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预防近视

如题所述

可以通过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增加户外活动、保证充足睡眠、保证营养均衡、控制和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等措施来预防近视。
一、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1、控制用眼时间:避免近距离用眼时间超过45分钟。长时间用眼后注意眺望一下远方,休息下眼睛,或者培养做眼保健操的习惯。
2、校正读写姿势:工作或阅读时,坚持“一尺一拳一寸”的护眼原则,即读书写字时,眼离书本一尺远,约33cm;胸离桌子一拳远,约8~10cm;手离鼻尖一寸远,约3.33cm。另外,要保持良好坐姿,头摆正,肩放平,双腿并排脚放平,身体放直而稍前倾。
3、改善照明环境:避免在较暗光线下学习工作。
4、改善阅读习惯:不躺着看书、玩手机,不在公交上看书、玩手机。
二、增加户外活动
1、每天必须有2小时以上,或每周10小时以上户外活动时间,可以有效的预防近视的发生,也能延缓近视的加深速度。
2、户外活动应在阳光或自然光下进行。当户外的自然光线照射小朋友的眼睛时,视网膜会释放多巴胺,后者能抑制眼轴增长,预防近视发生。
三、保证充足睡眠
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才能让眼睛得到充分休息。小学生每天10个小时;初中生每天9个小时;高中阶段学生每天8个小时;成年人每天7 ~ 8个小时,不宜少于每天6 个小时。
四、保证营养均衡
有研究发现,油炸食物、奶油制品的过量摄入,可能是促使近视发生的危险因素。因此,保证营养均衡,对于维持眼部健康非常关键,要注意增加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摄入,以保护眼睛。
五、控制和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
1、非学习目的的电子产品使用,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
2、使用电子产品学习时,每30 ~ 40分钟,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
3、年龄越小,连续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应越短。
4、可以使用有红光滤过功能的电子产品。
近年来,由于用眼压力增大、电子产品的普及等因素,我国近视率不断攀升,近视低龄化日益严重,近视眼问题已成为困扰家庭、学校、社会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提示: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提供内容支持,不能代替面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3-24
1、注意用眼的时间
幼儿的眼球发育还不完善,工作能力较低,每次看书或写字0.5~1小时,就要让孩子到户外活动活动,做做游戏,望望远方,或观察一下花草绿树,使紧张的眼部肌肉放松,消除疲劳。另外,还要使孩子生活有规律,有充足的睡眠,使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
2、注意用眼的光线
不要让孩子在暗光或太阳光下读书写字。晚上室内若用25瓦的电灯泡,书本与灯泡的距离应当在1米以内。若用凳饥60瓦的灯泡,书本与灯泡的距离应在1~2米之间。阴天、黄昏、月光下光线微弱,阳光下光线强烈,都不适宜读书写字。看电视时,要保持适合的距离,一般应是荧光屏对角线长度的5~7倍。每次看电视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
3、注意眼睛的锻炼
体育锻炼能增强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供给眼睛较多的营养物质,使眼睛的抵抗力增强,这对眼睛是间接的锻炼。直接的锻炼是眼保健操,它是根据我国医学的推拿、按摩、针灸穴位,结合枣宽返医疗体育编成的,是保护视力的科学方法。家长要学会眼保健操的基本知识,具体指导和经常督促孩子做好眼保健操,并持之以恒。
4、注意眼睛的营养
为了保护孩子的眼睛,可以让孩子多吃胡萝卜、动物肝脏、瘦肉类,来补充维生素A,或者是定期用乐睛视力营养素补充眼睛的全面营养,同时也要适当摄入小米、豆腐、动物肝脏等补充维生素B2,以免出现夜盲症、角膜软化、眼红、干痒等症状。而糖吃多了则对孩子视力有伤害,应控制孩子的糖摄入量。
5、注意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是因为儿童眼球结构及双眼视觉功能、智力水巧轿平在出生后仍处在不断发育过程中,不同的年龄能够检查的内容不同。常规的眼科查体年龄一般是生后2-7天、生后42天、3个月、6个月、1岁,之后每年检查一次。这样能早点发现问题,早点去矫正,而不是等到视力下降了,有视力问题了再去检查。
第2个回答  2021-08-09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vtiKyMDG_gWw15popV9Xg

提取码:4d6i

我这里有关于预防近视的资料和视频,希望能对您有帮助。

预防近视是指通过矫正姿势,缩短时间等来防止患上近视的方法。我国近视的发生率依然在与日俱增,医学专家认为:视觉环境是形成近视的主要原因,而不是用眼习惯。

 

近视的本质是眼部肌肉的调节功能衰退了,导致远处的光线经过眼的屈光后,焦点落在视网膜前,不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可见,要预防近视,就必须避免眼部肌肉过度紧张从而导致其调节功能衰退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