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牙系列] 经典/低功耗蓝牙跳频协议详解(1)--经典蓝牙跳频算法与方案

如题所述

深入探索蓝牙跳频:经典与低功耗协议详解


欢迎来到“学问第一课”微信公众号,我们将带您走进蓝牙跳频的神秘世界,一探究竟。


跳频是蓝牙通信中的关键技术,它在经典蓝牙(FHSS)与低功耗蓝牙(LE)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让我们一起了解它的核心概念、必要性、速度以及信道选择策略。


1. 跳频:原理与应用

蓝牙使用扩频技术,经典蓝牙的主瓣宽度小于1MHz,低功耗蓝牙在2MHz以内。如图1所示,蓝牙信号在2.4GHz ISM频段工作,通过跳频技术,即使在拥挤的频谱环境中,也能确保数据传输的可靠性。经典蓝牙有79个信道,低功耗蓝牙则为40个,通过频繁切换信道来避免干扰。


2. 跳频的必要性

在2.4GHz频段,众多设备共享同一频谱,因此蓝牙设备必须通过跳频来防止与其他设备的碰撞。跳频不仅保证了通信的稳定性,还能增强数据的安全性,防止被窃听。


3. 跳频频率与策略

蓝牙设备采用时分复用,每个625us时隙对应一个信道。正常情况下每秒跳频1600次,但在数据包超过一个时隙时,跳频频率会降低。经典蓝牙在连接时会达到每秒3200跳频。


4. 信道选择算法详解

4.1 经典蓝牙跳频


经典蓝牙的跳频机制如图5所示,AFH_channel_map定义了可用信道。RF channel index是信道选择的关键参数,而Selction box的复杂算法确保了信道的均衡分布。分组规则见图7,每组32个频点,跨度64MHz,防止集中于某一频段。


通过Hop selection of basic hop system模块,生成可用频点fk,并根据Mapping Table中的k'映射到fk',确保信道选择的合理性。


欲知更多精彩,继续关注“学问第一课”


探索低功耗蓝牙BLE的跳频算法CSA1#/CSA2#,或深入理解蓝牙5.3的更新、音频优势、测向定位技术、抗干扰策略以及BLE测试方法。期待下篇的深入解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