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的进销项有什么区别

如题所述

1、进项是一个财务管理常用名词,指收入的款项,公司或者个人的收益。主要包括收入名称,收入类别和收入数量;
2、销项指的是销售货物或有应税项的税金时应交的税金, 销项税额是一般纳税人在销售货物时,向购货方收取的货物增值税税额;
3、进项和销项都与增值税有关。 所谓的进项税和销项税是指增值税的进项和销项税。在企业计算时,销项税额扣减进项税额后的数字,是应缴纳的增值税。因此进项税额的大小直接关系到纳税额的多少。
拓展资料
增值税是以商品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流转税,由税务局负责征收,税收收入中50%为中央财政收入,50%为地方收入。
增值税根据对外购固定资产所含税金扣除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生产型增值税、收入型增值税、消费型增值税三大税收类型。
基本内容
在实际当中,商品新增价值或附加值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是很难准确计算的。因此,普遍采用的税款抵扣的办法。即根据销售商品或劳务的销售额,按规定的税率计算出销售税额,然后扣除取得该商品或劳务时所支付的增值税款,也就是进项税额,其差额就是增值部分应交的税额,这种计算方法体现了按增值因素计税的原则。
增值税征收通常包括生产、流通或消费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是基于增值额或价差为计税依据的中性税种,理论上包括农业各个产业领域(种植业、林业和畜牧业)、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交通和商业服务业等,或者按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批发、零售与消费各个环节。
应纳税额
一般纳税人
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
销项税额:是指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按照销售额和增值税税率计算的增值税额。
进项税额:是指纳税人购进货物或者接受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应税服务,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税额。
小规模纳税人
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起征点
个人提供应税服务的销售额未达到增值税起征点的,免征增值税;达到起征点的,全额计算缴纳增值税。增值税起征点不适用于认定为一般纳税人的个体工商户。
按期纳税的,为月应税销售额5000-20000元(含本数)。
按次纳税的,为每次(日)销售额300-500元(含本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