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发文字号中发、办、字、函的意思是什么?

如题所述

“发”是指下行文,且属于比较重大的事项,常用于“通知”“意见”“办法”等文种的发文代字;如每年中央一号文件,就用“中发〔20**〕1号”作为发文字号。““字”在国家机关公文发文代字中一般不用。主要常见于原来法院判决书

函 :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如协助函,可以不分系统、级别、地区、性质的机关之间的行文,机关之间需要彼此联系工作、沟通情况时,可以使用函这个文种。办指办公系列。

扩展资料

函可以从不同角度分类:

(一)按性质分,可以分为公函和便函两种。公函用于机关单位正式的公务活动往来;便函则用于日常事务性工作的处理。便函不属于正式公文,没有公文格式要求,甚至可以不要标题,不用发文字号,只需要在尾部署上机关单位名称、成文时间并加盖公章即可。

(二)按发文目的分。函可以分为发函和复函两种。发函即主动提出了公事事项所发出的函。复函则是为回复对方所发出的函。

(三)另外,从内容和用途上,还可以分为商洽事宜函,通知事宜函,催办事宜函,邀请函、请示答复事宜函,转办函,催办函,报送材料函等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1-17

公文中的“发”和“字”都是表示范围的词语,比如你是在广丰县的县委办公室上班,那么你办的文件就有广委办发,或者广委发的文号。


它们的区别是:


一、“发”一般是指在大范围内的发文,比如全县的工作等等,“字”的范围会小很多。


二、现在的公文基本都不用字,包括中央文件在内,还是以广丰县委办公室为列子,以县委名义的大范围发文用广委发,小范围用广委;以县委办公室名义的大范围发文用广委办发,小范围用广委办;平级交流就是广委办函,或者广委函。

扩展资料:

发文机关标识下空2行,用3号仿宋体字,居中排布;年份、序号用阿拉伯数码标识;年份应标全称,用六角括号“〔〕”括入;序号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01),不加“第”字。

发文字号之下4mm处印一条与版心等宽的红色反线。

发文字号位于文件名称下方居中处,在文件名称和横隔线之间。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和序号三部分组成。发文代字由发文机关自行拟定,固定使用,不能经常更改。

年份用六角括号括起,顺序号不用括号。如“国办发〔1996〕2号”,即说明这是国务院办公厅在1996年所发出的第2号文件;“人外发〔1994〕1号”即为人事部外事司1994年发出的第1号文件。

发文字号中的机关代字、年号和序号三部分要完备,缺一不可,不能在三者之间随意加“字”“第”等字样。如某市财政局发文字号写成“X市财发〔1992〕字第36号”,其中的“字”“第”就是多余的。

年号和序号的括号不能滥用,如写成“(1995)12号”“(1995)(12号)”“(1995)(12)号”“[1995][12号]”“1995年[12]号”等,都是错误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发文字号

第2个回答  2020-02-23
发,指文件印发,用于上对下行文.办,指办公系列.字,指文件的编号,用于连接行文机构简称和年度及文号.函,用于平行公函,用于互相没有隶属关系机构行文.
第3个回答  2024-06-18

公文写作基本要求是:准确性、简洁明了、规范格式、正式态度、结构清晰、用词得当、注重实用性、审慎审查。

1、准确性:公文内容应准确无误地表达信息,避免出现模糊、歧义或错误的表述。

2、简洁明了:公文应言简意赅,尽量避免冗长和繁琐的句子,使读者能够迅速理解文件要点。

3、规范格式:公文应根据规定的格式要求进行撰写,包括标题、发文机关、日期、主送、抄送等要素,以确保文件的统一和规范。

我自己做了十几年的材料工作,深深明白写公文做材料的不易,最近一年,我自己做了一个公文写作素材系统。包括了公文写作范例素材、总结汇报、材料汇编、发言致辞等等,全部整理微信里,大家可以微信搜索:妙笔指南,也是希望能给广大写材料的同道中人积累写作素材的便利,里面都是平时积累的各类金句,摘录的公文精华,无论是学习还是写作现用,800万字文档内容任何部门公文都能找到模板,关注我,让任何人都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笔杆子。

4、正式态度:公文要体现出正式和严肃的态度,使用文明、规范的语言,避免使用口头化、口语化的表达方式。

5、结构清晰:公文要有清晰的结构,包括引言、正文、结尾等部分。并按照逻辑条理进行组织,使读者可以快速理解文件的主旨。

6、用词得当:公文应使用正确、得体的词语,避免使用过于琐碎、夸张或情绪化的词汇,保持专业性和客观性。

7、注重实用性:公文的表达内容应具有实用性和指导性,通过明确的表述和具体的要求等,使接收者能够清晰理解文件的目的和要求。

8、审慎审查:公文在发出之前,需要经过仔细的审核和审查,确保内容的正确性、规范性和完整性。

公文写作技巧:

1、文字简洁明了:公文写作要措辞准确、语言简练明了,避免使用晦涩难懂、过于华丽的词汇和复杂的句式。

2、结构严谨合理:公文的结构不宜过于芜杂,应该按照报告格式和结构撰写,包括文件标题、序言、正文、决定、附件等部分。

3、逻辑性强:公文的正文应该按照重要性和发生顺序排列,避免打乱时间顺序,导致读者难以理解。

4、格式规范一致:公文的格式依据行政、事业单位等团体机构的规范要求,包括字体、行距、页码、章节标题、编号、公章、套红等。

5、排版整齐美观:公文的排版应该整洁美观,内容清晰,并使用适当的字体和字号。

6、重视文字审核:公文的正式性决定了必须严格审核,确保文本的严谨和准确,避免出现任何语言错误、疏漏、歧义和不规范之处。

7、注重文体风格:不同类型的公文,如通知、公告、命令、决定等,应该以不同的语气和风格文字来表达,让读者一目了然。

第4个回答  2019-04-30
党、政、军公文各有规范,不同社会团体可能另有规范,人为规定,便于检索,没什么深奥道理。
通常所见发文字号由机关代字、年份、份号几部分组成。
例如:“中办”、“国办”分别指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的发文,“中发”指中共中央发文(只用一个“中”字不好念)。
根据有的规范,要用[2009]某某字第某某号,有的可省“字”,有的可省“第”,依不同规范而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