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为什么晨起会是心肌梗死、中风的高发时间?

如题所述

因为在根据我国传统医学的中医理论基础分析,进入冬季,整个大自然的阳气都处于一个收敛的状态,自然界阳气锐减,但是人对阳气的需求并没有减少,所以这个季节的人就会容易出现气虚,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血液的运行主要靠气的推动,气虚推动血液运行缓慢,会出现血虚现象。



这样会导致人的心脏负荷加重,脑部缺血。人们在此时感到的胸痛、憋气或是头晕、麻木等,都是人体对天气变化的一系列“应急反应”,是很正常的。但是要提醒的是那些对环境温度变化耐受性较差的人或是原本就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

这种反应很可能使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出现缺氧、缺血的症状,以至诱发如冠心病、肺心病、心律失常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还有就是中风也是这个季节的高发病,若不注意,甚至会导致死亡这个季节的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高发是不容置疑的,这与其生理特点有关。老年人普遍存在动脉硬化症状,如遇寒冷空气袭击,便会全身血管收缩,血流阻力增加、心脏负担加重,很容易导致冠状动脉痉挛,诱发心肌梗死。

冬季心脑血管疾病高发,还与人的心理状况有很大关系。由于气候和温度的变化,很多人容易在冬季产生抑郁情绪。心情不畅、心理压力过大及居住环境、生活饮食习惯以及过度劳累等都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所以冬季对待心脑血管疾病要采取谨慎的态度,所以遇到这种情况是要提前做好预防准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18

晨起一杯水,成为许多人的习惯。既美容又补充水分,还对身体有许多好处。但殊不知,喝水也有许多讲究,喝不对还会出现许多问题。喝太急喝太多睡了一晚上,起床会觉得口干舌燥,迫不及待想喝水。但是,如果喝水太快,短时间补充大量液体,会加重心脏、肾脏等器官负担,易引起头痛、水肿、血压升高等问题。

尤其是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晨起本就是心肌梗死、中风的高发时间,此时喝水猛,很容易猝死。水太冷或太热早晨起床,体温较高,最好不要喝5℃以下的水,过凉的水易刺激肠胃,容易造成肠胃不适,导致胃痉挛、腹泻。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来说,晨起喝太凉的水,还可能诱发急症。太烫的水进入食道,易破坏食道黏膜,

食管表面的黏膜娇嫩而脆弱,超过65℃便能烫伤它。如果频繁被烫伤,就会导致不正常的“异变性”细胞越来越多,最终会发生癌变,长期喝很烫额水会增加患食道癌的风险。很多人都知道要晨起喝杯水,但往往选错了水,喝错水对身体还有不少危害呢。一般早晨起床处于缺水状态,早起喝淡盐水,

会加重身体缺水状态,不仅可能使盐摄入量超标,还会威胁血液健康。尤其是有高血压、心脏病以及肾功能异常的人群尤其不能喝。蜂蜜水具有润肺止咳,疏通肠道的作用,对于有便秘、嗓子干的人能起到一定效果。但是糖尿病、腹泻、胸闷等人群却不适宜喝蜂蜜,反而容易加重病情。

第2个回答  2019-09-18

从临床病例分析来看,急性心梗的发病规律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一年之中秋冬季节(通常是每年10月到来年3月)多发,且气温每下降10℃,心脏病发作风险就会上升7%。二是一天之中晨起及上午多发,6~8点会增加平常时间的2倍,而8~9点则是3倍,被称为急性心梗发生的“魔鬼时段”。

要避免心肌梗死引发的严重后果,平时应该警惕一些“蛛丝马迹”,以便更好地预防和做好应对措施,以下为大家介绍一下心梗的常见早期症状。

心梗常见早期症状

1、胸闷不适或胸痛

胸闷、胸痛是心梗最先出现的症状之一,多发于饱餐、情绪激动、运动、用力排便后,如果持续不缓解,或在休息时突发胸闷、胸痛,则高度怀疑属于心梗的先兆。

2、心绞痛加重

心梗的病人大多原有冠心病、心绞痛病史,假若心绞痛在近一个月内症状逐渐加重或胸痛次数比之前更加频繁,胸痛的程度越来越重,持续时间较以前长,这是临床上所指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特别要警惕心梗的发生。

3、上腹、肩背痛,伴恶心呕吐

少数病人在心梗发生时的疼痛不典型,表现为突发上腹痛、肩背痛,甚至牙痛,不能得到缓解时,也会诱发一系列的全身症状,例如:冷汗、恶心、呕吐,甚至出现心律失常、低血压状态等,如果疼痛并伴有这些症状存在时,多数属于心肌梗死发生的状态。

4、全身乏力,冷汗

部分心梗病人在发作前没有其它不适,突然出现憋闷、乏力、冷汗,伴有心慌、气紧等症状,并呈进行性加重。当发现上述类似症状,则可能是心梗发生的前兆。

发生急性心梗时,“牢记两个120,关键时刻能救命”,即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第3个回答  2019-08-31
因为早晨起来的状态由平躺到站立,会导致血液不够流通。
第4个回答  2019-08-31
他们适应了一晚上的平躺,突然起床会导致血液流通不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