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邑考是姬昌的亲儿子。
伯邑考并不是本名,伯邑考本姓也是姬姓,名考,全名“姬考”。那时,称呼对方并不用本名称呼,而是用另外的名字。在古代,人们以“伯、仲、叔、季”来表达长幼辈分的次序。而姬考正是姬昌的嫡长子,在后辈中是辈分最高的,故而得以排到“伯”字辈。而“邑”的含义就不一样了,意思就是诸侯的封地,这是一个很有权威的代名词。
伯邑考身为姬昌的嫡长子,必然有一天要继承姬昌被赐封的头衔,所以要在名字当中加一个“邑”。虽然按照名字的构成是喊伯邑考,但实际是叫姬考。
伯邑考死后变兔子的传说:
伯邑考用自己的死亡换回来父亲姬昌的自由,实现了自己人生价值的最大体现,伯邑考被商纣王处死并且用伯邑考的肉做成肉饼,给伯邑考父亲姬昌食用,姬昌明知道是自己儿子的肉可是为了赢得商纣王的信任以便自己脱身,也为了不辜负伯邑考的一份孝心,忍着巨大的悲痛食用了伯邑考的肉做成的肉饼。
商纣王因此判定姬昌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不会对自己的统治构成威胁,于是将姬昌放回西岐,恢复了姬昌的自由。回到西岐城,姬昌想到惨死的伯邑考,觉得五内俱焚,心中绞痛,感到一阵恶心,不由得呕吐,结果吐出来几个肉球,肉球迎风而化,变成了洁白的一种动物,也就是现在称之为兔子的生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