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

如题所述

小学中高年级要注重劳动卫生、劳动安全、劳动习惯的培养教育,让他们认识到,劳动光荣,劳动创造美,劳动会创造幸福的生活。让他们学会尊重劳动者,学会劳动合作,养成吃苦耐劳,认真负责的精神。

适合中高年级的劳动内容有:

1、打扫教室,清理庭院。让劳动从身边做起,让美从身边开始,学会创造身边清洁美丽的环境。

2、缝制沙包、小布偶、用废品创造玩具等。让学生意识到劳动能创造美,能给生活带来惊喜;学会合作劳动,掌握一些基本劳动技能,发展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3、种植劳动。

每个学校都有大小不一的花园、墙角等多处零碎的土地,我们不妨留出一部分,让孩子们在适当的季节栽几棵花,种几种瓜果蔬菜,让孩子们亲自看着小苗破土、发芽,长大、开花、结果,让他们感悟生命的奇迹,体验劳动的快乐,了解我们的劳动人民那种“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的真实含义。

还可以让孩子们跟着园艺师傅学习修剪学校的花草,给花苗浇水、除草,给花蔓支架。这种劳动既有劳动的意义,又给孩子们潜意识的美的熏陶。

4、剪纸、折纸。

让学生学一点简单的剪纸、折纸技巧,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还可充分发掘校内外资源,让学生家长参与进来,有些家长这方面的才艺也很精彩,学校要善于发掘利用。

5、社区劳动。

可以布置孩子与家长一起参加社区服务性劳动,公益性劳动。农村孩子可打扫一下自家胡同,左邻右舍门前垃圾清理,花草管理;给道旁树苗浇水;去敬老院陪老人说话、讲故事,打扫卫生等。这些活动开展好了,比让学生只学理论要强很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