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关羽失荆州,那位拒绝降吴的潘濬,后来怎样了?

如题所述

三国时期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战役,当属魏蜀吴的“樊城”系列战役。因为这一战不仅捧红了诸多的名将,而且影响非常深远。把刘备集团从最鼎盛时期,拖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同时也让东吴与蜀汉之间,彻底的撕破了脸皮。为曹魏的坐收渔利提供了绝佳的条件。

使得本来就坐拥天下九州、一家独大的曹魏,愈发显得庞大。而吴、蜀两个弱国也愈发显得弱小。此战之后,基本决定了魏蜀吴三国中由曹魏一统天下的走势图。

说到樊城战败的原因,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关羽的性格。其刚烈自负的性格,是导致樊城兵败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受早期流亡生涯的影响,常常被士大夫官员压迫的关羽,对那些高高在上的士大夫们产生了强烈的反感,从而养成了他孤高自傲、眼高于顶的性格。

关羽“善养卒伍而骄于士大夫”他宁愿跟底层的小兵们喝酒聊天,也不愿意跟士族官员们来往。在关羽看来,只有那些从底层摸爬滚打而成功的人,才可以成为他的朋友。比如,张飞、赵云、张辽、徐晃等人,这些都是没有士族背景的人。他最敬佩的就是白手起家的刘备。因此他一生死心塌地的追随刘备,不避艰险,宁愿千里走单骑,也要放弃荣华寻归旧主。

相反对于那些拥有士族背景,靠家世背景坐享其成的官员,他并不待见。比如糜芳、孙权、马超等人。

关羽坐镇荆州期间,荆州内外矛盾重重,是导致他丧失荆州的主要原因

一、外部矛盾

对外,主要是与东吴的孙权。由于早期的荆南三郡之争,蜀汉与东吴闹得很不愉快。后来刘备割还了一半的荆土给孙权,两家才重新结为盟好。但是,由于关羽长期统率数万大军坐镇荆州,孙权仍然感到非常恐惧。于是他派遣使者到荆州,打算与关羽联姻,来巩固一下彼此的联盟关系。

可令孙权万万没想到的是,关羽不但当面拒绝了使者,而且还大发雷霆。甚至公然辱骂孙吴的使者,将使者赶回了东吴。孙权被啪啪打脸,敢怒而不敢言。


先是,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权大怒。


樊城之战爆发期间,关羽又借口缺粮,公然抢夺了东吴在湘关的军粮。不仅进一步加深了孙权的怨气,而且使孙权的恐惧感也更甚。孙权非常担心关羽赢了樊城之战后,会不会跟孙吴秋后算账。因此他主动找到了曹操,并不惜以称臣的方式,请求联合讨伐关羽。

由此可见,关羽在对待东吴的问题上,处理的非常不好,把自己刚烈自负的性格特点暴露无遗。

二、内部矛盾

对内,大家都比较熟知的,就是关羽对糜芳、傅士仁的态度。《三国志》记载如下:


又南郡太守麋芳在江陵,将军(傅)士仁屯公安,素皆嫌羽轻己。


说白了,这糜芳没什么本事,主要是靠他哥哥糜竺的影响力,才当上了南郡太守。关羽恰恰就不喜欢糜芳这样的靠家世背景上位的人。因此!他常常轻慢糜芳、傅士仁等,导致了荆州内部矛盾重重。

事实上!这件事并不能完全怪糜芳,糜芳的哥哥是刘备集团的二把手,糜芳对刘备也非常的忠诚。当年刘备投曹期间,曹操曾上表荐糜芳为彭城相,但被糜芳一口回绝了。他宁愿跟随刘备继续奔波受苦。由此可见他对刘备有足够的忠诚度。

但是因为关羽的性格原因,二人之间常常矛盾重重,彼此离心离德。两人在荆州的矛盾已经积累了很久了。


芳为南郡太守,与关羽共事,而私好携贰。


这里的“私好携贰”不是指糜芳天生就怀有异心,而是指他与关羽之间的不融洽,彼此离心离德。而且不止糜芳、傅士仁督领的南郡、公安的官员跟关羽不齐心。荆州各大郡县的官员都受不了关羽的脾气,都主动的投靠了吕蒙。包括除糜芳、傅士仁之外的武陵、零陵两郡的太守官员。

可见荆州的内部矛盾重重,关羽处于众叛亲离的境地。

因此!由于关羽性格原因导致的荆州内外矛盾,是关羽由威震华夏到迅速消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如果没有荆州的内外矛盾,即便他在樊城被曹魏击败了,荆州后方至少是相对安全的。

不过关羽留守荆州的官员中,还真就有那么一位不愿意降吴的忠臣。他就是后蜀丞相蒋琬的表弟,后来东吴大名鼎鼎的“潘太常”潘濬。

吕蒙白衣渡江,所有的官员都愿意投降东吴。唯有治中从事潘濬,称疾不肯面见孙权,终日躲在家里不肯出门。孙权于是派人到潘濬家里连人带床搬过去见他。潘濬痛哭流涕,涕泪交横,哀咽不能自胜,扶着床席不肯起身。史籍记载如下:


权克荆州,将吏悉皆归附,而濬独称疾不见。权遣人以床就家舆致之,濬伏面著床席不起,涕泣交横,哀咽不能自胜。


孙权为其忠义所感,于是用楚地先贤观丁父、彭仲爽等降将的事迹来安慰他,并表示自己也会是一位贤君明主。说着,孙权又让亲近将领用手巾为潘濬擦洗脸庞。潘濬也被孙权的举动所感,遂答应了归为孙权麾下。

潘濬,字承明,武陵汉寿人,他是后蜀丞相蒋琬的表弟。他为人清白,刚正不阿,明察事理,处事公正严明,不徇私情。早年师事于“宋仲子”后得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盛赞,因此而闻名于世。

公元192年,刘表匹马入荆州后,潘濬被正式任命为江夏从事。当时的沙羡县长贪污腐败,被潘濬审查处死,使得全郡上下震惊恐惧,再也不敢有违规的行为。不久后他又担任了湘乡县令,治理颇有名声。刘备攻取武陵后,任命潘濬为治中从事,配合关羽打理荆州的内部事物。

投奔东吴

投奔东吴后,潘濬便死心塌地,鞠躬尽瘁的辅佐孙权。孙权任命其为辅军中郎将,后升迁至奋威将军,封常迁亭侯,不久又接管了芮玄的队伍,仍然负责荆州事物。武陵从事樊伷煽动五溪蛮夷造反,潘濬领五千兵马大败樊伷平定了武陵,斩首数以万计。

骠骑将军步骘屯兵沤口,请求招募诸郡以增加兵力。孙权询问潘濬的意见,潘濬认为不可,孙权采纳其言。武陵太守卫旌上表,说潘濬联络他表哥蒋琬准备造反,孙权坚信潘濬不会做这种事,于是免除了卫旌的职位。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孙权很喜欢射雉,潘濬常常劝谏。孙权对潘濬说“自从上次一别,已经没有像从前那么常射雉了”潘濬则认为,射雉又不是什么要紧事,还有很多的国家大事,需要孙权去处理。并要求孙权为了他停止这种行为。于是当面弄坏了射雉的工具。孙权从此就不再射雉。

孙权有一个心腹名叫吕壹,为人刻薄,用法严酷,又操弄权势。虽然职位不高,但非常得孙权的信任。因此被吕壹迫害的大臣数不胜数。其中包括建安太守郑胄、丞相顾雍、左将军朱据(小虎的老公)等等等等……

潘濬与陆逊等提及被吕壹迫害的人,常常痛哭流涕,以泪洗面。潘濬想向孙权陈说吕壹的罪过,但他听说太子孙登早就劝说过很多次了,但并不被孙权采纳。于是潘濬打算在宴会上亲自刺杀吕壹。可惜事情败露,吕壹借口生病不去。潘濬只好又多次向孙权陈述吕壹的奸险,孙权才渐渐疏远吕壹。

后三国时期,孙权性情大变,逐渐昏庸不明事理。潘濬虽然官至太常,位高权重,但是他加入孙吴集团的时间比较晚,后吴时期他跟陆逊等忠臣一样,并没有太多的表现机会。因此没能够淋漓尽致的展现自己的才能。

关羽樊城兵败,可以说让刘备丢了三件宝贝。一个是第一大将关羽;一个是荆州的领土;另一个应该就是才华横溢、忠义双全的潘濬,如果有潘濬在刘备集团,肯定可以为刘备省去很多烦恼。如果他与表哥蒋琬通力合作,在后蜀时期应该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8-02
孙权为其忠义所感,于是用楚地先贤观丁父、彭仲爽等降将的事迹来安慰他,并表示自己也会是一位贤君明主。说着,孙权又让亲近将领用手巾为潘濬擦洗脸庞。潘濬也被孙权的举动所感,遂答应了归为孙权麾下。 投奔东吴后,潘濬便死心塌地,鞠躬尽瘁的辅佐孙权。
第2个回答  2020-08-02
后来孙权亲自上门后他还是投降了的,并且得到了重用,之后老死。
第3个回答  2020-08-02
后来对孙权忠心耿耿,多次直言不讳、为国效力,官至太常,成为了孙权的心腹大臣,晚年还去平定五溪蛮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