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理性的典型事例有哪些?

如题所述

1、越王勾践

越王勾践背负奇耻大辱,但是能理智地分析状况,回国后卧薪尝胆,振兴越国,最终灭了吴国。吴国撤兵后,勾践带着妻子和大夫范蠡到吴国伺候吴王,放牛牧羊,终于赢得了吴王的欢心和信任。三年后,他们被释放回国了。勾践回国后,立志发愤图强,准备复仇。

他怕自己贪图舒适的生活,消磨了报仇的志气,晚上就枕着兵器,睡在稻草堆上,他还在房子里挂上一只苦胆,每天早上起来后就尝尝苦胆,门外的士兵问他:“你忘了三年的耻辱了吗?”他派文种管理国家政事,范蠡管理军事,他亲自到田里与农夫一起干活,妻子也纺线织布。

勾践的这些举动感动了越国上下官民,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越国终于兵精粮足,转弱为强。而吴王夫差盲目力图争霸,丝毫不考虑民生疾苦。他还听信伯嚭的坏话,杀了忠臣伍子胥。最终夫差争霸成功,称霸于诸侯。但是这时的吴国,貌似强大,实际上已经是走下坡路了。

元前482年,夫差亲自带领大军北上,与晋国争夺诸侯盟主,越王勾践趁吴国精兵在外,突然袭击,一举打败吴兵,杀了太子友。夫差听到这个消息后,急忙带兵回国,并派人向勾践求和。勾践估计一下子灭不了吴国,就同意了。

公元前478年,勾践第二次亲自带兵攻打吴国。这时的吴国已经是强弩之末,根本抵挡不住越国军队的强势猛攻,屡战屡败。最后,夫差又派人向勾践求和,范蠡坚决主张要灭掉吴国。夫差见求和不成,才后悔没有听伍子胥的忠告,非常羞愧,就拔剑自杀了。

2、司马迁

司马迁,遵从父亲遗嘱,立志要写成一部能够“藏之名山,传之后人”的史书。就在他着手写这部史书的第七年,发生了李陵案。贰师将军李陵同匈奴一次战争中,因寡不敌众,战败投降。司马迁为李陵辩白,触怒汉武帝,被捕入狱,遭受残酷的“腐刑”。

受刑之后,曾因屈辱痛苦打算自杀,可想到自己写史书的理想尚未完成。于是忍辱奋起,前后共历时18年,终于写成《史记》。这部伟大著作共526500字。开创我国纪传体通史的先河,史料丰富而翔实,历来受人们推崇。鲁迅曾以极概括的语言高度评价《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庄子

庄子不仕不是因为没有机会,而是面对诱惑不以为然的坦然放弃。这是一种笃信和坚持,是一种气魄和大觉悟。当楚王请他出任宰相时,他一句“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就轻易的将不少自命风流的人物抛置身后而自姿逍遥了。

4、梁思成

1944年,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出现重大转折。在太平洋战场,美军全面转入反攻。就在盟军制定“地毯式轰炸”日本计划前夕,司令部来了一位特殊的中国客人。

盟军作战室的布朗森上校热情地接待了这位中国客人,但随即对客人提出的要求感到纳闷:他居然要求盟军在轰炸之前,在军用地图上标注出日本古都京都和奈良一批建筑文物的位置,务必尽全力保护这些古迹。

6年前,梁思成的故乡北京宛平城、团河行宫等历史名城、名苑惨遭日军的炮火摧残,被迫举家逃亡。在长沙,他一家人又险些在日军的空袭中丧命。随后,他的亲弟弟,在“淞沪会战”的硝烟中英年早逝;他的内弟接着在1940年保卫成都的空战中壮烈殉国。

布朗森上校怎么也无法理解,就是这样一位集国恨家仇于一身的中国人,为什么要倾力保护敌国的古建筑呢?梁思成平静地解释说:“要是从我个人感情出发,我恨不得将整个日本夷为平地,但优秀建筑绝不是某一个民族的私有财产,它属于全世界、是人类文明和智慧的结晶,一旦炸毁,是无法补救的。”

在梁思成的据理力争下,日本古都京都和奈良在盟军的猛烈轰炸中奇迹般得以保全,遍布二都的宫殿、城墙和寺院也毫发无损。

5、《傲慢与偏见》卫斯理与简爱

卫斯理是一个懂得克制感情、有点早熟、喜欢把自己内心潜藏起来的青年。任何人都能想象到常年陪伴在一个性格古怪、言辞尖酸的老女人身边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但卫斯理却能做到成为老夫人“快乐的源泉”,也并不是他不喜欢表达自己,不喜欢反叛,只是他明白,相比较自由、奔放、随性的活着,一份稳定客观的收入,一份庞大的家产,一个高高居上的身份才对他来说才是更重的事。所以他克制,谨小慎微,时刻保持理智。

身为作家的简是感性的,只有感性她才会经历美妙的不顾一切的爱情,但她同样是理性的,在看到家书的那一刻,她明白,贫穷不仅仅会毁掉汤姆岌岌可危的家庭,也会毁掉他们的爱情本身,于是她不顾颜面、不顾四邻的冷嘲热讽回到了家中。也就有了声名远播的简奥斯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5-23

一、越王勾践

越王勾践背负奇耻大辱,但是能理智地分析状况,回国后卧薪尝胆,振兴越国,最终灭了吴国

勾践回国后,立志发愤图强,准备复仇。他怕自己贪图舒适的生活,消磨了报仇的志
气,晚上就枕着兵器,睡在稻草堆上,他还在房子里挂上一只苦胆,每天早上起来后就尝尝苦胆,门外的士兵问他:“你忘了三年的耻辱了吗?” 

他派文种管理国家政事,范蠡管理军事,他亲自到田里与农夫一起干活,妻子也纺线织
布。勾践的这些举动感动了越国上下官民,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越国终于兵精粮足,转弱
为强。

二、理性的司马迁

司马迁,遵从父亲遗嘱,立志要写成一部能够“藏之名山,传之后人”的史书。就在他
着手写这部史书的第七年,发生了李陵案。贰师将军李陵同匈奴一次战争中,因寡不敌众,
战败投降。司马迁为李陵辩白,触怒汉武帝,被捕入狱,遭受残酷的“腐刑”。 

受型之后,曾因屈辱痛苦打算自杀,可想到自己写史书的理想尚未完成。于是忍辱奋起,前后共历时18年,终于写成《史记》。这部伟大著作共526500字。开创我国纪传体通
史的先河,史料丰富而翔实,历来受人们推崇。鲁迅曾以极概括的语言高度评价《史
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三、梁思成

1944年,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出现重大转折。在太平洋战场,美军全面转入反攻。就在盟军制定“地毯式轰炸”日本计划前夕,司令部来了一位特殊的中国客人。

盟军作战室的布朗森上校热情地接待了这位中国客人,但随即对客人提出的要求感到纳闷:他居然要求盟军在轰炸之前,在军用地图上标注出日本古都京都和奈良一批建筑文物的位置,务必尽全力保护这些古迹。

四、伽利略的故事

伽利略1564年生于意大利的比萨城,就在著名的比萨斜塔旁边。他的父亲是个破产贵族。当伽利略来到人世时,他的家庭已经很穷了。17岁那一年,伽利略考进了比萨大学。在大学里,伽利略不仅努力学习,而且喜欢向老师提出问题。哪怕是人们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一些现象,他也要打破砂锅问(纹)到底,弄个一清二楚。

五、曹操

 三国时,曹操率军作战,在行军途中自己的马踏坏了农田里的庄稼。按照军纪当斩。曹操不掩饰自己的过错,当众割发代首,晓谕三军,受到将士尊敬。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