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二时辰》在大量历史考据的基础上从哪些方面贴近了唐代现实生活?

如题所述

《长安十二时辰》在大量历史考据的基础上,在建筑布景、器物陈设、人物造型、台词对白等方面尽可能的贴近唐代现实并做出适度创新。因此,这个存在于影像之中的长安城不再是现代人臆想中的古代元素简单堆砌,而是一个切实可信的东方美学空间。

一,建筑与布景

在建筑与布景方面,根据唐代以木材、夯土为主要建筑原料的实际情况以及现有长安城的考古资料,剧中采用了木质城内建筑、夯土城墙、露天泥土街道并存的主要建筑模式。在这样的一个长安城中,有朱红色的华丽木质宫殿,也有平民简陋的泥墙住宅,还有车水马龙但尘土飞扬的宽阔街道……这个长安城并非纤尘不染,也不是完美无暇,但却足够生动。同时,由于剧中建筑并无过多色彩上的修饰,大多保持着木材、石材的原本色彩,因此背景色彩基本都是较为沉重的黄白色。当这种背景色与人物华丽的服装以及上元节繁多的灯笼出现在同一画面中时,便使得人物与装饰的美学风格更加突出,同时画面也更加简洁、更具有高级感。

二,人物造型

人物造型是《长安十二时辰》构建叙事空间合理性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剧中每个人物都根据其身份地位和所处场景有合理得体的造型,而人物造型所传达出的信息又融入了其所处的叙事空间中,成为了叙事空间构建的一部分。在剧中,李必是靖安司司丞,同时他也是一位修道十余年的散人,因此他未穿官服而是着一身青色道袍。而且由于李必的品阶很高,他在剧中不戴道巾,而是在发髻上佩戴了最高级别道士才能佩戴的上清芙蓉冠,与冠相配的玉簪亦是流行于魏晋至宋代的子午簪而非不分时代的横簪。剧中官场人物均是戴幞头,着箭袖圆领开胯袍的盛唐官员标准装束,同时每个人又根据自身地位的差异穿着不同材质和色彩的服装,三品的何监穿紫色、八品的徐宾穿深青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8-02
唐朝长安城

要说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一点都不为过,人口在一百万以上,准确的说玄宗时期有180万,是同时期罗马的五倍,君士坦丁堡的七倍。
第2个回答  2022-08-02
《长安十二时辰》在大量历史考证的基础上,在建筑布景、陈设、人物、对话等方面进行了尽可能贴近唐代现实的适度创新。所以,这个存在于形象中的长安城,不再是现代人想象中古老元素的简单堆积,而是一个实用可信的东方审美空间。人物造型是《长安十二时辰 》长安在建构叙事空间的合理性上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第3个回答  2022-08-02
其实在这部剧上可以看得出来,他之所以会得到这么多的好评和热度,完全是因为他的一个历史发展非常的符合当时的剧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