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辉煌60周年400字~450字的征文

如题所述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也揭开了山东经济和社会发展崭新的一页。建国60年来,在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基础上,山东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探索适合山东省情的发展道路。在农村,从土地改革到合作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再到农业产业化、集约化、现代化;在城市,从公私合营到收归国有,再到承包制、租赁制、资产经营责任制、股份制、现代企业制度,走出了一条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改革、不断调整、不断开放、不断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符合山东实际的社会主义道路。

纵观山东60年的发展轨迹,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以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改革开放为分水岭,可以形成两个发展时期:

一个发展时期是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之前,从1949年-1977年,是社会主义改造顺利完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逐步恢复,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不断探索中缓慢发展的时期。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生产停滞、商业萧条、物价飞涨、民不聊生的严峻局面,山东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革除时弊,艰苦创业,恢复生产,巩固新生政权,国民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向前推进。之后,受“左”的错误指导思想影响,国民经济比例关系严重失调,刚经历调整恢复起步,又陷入长达10年的文化大革命,国民经济正常运转遭到严重干扰和破坏,经济发展低速缓慢。这一时期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49年到1957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生产关系的变革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发展,国民经济逐步得以恢复和发展。这一阶段的前3年,针对当时农业生产落后、物资紧缺、物价飞涨、市场混乱的基本情况,全省制定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经济工作总方针,没收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国家在华企业,统一财政经济,合理调整工商业,稳定物价,建立“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价格管理体制,为全省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此基础上,1953年全省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农业掀起了合作化高潮,农户组成了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者组成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主要实施了公私合营的社会主义改造。至1956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生产关系的变革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一些旧中国所没有的工业部门也开始在山东建立起来,初步改变了山东工业的落后局面,物价涨幅迅速回落并逐步得以控制,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1957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61.4亿元,比1952年增长37.5%;农业总产值36.4亿元,比1949年增长63.3%;工业总产值43.3亿元,比1949年增长4.2倍;商品零售价格仅比上年上涨了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依次达到206.3元和78.6元,分别比1952年和1949年增长70.1%和75.8%。

第二阶段,从1958年到1965年,针对国民经济主要比例关系严重失调的混乱局面,重新确定了经济工作总方针,国民经济在不断探索中前进。这一阶段,由于缺乏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缺乏对山东省情全面客观的认识,以高指标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大跃进”运动在全省泛滥。3年的“大跃进”运动,在产业结构上,突出发展重工业,在重工业中突出发展冶金工业,在经济增长上追求高速度,国民经济主要比例关系严重失调。农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比重由1957年的45.7%下降至1960年的21.2%;轻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81.6%下降至50.1%,重工业产值比重则由18.4%激增至49.9%。1961年开始,全省确定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经济工作总方针,认真贯彻“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经济建设指导思想,加强农业生产,增加粮食产量,大力压缩过长的基本建设战线,控制重工业特别是钢铁工业的过快发展,保证重点工程建设,到1965年农业生产迅速恢复,过快的工业生产逐步降温,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性初步得到改善,全省经济形势全面好转。与1960年相比,1965年农业总产值增长57.4%,年均递增9.5%。在工农业总产值比例关系中,农轻重之比由1960年的21.2:39.5:39.3调整到1965年的41.4:39.6:19.0,有效弥补了农产品、轻工产品和生活必需品的市场短缺状况,基本解决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需要,与当时经济社会所处发展阶段基本相适应。

第三阶段,从1966年到1977年,十年文化大革命使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国民经济在重创下艰难发展。这一阶段,“文化大革命”的爆发和蔓延使全省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经济发展起伏波动较大。1968年全省生产总值比上年下降0.1%,1974年比上年下降15.8%;国民经济比例关系又一次失调,生产结构性失衡进一步加剧,1976年农轻重产值比例关系演变为31.3:33.4:35.3。从总体看,十年文革时期全省经济仍有一定的发展,但人民生活消费水平长期处于低缓增长状态。与1966年相比,1977年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1倍,年均递增7.1%;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一定改善,生产也有一定的发展,农业总产值增长45.1%,年均增长3.4%,其中粮食总产2099万吨,增加了629万吨;全省居民消费水平年均增长3.9%,远低于1963-1965年3年调整期年均增长6.2%的速度。

另一发展时期是改革开放之后,从1978年至今,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改革开放取得辉煌成就的崭新时期,是思想不断解放、认识不断提高、理论不断创新、实践不断探索、改革不断深化、开放不断扩大、发展不断跨越的重要时期。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了将全党全国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提出了“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总方针,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纪元。从此,全省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深化改革,积极扩大开放,始终坚持改革开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从农村到城市,从微观到宏观,从对内搞活到对外开放,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全省经济迅猛发展,综合实力迅速增强,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上实现小康,逐步向全面小康迈进。2008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31072.1亿元,是1978年的137.8倍,年均增长12.1%,居全国的位次由1978年的第4位跃居第2位,占全国的比重由1978年的6.2%提高到2008年的10.3%;人均GDP达到33083元,是1978年的104.7倍,年均增长11.1%,折合4749美元,开始步入世界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居全国的位次由1978年的第17位跃居第7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6305元和5641元,依次为1978年的41.7倍和49.1倍,年均分别增长13.5%和13.9%,依次比人均GDP增速快2.4和2.8个百分点;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达到26404元,是1978年的46.7倍,年均增长13.7%;城乡居民储蓄达到14382.2亿元,是1978年的996.7倍,年均增速达到25.9%,比人均GDP增速高14.8个百分点。这一时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79年到1984年,以农村改革为先导、各项经济改革初步展开,对外开放开始起步。农村改革的重点是破除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政社合一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制度,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改革主要是以扩大地方和企业自主权为重点,逐步推行以盈亏包干为主要内容的经济责任制,并在调整所有制结构、改革单一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随着各项改革的兴起与展开,为长期封闭的经济注入了生机和活力。6年间,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1%,远高于1952-1978年年均6.1%的增长速度;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0.7%,是发展最快的时期;农民人均纯收入比1978年增长2.4倍,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之比由1978年的3.4:1缩小到1984年的1.6:1,全省农村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作出对内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也向世界宣布了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山东走上了对外开放之路。1983年7月,省第四次党代会提出要把发展对外贸易、扩大对外开放作为实现“提前翻番、富民兴鲁”奋斗目标的重要举措,山东的大门完全向世界敞开。1984年,国务院正式批准青岛、烟台为对外开放城市。从此,青岛、烟台成为全省对外开放的龙头,带动了胶东半岛乃至内陆地区直接参与国际经济的合作和竞争,对外经济和贸易开始起步。1984年,全省进出口总额为35.2亿美元,其中出口20.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商投资1642万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40万美元。

第二阶段,从1985年到1992年,改革由农村向城市以及整个经济领域全面推进并逐步整顿深化,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全省以改革企业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环节,广泛推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探索试行了租赁经营和资产经营,并对计划、财税、金融、价格、劳动工资、外贸、物资等体制进行了初步改革,突破了过去以产品分配代替市场交换的经济模式,多年来单一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变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市场机制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特别是1992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重要谈话以后,党的十四大正式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解决了长期以来束缚人们思想的一些重要理论问题,抓住机遇、深化改革、促进经济发展的观念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经济发展开始步入市场经济体制的轨道。与1984年相比,1992年全省生产总值增长2.8倍,年均增长10.5%。城市经济改革步伐的加快全面带动了工业、消费和投资的快速蓬勃发展,也为城镇居民增收创造了有利条件。8年间,全省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分别增长16.0%、16.8%和20.0%,规模依次比1984年扩大2.2倍、2.5倍和3.3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5.1%,是年均增长最快的一个时期。与此同时,全省认真贯彻执行各项对外开放政策和措施,积极改革外经贸体制,大力改善优化投资环境,不断扩大贸易出口、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和先进设备的规模,开放型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8年间,全省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0.4%,1992年达到77.8亿美元,比1984年增长1.2倍;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年均增长165%,1992年达到9.7亿美元,是1984年的2433倍;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营业额年均增长24.7%,1992年达到3882万美元,是1984年的5.8倍。

第三阶段,从1993年到2002年,各项改革全面展开并取得重大突破,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迈出实质性步伐,对外开放逐步向纵深发展。从1993年下半年起,针对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投资扩张过快、金融秩序混乱、物价快速上涨等矛盾和问题,全省积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有效消除了由投资和信贷相互推动形成的经济过热现象,于1996年平稳实现了经济“软着陆”。从1997年党的十五大到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经济社会发展已达到党的十三大提出的“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开始朝着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上实现现代化”的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10年来,全省生产总值增长2.7倍,年均增长12.6%;工业增加值增长4.9倍,年均增长19.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2倍,年均增长20.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8倍,年均增长19.3%。新农村建设为农村经济增添了活力,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年均增长7.0%,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二个快速增长阶段。所有制结构和收入分配方式的多元化,有效带动乡镇企业的大发展,城乡居民收入进入快速增长时期,城镇职工平均工资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5.9%和14.5%;农民人均纯收入连跨一千元和两千元台阶,2002年接近3000元,达到2954元,比1992年增长2.7倍。对外经济贸易按照“全面开放、重点突破、梯次推进、东西结合、加快发展”的方针,不断扩大对外开放领域,不断拓展对外开放深度,外向型经济逐步向纵深发展。10年间,全省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5.9%,2002年达到339.4亿美元,比1992年增长3.4倍;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年均增长19.1%,2002年达到55.9亿美元,是1992年的5.7倍;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营业额年均增长35.9%,2002年达到8.3亿美元,是1992年的21.4倍。

第四阶段,从2003年至2008年,各项改革向纵深推进,对外开放迈出重大步伐,全省经济社会实现跃升式发展,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省深入学习党的十六大、十七大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响应省委工作会议和省第九次党代会号召,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努力营造健康向上、奋发进取、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浓厚氛围,努力推进由加快发展向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工作指导转变,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开创了山东各项工作的新局面,为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社会主义新山东和在新起点上加快推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实现富民强省的新跨越创造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针对2003年下半年至2005年出现的经济局部过热和2007年下半年以来经济增长偏快、物价上涨过高等矛盾和问题,及时采取了有保有压、多管齐下、综合治理等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稳中求进、好中求快、又好又快的健康轨道。2004年经济总量跃居全国第2位,人均GDP分别于2004、2005年在全国连上2个台阶,由第9位上升到第7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6年年均分别增长13.5%和11.4%,人民生活富裕程度明显提高。这一阶段,全省积极借鉴先进省市对外开放的好经验、好做法,牢固树立大招商、大市场、大开放的新观念,对外开放取得辉煌成就。国际化进程加快,外贸依存度以每年1.37个百分点的速度递增,由27.3%上升到35.5%。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保持较快增长,6年合同项目25884个,占改革开放以来的41.7%;合同外资金额1588.8亿美元,占改革开放以来的62.5%。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进展顺利,累计实现营业额131.8亿美元,是2002年以前累计额的3.2倍,年均增长27.6%,业务涉及110多个国家和地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4-04
祖国母亲——历经了60个春秋的你正走向成熟。当雄伟的天安门迎来东升的太阳,当巍峨的华表披上曙光,历史于是在弹指挥间沧桑巨变
六十个春秋,中国一步步走向繁荣昌盛。青藏铁路,火车多次提速,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举国欢呼。
六十个春秋,中国这个拥有13亿人口的文明古国成为了一个和谐的大家庭。南方特大洪水,淹没了许多人民,却淹不灭中华儿女的爱心;一场突如其来的雪灾,阻碍了人们回家的道路,却阻碍不了中华儿女救灾的决心;那一场地震,震碎了一颗颗逝世者家人的心,却震不倒中华儿女突破重重困难的热情。。
六十个春秋,航天事业迅速发展。神五发射成功,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 “嫦娥一号”飞上太空,飞到月球上去拜访嫦娥和玉兔;神七升空,翟志刚太空行走。
六十个春秋,建设新农村的脚步越走越快。从只知埋头犁地到现在的“活到老,学到老”,从又脏又乱的乡下到改革开放后勃勃生机…
这就是伟大成就的六十年,这就是由贫穷到小康再到富裕的六十年,这就是天翻地覆的六十年。回首,是为了珍惜,是为了超越;展望,是为了期待,是为了实现.这一切无不在昭示着:中国的无限发展生机和活力。“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我们生动,我们自由,我们雄浑,我们悠久,一切的一,悠久,一的一切,悠久”。 郭沫若在《凤凰涅磐》中如是说。
江山如此多娇,今天祖国母亲正迈着矫健的步伐,踏着时代的旋律,昂首阔步奔向充满美好希望的明天,
岁月的书页渐渐薄然,历史的车辙漫漫,江山如画诗意酣畅,。而我知道,每一瓣的红绸飘落,每一芽的星微翡翠,必是历经苦难,方能抵达梦想的彼岸——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旧桃换新符。”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告别昨天,一切己写进历史;展望明天,期待在向我们走来。
鲁迅先生以狂人式的启蒙,“我以我血荐轩辕”;梁启超高瞻远瞩: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屹立于世界,则国屹立于世界!”温总理发出“苟利国家生死以”的号召。
鲁迅曾说过:“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就有为民请命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就应当把自己铸就成新中国的脊梁,下一个10年,20年…我们都将为了祖国的明天,为了祖国的美好未来,矢志不渝,奋发图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2个回答  2010-04-03
辉煌60年
五千年漫漫征程,一路风雨一路行。中华民族从以前满目疮痍、百废待兴,到现在勃勃生机、繁荣昌盛。这经历了多么多的困难啊!
以前中华民族是黑暗的、是腐败的、是落后的。现在中国生机勃勃,是光明的、是幸福的。
回眸历史,“路漫漫其修远兮......”郑和下西洋..... 祖先让我们认识世界,让世界认识我们。四大发明是我们全中国的骄傲。到了近代封建封建统治者闭关锁国。鸦片战争、中法战争....,太多的苦难、太多的枷锁,使中国压的喘不过气!
中国饱尝痛苦和耻辱,历经世间炎凉沧桑,但在1949年10月1日,当听到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全国人民欢呼雀跃!中国像一只巨龙,以一个大国的身份重新屹立在世界东方!
中国从以前技术落后到现在到现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历经了不平凡的几十年!
历史进入了2009年10月01日,举国欢庆的日子!祖国60岁生日!大家都为祖国庆祝!
回忆着以前,想象着以后.....我立志一定要为祖国的建设做一份贡献,让全球都敬佩我们中国

不知道有不有那么多字,如果没有你就再写点!再加点2008年奥运会也行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0-04-05
五千年漫漫征程,一路风雨一路行。中华民族从以前满目疮痍、百废待兴,到现在勃勃生机、繁荣昌盛。这经历了多么多的困难啊!
以前中华民族是黑暗的、是腐败的、是落后的。现在中国生机勃勃,是光明的、是幸福的。
回眸历史,“路漫漫其修远兮......”郑和下西洋..... 祖先让我们认识世界,让世界认识我们。四大发明是我们全中国的骄傲。到了近代封建封建统治者闭关锁国。鸦片战争、中法战争....,太多的苦难、太多的枷锁,使中国压的喘不过气!
中国饱尝痛苦和耻辱,历经世间炎凉沧桑,但在1949年10月1日,当听到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全国人民欢呼雀跃!中国像一只巨龙,以一个大国的身份重新屹立在世界东方!
中国从以前技术落后到现在到现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历经了不平凡的几十年!
历史进入了2009年10月01日,举国欢庆的日子!祖国60岁生日!大家都为祖国庆祝!
回忆着以前,想象着以后.....我立志一定要为祖国的建设做一份贡献,让全球都敬佩我们中
第4个回答  2010-04-03
五千年漫漫征程,一路风雨一路行。中华民族曾有过向世界开放,国力强盛的汉唐辉煌,也有过闭关锁国,落后挨打的近代耻辱。前进的道路充满艰辛,但艰辛蕴寓着希望。如今走向世界的中国,脚步迈得更加坚定、更加铿镪、、更加豪迈。民族复兴,指日可待;中华腾飞,势不可挡。

回眸历史,“路漫漫其修远兮”……张骞出使西域,玄奘西行取经,鉴真东渡传教,郑和七下西洋。我们的祖先曾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认识中国,大开放迎来大发展,四大发明曾一度是我们的自豪。但是到了近代,中国的封建统治者妄自尊大、闭关锁国、思想僵化。中国脱离了世界,世界甩落了中国。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俄战争,《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太多太多的苦难,太多太多的枷锁,东方巨人,你怎么了?东方巨人,你为什么不怒吼?//“仰天长啸待时日,巨龙腾飞平地起。”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屈辱的历史一去不复返,辉煌的前景向我们走来。“抗美援朝报国仇,万隆会议结朋友。大庆石油奏凯歌,两弹一星显身手。”自力更生,内强国力;五项原则,外接友邻。新中国以不屈的自尊,独立自主,攻破坚冰。以崭新的姿态,和平共处,走向世界。鲜艳的五星红旗终于在联合国庄严升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