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以"读《马说》有感"为题写一则短文

如题所述

在封建制度下,怀才不遇、才华被埋没是一件不足为奇的事。这自然引起许多文人墨客的不满,韩愈就是其中之一,
一个人出生贫贱会引起谁的注意、欣赏、重用呢?满腹诗书却没有舞台施展,还有什么能比这更令人惋惜的呢?拼搏过后好不容易取得一些好成绩,却不曾想:能在这种环境下取得那么好的成绩,就凭意志将来定有大的作为,而认为:在那种环境下取得那么好的成绩是多么艰难,定是竭尽其能了。“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自己不识材硬说别人没有才,看来伯乐真是难遇呀!这人不简单,是个人才。
《马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借物寓意的杂文,属论说文体,原为韩愈所作《韩愈文选》中《杂说》的第四篇,“马说”这个标题为后人所加。此文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公元795—800)。“说”是“谈谈”的意思,是古代一种议论文体裁。这篇文章以马为喻,谈的是人才问题,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不重视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
《马说》在当时韩愈初登仕途,不得志。曾经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但结果是“待命”40余日,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辞焉”。尽管如此,韩愈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终未被采纳。后来又相继依附于一些节度使幕下,才能之士不受重视,郁郁不得志。
《马说》是一篇说理文,似寓言而实非寓言,用比喻说理却并未把所持的论点正面说穿,没有把个人意见强加给读者。通过形象思维来描述千里马的遭遇,提出事实,省却了讲大道理的笔墨,作者利用了古汉语中虚词(语助词、感叹词和连接词),体现出一唱三叹的滋味和意境。伯乐的典故几次被韩愈引用(,可见韩愈命运的坎坷。
《马说》的第一句是大前提:“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个命题不合逻辑。因为存在决定意识,伯乐善相马的知识和经验,必须从社会上存在着大量的千里马身上取得,然后逐渐总结出来的。所以有人认为韩愈这句话是本末倒置,是唯心主义的。从唯物主义原则来看,这句话是错误的。韩愈把它作为语言,却是发人深省的警句,是名言。因为世上有伯乐这种知识和本领的人太少。于是作者在下文正面点明主旨,把千里马的无限委屈倾诉出来。正由于“伯乐不常有”,不少的千里马不仅找不到一个好的牧马人,而是“祇辱于奴隶人之手”,受无知小人的腌气。这些宝马死于槽枥之间,其遭遇不幸、结局悲惨。没有把这些马当做千里马,千里马的死也是毫无所谓的了。“不以千里称也”,包含着这样的意思:连同情它们的人都没有,更谈不上对千里马的死表示遗憾、惋惜和悔恨痛心了。从文章表面看,作者说得透彻,却有很多辛酸痛楚还没有吐露,看似奔放,实则内涵丰富。
  刻画“食马者”与千里马之间的矛盾,两相对照,既写出千里马的抑郁不平,也写出不识真才者的愚昧专横。千里马在无人给它创造有利的客观条件时,有时欲一展所长却有力无处使,最后到了无力可使的程度,连一匹普通马也比不上,实现不了日行千里的功能,因此待遇也就比不上一匹“常马”。受辱和屈死也就不足为奇,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了。由于食马者的原因,千里马不能恪尽职守,还会受到责难和惩罚,往往被痛打一顿在待遇上也就越加糟糕。表面看“食马者”不是伯乐,不懂马语,却蕴涵着怀才不遇的人面对那些愚昧专横的统治者就是申诉也无用这一层意思。
  文章写到这里,作者还觉得不够,又接着用“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从“人”的方面再做深入一层的刻画。使文章生动深刻,也表现出作者的愤激。作者并没有立即谴责这种不识马的“人”,反而让他面对着千里马不懂装懂,还说“天下无马”。意思是说,这样的“人”在主观动机方面还是不错的,他并非不想选拔人才,并非没有求贤用贤之心,无奈贤人贤才太“少”了。明明是“人”的主观上出了问题,却把这种局面的形成推给客观条件的不如意、不理想。眼前就是一匹千里马,食马者却对着千里马发出了“天下无马”的慨叹,认为这不过是一匹连常马也不如的马。这是作者的讽刺。作者立即点明主题,用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结束,把“无马”和“不知马”这一矛盾形成一个高潮。这是韩愈凝聚浓缩手法的结果。[1
《马说》流露出作者愤世嫉俗之意与怀才不遇的感慨与愤懑之情。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不重用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的发泄。
重庆工商大学教授付正义:《马说》的结构十分精巧。从正面提出问题。笔锋一转,从反面展开议论。作者对封建统治者发出了愤怒的斥责,其中有讽刺,有反问,有慨叹,抑扬反复。
韩愈把人才喻为“千里马”,把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君主喻为伯乐,这种人才观念,在中国具有代表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3-18
读《马说》有感
鉴别千里马,靠的是伯乐的慧眼,而我们生活中呢?是否也需要靠自己的一双“慧眼”呢?
  我认为生活中需要。
  生活中,勤奋刻苦的人不计其数,但懂得赏识他人的却少之又少。能干的人知道:勤劳可以换来报酬。殊不知,懂得赏识他人的人,能够得到比报酬更多的东西。
  学会赏识,你便拥有一种能力。伯乐的眼睛不是天的生的,而是后天炼就的。学会赏识,你需要深思熟虑。一旦“看走眼”,轻易用人,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秦二世错用赵高,结果官逼民反……只有考虑周全,才能得到真正的人才,刘备当年为什么独具慧眼看中诸葛亮而不惜三顾茅庐?正是因为他看中了诸葛亮过人的才智、敏锐的政治头脑以及超强的分析能力。
  学会赏识,会影响甚至改变你的一生,懂得赏识别人,就如同自己得到了成功的秘诀。汉武帝慧眼识别英雄,结果卫青、霍去病都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刘邦识人有方,结果张良、萧何等一批人才成了他的开国功臣。可见,学会赏识,对人有多大的影响!
  学会赏识,犹如干旱的田地迎来了久别的甘霖;学会赏识,犹如在人生殿堂里添上了一颗璀璨的明珠……
  伯乐的眼睛,其实就是会识别、赏识。借你一双慧眼,去学会赏识别人吧!

望采纳!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08-09
明月清泉自在怀
——读苏轼《赤壁赋》有感
小江说:“学完《赤壁赋》,我觉得自己超然了.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zàng)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你看苏轼说得多好,且让那些俗人去汲汲营生,去蝇营狗苟,我可要回归自然,在美景中寻找真我啦!”说罢,以45°的仰角斜视窗外,不再理会我等凡夫俗子.
当然,这个故事是我杜撰的,倘若我们真如此解读苏轼,那可真是误会了他.
去到黄州之前的苏轼,可谓无限风光,走到哪里得到的都是众星拱月一般的待遇.来到黄州的苏轼该有多么的落寞和寂寥,亲戚朋友全都像躲瘟疫一般唯恐避之不及,这样的人生遭遇,这么大的挫折,没有亲历的人,根本没有资格去妄谈看开与豁达.
我想到了史铁生,在最美好的年华高位截瘫,他是怎样度过了一个个难眠的夜晚,又是动用了多大的气力才消化了这件事情.
“几乎听不到他的控诉,连讲起自己的病也会浅浅地浮现出一丝笑意.或许,他是这个世界上最该恨的人,但他写下的每一个字都深含着爱.爱是他的立场,他的出发点,他的终极关怀.在《我那遥远的清平湾》里,那个陕北黄土高原上的小山村,他最该恨的地方,“天都是黄的,太阳白蒙蒙的.窗洞的窗纸被风沙打得‘唰啦啦’响.”就是在这样一个鬼地方,他病倒了,“腰腿疼的厉害”,他高位截瘫的病根就是在那里落下的,但他并不追问自己遭受的苦难的根源,他记下了,当他一个人躺在床上时,“那天,队长端来了一碗白馍”.爱,就这么简单,爱不是道德,根本就不需要文人往道德、精神的境界上拔,爱就是“队长端来了一碗白馍”.在他的笔下,也在他心里,那些在社会最底层苦苦挣扎的生灵们,无一不对人世间充满了爱.”
这段文字我是在陈启文的博客《走向地坛》中看到了,在该刹那,我突然发现自己是如此渺小,境界是如此之低.我距离苏轼的那份超然物外的旷达,还有着极为遥远的距离.
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很多的挫折和不如意,但和苏轼和史铁生的遭遇比起来,是那么的微不足道.现在想来,自己的那点小鼻子小眼的小伤小痛,实在是上不了台面.
我希望在我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如果有哪一天,我的形体再次被有形或者无形的东西所束缚.我会想起苏轼,想起他的《赤壁赋》,我会从他的作品中再次汲取精神的力量,让我瘫痪的灵魂重新站立起来,与他一道,获得一种心灵的宁静,一种看透的超脱,一种为一汪水而感动的幸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