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给岳飞的十五道金牌一共用了多长时间?

过去听说皇帝连发十五道金牌召回岳飞,现在想想这又不是发电报,那时皇帝离岳飞的距离有多远,问的是总共用了大概多长时间?
我问的是皇帝派人送这金牌用的时间,就算十二道前后要跑多少路.

  皇帝给岳飞的十五道金牌一共用了一天时间。
  十二道金牌的典故源于宋史记载。是因为宋高宗赵构根本不想打赢对金兵的这场战斗。如果把金兵打败迎回徽钦二帝,他就当不成皇帝了。秦桧也非常理解高宗的意图,千方百计阻挠岳飞抗击金军。
  《宋史·岳飞传》:“(秦桧)言飞孤军不可久留,乞令班师。一日奉十二金字牌。飞愤惋泣下,东向再拜,曰:‘十年之功,废于一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4-05
是一天之内连发十二道金牌,宋金郾城大战,岳家军大破拐子马和铁浮图,岳飞进驻朱仙镇。朱仙镇在开封县,距汴京只四十华里。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0-04-05
史料记载是一天 连续发了12道

相当于隔半小时出一道
第3个回答  2010-04-05
邓广铭《岳飞传》
岳飞在七月初四、五日从郾城发出的奏章,虽已向南宋王朝呼吁:“伏望速赐指挥,令诸路之兵火速并进”,而赵构、秦桧对于正在由宿、毫地区撤退途中的张浚、王德的部队,却仍然任其继续撤退,并不采取任何应急的改变措施。而对于岳飞的呼吁,只于七月十六日发出一道回文说:

右勘会已降指挥,杨沂忠除淮北宣抚副使,于今月二十五日起发;刘锜除淮北宣抚判官。三省枢密院同奉圣旨:“札与岳飞照会”。今札送湖北京西路宣抚使兼河南北诸路招讨使岳飞少保。

事实上,从岳飞发出那个呼吁之日,到南宋王朝发出这道回文之时,中间虽仅仅是十数天,而抗金战场的形式已发生了绝大的变化,(实即逆转)。在郾城、临颍和颍昌府的诸次战役之后,岳家军已作出了最大的努力,也承受了最大的牺牲,实在已经精疲力竭,难以再独立支撑这一危局。赵构、秦桧之所以行使诡计,先把张俊、王德的部队从宿、毫撤离,原即是为要把岳家军陷入孤军无援,处于如不班师便要丧师的狼狈境地。所以《岳侯传》说:“时侯(按指岳飞)屯军于颍昌府、陈、蔡、汝州、西京、永安府,前不能进,后不能退”。其所以说“前不能进”,就是因为现时的岳家军已成为金军并力合击的唯一对象,如再奋力前进击敌,那就等于自行跳入赵构、秦桧所设下的陷阱;其所以说“后比不能退”,则是因为,恢复中原,直捣幽燕,原是岳飞在近十年内所要全力以赴以求其实现的最大目标,这一次,经全军将士浴血奋战了许多天后,刚刚做到到,“遂取许昌以瞰陈留”(王自中《郢州忠烈行祠记》中语),亦即刚刚出现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可能,他怎么能在当前所遭遇到的,尽管是万般困难情况下,忍心作退兵之计呢!

然而,正在此时此刻,南宋王朝却以“金字牌急递”送来了一道指示给岳飞,其内容等于重申了六月中李若虚口传的那道密旨,要岳飞“措置班师”!①

通过“措置班师”这个四个字给予岳飞的压力,有如泰山一般沉重。因为,在接到这一指示之后如还不班师,那就是违抗朝命。那就不但可以使已经设置的陷阱发挥其作用,即假手金军而把岳家军翦除;南宋王朝也可借口于惩治其违抗朝命之罪,具有充分的理由,调动张浚、王德、杨沂忠等人的部队,对岳飞和岳家军大张挞伐。

处境尴尬的岳飞,邀集了他的主要部将们共商对策。部将们一致认为,既然目前面临的问题,是只能在班师与丧师二者之间选取其一,那就只好遵命班师!

又经过几次三番的慎重考虑之后,岳飞终于做出最后的决定:忍痛班师!

①参据《岳侯传》、《宋使·高宗纪》及《金佗稡编》卷三,《班师二诏》之一。
( 3 )

“措置班师”的诏是在颍昌府大决战之后的第三天,即七月十七日收到的,班师南回的决定也是在同一天作出的。当其时,岳飞愤怒填膺,肝胆欲裂,他感到从来不曾经受过的痛楚、灰心和绝望。他顿足捶胸,向着他的部将们绝望地哀叫道:

十年之功,废于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①

在稍微冷静下来之后,岳飞立即写奏札给南宋王朝,其中的大意是说:已经在遵照诏旨“措置班师”,然而在已经收复了的颍昌、郑州、洛阳等如此重要的一些城镇之后,不充分利用这一时机,“令诸路之军火速并进”,给予敌人以毁灭性的打击,而却对已经开赴前线迎击敌人的宋军,一路接续一路地,令其“择利班师”、“措置班师”,这种坐失良机、自毁长城的做法,实在令人痛惜!

金军这时既已专力来对付岳家军,倘使其闻悉岳家军已作出班师的决定,则金军骑兵一定要快马加鞭、切断岳家军的归路。为使不致发生这种可能,岳飞在考虑撤军步骤的同时,还故意虚张声势:下令要科买布帛,制造战牌,宣称要继续与金军鏖战。乘着金人还没有探明真情之际,在七月二十一日,岳家军的大部分已从颍昌府撤退到郾城县境的裴城地方(今裴城公社),紧接着就又和设在郾城的司令部一同转移到蔡州去了。②

可能是在七月中旬,亦即在岳家军尚全无撤退的打算时,前此派去驻守淮宁府(陈州)的刘永寿、史贵二人,却因不敢独当一面的战守之责,在并无敌军来临的情况下,就“将带人兵,弃城前来”郾城岳家军营。岳飞除对这两人的擅自弃城之罪依军法加以惩处外,又改派统制官赵秉渊去做淮宁府的知府。赵秉渊在七月二十三日刚进入淮宁府城,岳家军却已于其时撤退到蔡州去了。岳飞在抵达蔡州之初,就听到了金军又去围攻淮宁府城的消息,他分派了部分人马,由统制官李山和史贵率领着去解淮宁之围;其余诸将领,则带领大军仍回鄂州驻扎。岳飞本人,以二千亲兵自随,由顺昌渡过淮水,前往杭州去向皇帝赵构禀报一切。

岳家军班师南旋之后不久,前此被岳家军所攻克的那些州郡,又都相继为金军所占领。

①《三朝北盟会编》卷二○七,《岳侯传》。
②同上书卷二○七,《岳侯传》。
王增瑜《岳飞新传》
岳飞在七月五日,即郾城之战前夕,上奏报告梁兴、董荣、赵俊、乔握坚等部的胜利,并说:

“臣契勘金贼近累败衄,其虏酋四太子等皆令老小渡河。 惟是贼众尚徘徊于京城南壁一带,近却发八千人过河北。此正是陛下中兴之机,乃金贼必亡之日,若不乘势殄灭,恐贻后患。伏望速降指挥,令诸路之兵火急并进,庶几早见成功。”⑨

此奏一去十余日,并无一兵一卒进援的消息。待熬过郾城和颍昌两次苦战后,却盼到一道班师诏,时值十八日,即张宪进行临颍之战的当天。岳飞不愿,不忍,也不肯舍弃行将到手的胜果,他没有下令终止向开封府的进军,而是写了一封“言词激切”的奏章,反对“措置班师”,他说:

“契勘金虏重兵尽聚东京,屡经败衄,锐气沮丧,内外震骇。闻之谍者,虏欲弃其辎重,疾走渡河。况今豪杰向风,士卒用命,天时人事,强弱已见,功及垂成,时不再来,机难轻失。臣日夜料之熟矣,惟陛下图之。”⑩

隔了两三日,大军前锋已进抵朱仙镇,而岳飞却在一天之内, 接连收到十二道用金字牌递发的班师诏。这十二道诏旨全是措辞严峻、不容改变的急令:大军班师回鄂州,岳飞本人去“行在”临安府朝见皇帝。宋高宗发诏的时间,大约是在七月十日左右,正是他得到七月二日克复西京河南府捷报之时,就急忙作出丧心病狂的决定。⑾

岳飞遭受了绍兴七年以来的又一次政治打击,而这次打击的分量要沉重得多。这个敢于藐视刀光、斜睨剑影的大丈夫,不禁悲愤地啜泣起来,他面东朝“行在”临安府的方向再拜,说:

“臣十年之力,废于一旦!非臣不称职,权臣秦桧实误陛下也。”
第4个回答  2010-04-05
是十二道,用了一天 岳家军节节胜利,金兵闻风丧胆。不久,岳飞进兵朱仙镇,这个地方,离开故都汴京已经很近了。岳家军与金兵对垒,岳飞又以少胜多,击溃了金兵的10万大军。岳飞高兴地向高宗奏告:金兵锐气丧尽,目前已丢弃兵器,向北逃窜。机不可失,准备金兵汴京,迎回徽、钦二帝。
然而,朝廷一向有主战和主和两派。秦桧为首的主和派打算丢掉淮河以北的国土,与金国议和。这时,赵构却倒向了主和派。秦桧深知岳飞抗金最为坚定,就先调一向与岳飞不睦的张俊等将领率部先归,然后以岳飞不宜孤军久留为由,命令他班师回朝。怕岳飞不听,一天之内竟连发十二道金字牌,岳飞接到十二道金牌,明白乘胜追击已绝无可能,悲叹道:“我十年的努力,没想到在一天之内全部作废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