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目前使用的汉字为什么不继续简化和改革?

如题所述

因为汉字的意义是为了方便人们的沟通和交流,汉字更应该注重其功能性。


我们今天所使用的汉字其实是经历了甲骨文时期、金文时期等不同的时期后,不断改革和进化的简体字;虽然还有部分地区,比如中国台湾,很多人还是使用繁体字,但是绝大多数中国人,在非特定环境下,都是使用简体字,我们目前使用的这一版简体字是从新中国成立后,统一规定并使用至今的,当然,中间也经历了一些小小的改革,做了一些小的调整,但是总体上来说,变化并不大。

而简体字之所以简化,其目的就是为了方便人们的日常使用,而汉字除了代表中国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化外,其实最重要的还是它的功能性,简体字是中国人沟通、交流的最重要的方式之一,相较于口语,文字还有方便记录的好处,因此,汉字与口语并不冲突,反而是相辅相成的两个存在。

而简体字发展到今天,历经了很多年,如今简体字是世界上最多人口使用的语言文字之一,因此,现在所使用的汉字不可轻易简化或改革,俗话说得好,牵一发而动全身,若是继续简化或是改革,必然会导致汉字的使用受到影响,而简化完或改革完再普及应用,这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因此,若非必要,汉字不必再继续简化和改革了。

其次,我们今天所使用的简体字是经历了历史的验证后留下来继续使用的,并且被大家广泛接受并使用;而简体字除了方便这个功能性特征外,它还是我国古代文字演变而来的,简体字身上承载着古代文字的文化,因此,简化和改革更要慎重再慎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26
如果我们现在的汉字再继续进行讲话的话, 就会和我们祖先发明创造文字时的意义和甲骨文的传承脱节。没有一点点的历史沉淀。已经失去了我们中国古汉字造字的意义。
第2个回答  2019-12-26
因为目前的汉字已经很简单了,再继续简化和改革的话,就失去了汉字的原义了,再说我们的汉字文化博大精深,改得越多失去的价值也会越多。
第3个回答  2019-12-26
汉字有几千年的历史,最核心的内涵是抽象的笔画,不会由语音的变化而变形,所以具有无可比拟的稳定性,在表达、描绘主、客观对象时,不存在任何局限性。
第4个回答  2020-01-02
进一步简化没必要了,但是根据现实使用需要再作部分优化。例如:了(liao)和了(le)在一个句子中同时出现就比较容易产生歧义。个别字的偏旁部首也有调整改进的需要,但是整体上不宜大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