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岗教师心理学注意:认知过程

如题所述

第一节 注意
一、注意概述
(一)注意的概念与特点
1.注意的概念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注意与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难以分开,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共同特征。注意是人们对事物更清晰的认识和做出更有准备反映的保证,是人们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完成各种智力活动和实际操作的重要心理条件。
2.注意的特点
(1)指向性。注意的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有选择地反映一定的对象,而离开其余的对象。
(2)集中性。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的对象上的强度或紧张度,它使心理活动离开一切无关的事物,并且抑制多余的活动,以保证注意的对象能得到比较鲜明和清晰的反映。
(二)注意的外部表现
人在注意某个对象时,常常伴随特定的生理变化和表情动作,如“侧耳倾听”。这种现象是适应性运动。当人们集中注意时,就会高度关注当前的活动对象,一些无关动作或起干扰作用的动作就会相应减少甚至停止。呼吸运动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如人在紧张注意时,甚至会出现呼吸暂时停止的情况,即所谓的“屏息”现象。
(三)注意的功能
1.选择功能,即选择有意义的、符合需要的和与当前活动相一致的刺激,避开与之无关的、干扰当前活动的各种刺激并抑制对它们的反应。
2.保持功能,即使注意对象的映象或内容维持在意识中,得到清晰、准确的反映。
3.调节和监督功能,即控制心理活动向着一定的方向或目标进行。
(四)注意的分类
根据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注意可以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种。
1.无意注意
(1)无意注意的概念
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2)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
第一,客观条件,即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如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之间显著的对比关系、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刺激物的新异性等。
第二,主观条件,即人本身的状态,如当时的需要、当时的特殊情绪状态、当时的直接兴趣等。
2.有意注意
(1)有意注意的概念
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2)维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第一,加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
第二,合理组织活动。
第三,对兴趣的依从性。
第四,排除内外因素的干扰。
(3)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关系
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是两种性质不同的注意,但在实际工作中两种注意都需要。如果只有有意注意,长时间工作会使人疲劳,使工作进行不下去;如果只有无意注意,稍遇困难或干扰,注意就容易分散,同样也不能做好工作。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常常交替发生,一些简单的不重要的活动只需要无意注意,而对于复杂的重要的活动则必需有意注意。
3.有意后注意
(1)有意后注意的概念
有意后注意也称随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有自觉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它同时具有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某些特征,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有意后注意的例子
例如,初学文言文,你可能对此不感兴趣,只是为完成任务,这时候的注意是有意注意。此后,随着你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对文言文产生兴趣,凭兴趣可自然地将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这时的注意就是有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服从当前的活动目的与任务,又能节省注意的努力,因而对完成长期、持续的任务特别有利。
培养有意后注意关键在于发展对活动的兴趣。
二、注意的品质
(一)注意的广度
注意的广度,也称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清楚地知觉出的对象的数目。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有:
1.注意广度的大小与被知觉对象的特点有关。
2.注意广度的大小和人们当时的知觉任务分不开。
3.注意广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一个人已有的经验和知识。
(二)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上的时间长短特性。持续时间愈长,注意就愈稳定。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有:
1.注意对象的特点。
2.有无坚定目的。
3.个人的主观状态。
4.注意起伏。
(三)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如学生在课堂上一边听课,一边记笔记。注意的分配是有条件的,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在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活动是已经熟练的。
2.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都已熟练。
3.几种不同的活动已成为一套统一的组织。
注意分配的能力因人而异,有人能够毫不紊乱地同时进行几种活动,有人则感到很困难。其关键在于是否通过艰苦练习,形成大脑皮层上各种各样牢固的暂时神经联系。
(四)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的现象。影响注意转移快慢和难易的条件有:
1.原来注意的强度。
2.新的注意对象的特点。
3.大脑皮层神经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相互转换的灵活性。
4.各项活动的目的性或第二信号系统的调节作用。
三、中小学生注意的发展
(一)在个体发展中,无意注意的发展先于有意注意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他们的无意注意已相当成熟,一切能引起成人无意注意的对象也能引起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注意。低年级小学生的有意注意缺乏自觉性,需要教师或其他成人给定目的;在注意进程中也不会组织自己的注意,需要他人不断提醒和关照。随着年龄的增长及大脑的成熟,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无意注意从由外界刺激引起逐步向内部兴趣过渡,同时有意注意也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表现为他们能逐步理解自己的学习责任和社会义务,日常的学习活动也已开始更多地依靠有意注意。高年级小学生已逐渐能够自行确立目的,并根据一定的目的,独立组织自己的注意。
到了中学,学生的无意注意进一步深化,研究表明,由于强烈的直接兴趣的影响,约90%的中学生明显地表现出偏科现象。这是无意注意发展和深化的具体表现。与此同时,中学生的有意注意也得到了发展,并且逐渐取代了无意注意的优势地位,在学生学习中跃居主导,最明显的特点是注意的随意性增强,具体表现为中学生学习活动的目的性、自觉性和计划性增强,注意逐渐具有自我组织、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的性质。
虽然中学生的有意注意有了明显发展,但无意注意的作用在学习活动中仍占有一定的地位。这就决定了中学生注意的发展明显地存在着几种不同的类型:以无意注意占优势的情绪型、以有意注意占优势的意志型、以有意后注意占优势的自觉意志型,即智力型。教师应针对他们注意发展的特征和个别差异,发展其注意力。
(二)注意品质的发展
1.注意广度的发展
2.注意稳定性的发展
3.注意分配的发展
4.注意转移的发展
四、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二)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三)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