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需要3个成语,要有典故.解释.含义.用法。字数不限(但是也不要特别多)

如题所述

1、掩耳盗铃

yǎn ěr dào líng

    [释义]  掩:遮盖;盗:偷。把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不会听见。比喻自欺欺人。

    [语出]  《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揜(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闻之;悖也。”

    [正音]  耳;不能读作“ér”。

    [辨形]  铃;不能写作“玲”。

    [近义]   自欺欺人 弄巧成拙

    [反义]   开诚布公

    [用法]  含贬义。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了的事偏要设法掩盖。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结构]  偏正式。

[成语故事]

春秋时侯,晋国贵族智伯灭掉了范氏。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已家去。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小偷找来一把大大锤,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小偷着慌,心想这下糟了,这种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

他越听越害怕,不同自由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住就听不进钟声了吗!”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2、自相矛盾

zì xiāng máo dùn

    [释义]  自己的言行前后互相抵触。矛:古时用来进攻的锐器;盾:古时用来防身的盾牌。

    [语出]  《魏书·明亮传》:“辞勇及武;自相矛盾。”

    [正音]  相;不能读作“xiànɡ”。

    [辨形]  矛;不能写作“予”或“茅”。

    [近义]   格格不入

    [反义]   自圆其说 无懈可击 天衣无缝

    [用法]  含贬义。一般作谓语、定语。

    [结构]  主谓式。

[成语故事]

楚国有一个卖兵器的人,到市场上去卖矛和盾。 

好多人都来看,他就举起他的盾,向大家夸口说:“我的盾,是世界上最最坚固的,无论怎样锋利尖锐的东西也不能刺穿它!” 

接着,这个卖兵器的人又拿起一支矛,大言不惭地夸起来:“我的矛,是世界上最尖利的,无论怎样牢固坚实的东西也挡不住它一戳,只要一碰上,嘿嘿,马上就会被它刺穿!” 他十分得意,便又大声吆喝起来:“快来看呀,快来买呀,世界上最最坚固的盾和最最锋利的矛!”

这时,一个看客上前拿起一支矛,又拿起一面盾牌问道:“如果用这矛去戳这盾,会怎样呢?” “这——” 围观的人先都一楞,突然爆发出一阵大笑,便都散了。 

那个卖兵器的人,灰溜溜地扛着矛和盾走了。

3、井底之蛙

jǐng dǐ zhī wā

    [释义]  井底下的青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短浅的人。

    [语出]  《庄子·秋水》:“井蛙不可语于海者;拘(局限)于虚(所居住的地方)也。”

    [正音]  蛙;不能读作“wá”。

    [辨形]  蛙;右边是“圭”;不是“籣”。

    [近义]   一孔之见 坐井观天

    [反义]   见多识广

    [用法]  含贬义。多用于批评、指责、劝诫的场合。一般作主语、宾语、定语。

    [结构]  偏正式。

[成语故事]

《庄子秋水篇》讲了一个浅井的虾蟆和东海之鳖的故事。一日,一只浅井的青蛙见到一只东海大鳖,便兴致勃勃地对它说:“我可快乐啦!出来就在井栏边跳来跳去,进去就在井壁砖缝中休息;跳入井中,水就泡着我的两腋和腮;游到浅处,泥汤就没了我的脚。我独占一井之水,螃蟹和蝌蚪都没法跟我相比,你何不也下来看看?”

东海之鳖来到井边,左脚还没进去,石膝已经被卡住了。东海之鳖慢慢退了出去,然后对这只浅井青蛙讲述了大海的样子:“用千里之遥这样的字眼儿,不足以说明大海的广阔;用千仞之高这样的词,不足以量尽它的深度。大禹时十年九涝,海水没显出增加了多少;商汤时八年七早,海水也并不见减少多少……”浅井的青蛙听得目瞪口呆,惊恐万分,茫茫然若有所失,它何尝想到还有比它的一方水井更大的世界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09
,亡羊补牢,守株待兔,刻舟求剑
第2个回答  2018-01-09
高山流水 响遏行云 亡羊补牢 南辕北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