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是什么?

如题所述

(forestry)

(吴中伦)

培育、经营、保护和开发利用森林的事业。它是提供木材和多种林产品的生产事业,又是维护陆地生态平衡的环境保护工程。

发展历史

上古时代无所谓林业。农业种植业开始以后,为开拓农田而烧垦,森林受到破坏。特别是在人口密集、生态条件较差地区,逐渐感到森林不足,并因滥伐滥牧而出现荒山荒地,于是统治者开始颁布有关管理、保护森林的一些法令。《孟子》载:“斧斤以时入山林,则材木不可胜用也。”在《诗经》、《周礼》中有很多关于植树和管理山林的记载。由于森林越采越少,荒山荒地不断扩大,仅是管理山林已不能解决问题,因而开始人工造林。圣经中就有关于欧洲国家植树和直播造林的记载。中国在秦汉时期,林业已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并且出现了大规模的植树活动。到南北朝时期(5~6世纪)各种树种栽培技术已臻完善,并由贾思勰总结写入《齐民要术》。后来在英国查理二世时,一位廷臣伊凡林(J.Ivelyn)于1664年发表了一部栽树的经典著作《森林志》。

社会生产进入工业化时代,木材原料的需求进一步扩大。为了做到森林的永续生产,1826年德国洪德斯哈根(J.C.Hundeshagen)提出法正林的模式设想。基本要求是在一个作业级内,每一林分都符合标准林分要求,要有最高的木材生长量。同时不同年龄的林分,应各占相等的面积和一定的排列顺序,要求每年采伐量等于每年生长量,以保证永久不断地从森林中取得等量的木材。这种思想,1841年海耶尔(C.Hayer)加以补充。19世纪中叶德国在林业科学经营管理上处于领先地位。接着法国以及其他欧洲多林的国家,陆续学习和创建了近代林业科学经营。英国本土森林资源不多,但是当时拥有许多森林资源丰富的殖民地,他们把欧洲林业科技知识和经营管理引进到缅甸和印度。19世纪末,美国和日本派遣留学生到欧洲学习近代林业经营经验和技术,回国后创立本国的实验林、教育林,并培养林业科技人才,推广先进林业经营技术。中国在本世纪初派遣留学生到欧洲、日本和美国学习近代林业科技知识和经验,他们回国后也曾创建了一些按近代林业技术经营的林场。现在浙江的余杭林场、江苏老山林场等等就是在当时所建立的林场基础上发展而成的。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林业行政机构,加强并建立了林业科学研究系统,扩大并筹建林业教育系统,培养出大批林业专业人才,为开展现代林业生产建设创造了条件(见中国林业)。

林业的重要性

林业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提供林产品,包括木材(竹材)及多种其他林产品的经济效益;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提供保护和改善环境的生态效益;提供人们旅游场地和美化人们生活环境的社会效益。中国把这三类效益称为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美国把第一类称为产品,第二类、第三类称为服务。

木材和多种林产品是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产、生活的重要原材料。据统计,全世界木材年消耗量(不包括自然损耗)约为24~25亿立方米,其中工业用材约为12~13亿立方米。发达国家平均每人年消耗量在1立方米以上,世界平均每人年消耗量为0.3~0.4立方今后木材消耗量还将不断增加。

木材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具有良好的绝缘、隔热和抗震性能。木结构房屋,冬季供暖、夏季空调比砖石建筑所需能耗分别低20%和30%。中国山西应县释迦木塔、广西容县明代的真武阁已阅数百年依然无恙。木材是重要造纸原料,发达国家造纸原料90%以上是木材。木材造的纸质量好,成本低。木材也是重要的能源,特别是缺乏矿物能源的发展中国家,全部木材消耗量的70%用作能源。

木材以外的林产品的种类很多。重要的有树脂、栲胶、虫蜡、木本油料、木本粮食、果品、食用菌类和药材等等。另外,在森林内栖息、繁育的多种兽类、鸟类和其他动物也是重要林产品。这类林产品,许多是人民生产生活的必需品和重要工业原料。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主体,具有强大的防护效益,如涵养水源、保持土壤、防风固沙等等。森林可以提供游乐、休息和疗养场地,又是多种珍稀物种的庇护所和物种基因库。

林业经营内容

林业经营的对象是森林。森林按其起源分天然林和人工林。天然森林是多层次、多成分的陆地生态系统,是经过自然演替与所在地区的气候、地貌、土壤、动物、植物互相影响,不断调整取得相对稳定的森林。它的组成、结构因气候、地貌、土壤等因素的差异呈现出复杂多样的森林类型。气象因素中的温度和降水量及其在四季中的变化是影响森林组成、结构和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位于高温多雨的赤道带的热带森林,组成树种、层次结构十分复杂,常年生长旺盛;位于寒凉湿润的高纬度地带的森林,则为树种组成比较单一、季节性生长的针叶林:在半干旱地区,如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地方则为森林草原。超越乔木生长限界的地区,如在中国西南高山乔木线以上的寒冷高山地带,分布着耐寒的高山杜鹃、高山蔷薇、金蜡梅等高山灌丛;在西北干旱地区分布着梭梭、锦鸡几、白刺、柽柳等旱生灌丛。具备一定生态条件的无林土地,包括原有森林因破坏而成的荒山荒地,以及可以生长树木而因种种原因尚未形成森林的土地,可通过人工培育而形成森林。人工林的组成和结构通常要比天然林简单。对于天然森林,应根据其生长发育规律,进行合理采伐,及时更新,妥善经营,发挥森林资源可以再生产的特点和优点,同时更好地发挥森林维护生态平衡和美化环境的多种效益。对人工林要选择适宜树种,妥善搭配,科学营造和经营管理,建成具有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人工森林生态系统。

森林按其经营目的,又分为多种类型。《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把森林分为五类:①防护林:以防护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丛。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牧场防护林,护岸林,护路林。②用材林: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以生产竹材为主要目的的竹林。③经济林: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药材为主要目的的林木。④薪炭林:以生产燃料为主要目的的林木。⑤特种用途林:以国防、环境保护、科学实验等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国防林、实验林、母树林、环境保护林、风景林、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的林木,自然保护区的森林。

林业与其他经济部门的关系

林业与许多经济部门有直接、间接的关系(见图)。

林业与其他经济部门的关系图

发展前景

林业是由下列条件的改变和推动而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森林和林木的重要性有更全面而深入的认识;人口增长,工业发展,从而要求提供更多更好的木材和林产品;交通及其大型建设的发展,城乡建设面积的扩大,农田的开拓,使森林面积缩小,从而要求提高森林经营的集约度;城市的扩大,交通的发展,人民经济生活改善,要求提供休憩、疗养的森林环境。当今林业发展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多种效益的经营

除少数专用森林外,一般天然林和人工林的经营都要考虑多种效益。用材林和经济林既要生产木材和林产品,又要考虑它们的生态效益和美化环境的功能;各种防护林在保证防护效益的前提下,也要生产木材和林产品。

②专业化工业原料林经营

即对以木材和其他林产品为原料的生产、加工企业,长期稳定地提供优质合用的原材料。为此,必然要进行专业用材林的经营。

③速生丰产林的经营

对用材林和经济林,要通过林木选种、育种和引种,培育壮苗,集约种植并进行灌溉施肥,加强保护,实现速生丰产。

④自然保护区的划定和经营

物种是不可代替的重要自然资源。许多动植物和微生物的生存依赖于森林环境。为保存动植物物种和微生物,就要划定必要的森林作为自然保护区,并妥善经营管理。世界上特别重视对热带森林自然保护区的划定和管理。

⑤发展农林综合经营和林牧综合经营

这是解决人多土地少,农林、林牧矛盾的有效途径,并能充分利用光能、水和土地生产资源的潜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