而后交由教师批阅。对仿写成功或有特色的文章在全班交流、评析,让学生感受习作成功的喜悦,同时借助评析激发其他学生产生习作的欲望。仿写中,学生对例文的优美语言和写作技
巧进行自觉和不自觉的“替换”和“类推”,便可形成自身的知识、语言储备,其独立、快速作文的能力便可迅速提高。
总之,抓好片段训练是锻炼扎实的作文基本功,提高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但片段训练是个“聚沙成塔”的活动,不能揠苗助长,更不能半途而废,必须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把细致的观察思考和写作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起到实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