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菜出现了细菌叶斑病,这对芹菜会造成什么危害呢?

如题所述

芹菜叶斑病在芹菜苗期开始发生,生长的植株受到严重损害。主要危害叶子。一是从叶缘开始,叶斑变淡绿色,泛滥。斑开始小,后期逐渐扩大。斑中间淡褐色,中间凸起,周围有黄色晕圈,斑可以扩展到整片叶子。最后整片叶子都死掉了,斑会变成半透明的。对茎的伤害,刚开始有一个水浸圆的小班,后面的病斑凹陷。病情严重,芹菜掉在地上,白霉层。病原菌由尾孢菌亚门的尾孢菌引起,主要以附着在种子表面的菌丝侵入残病植株和土壤中的种皮、菌丝和孢子越冬。第二年,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会产生新的分生孢子,通过溅雨、农具或耕作作业传播到植物上,从气孔或表皮直接侵入,引起病害。该病属于高温高湿型,比较常见,容易暴发。

芹菜种植前,应深挖土壤,在烈日下晒干,以有效杀灭土壤中的病菌和地下害虫。正式种植时,每亩地使用生石灰40-50公斤,与土壤和肥料混合均匀,然后喷洒灭菌。首先要合理密植,建议采用宽垄种植方式,便于排灌。种植过程中一定要合理浇水,严禁漫灌。一旦发生病害,应减少或暂停浇水,以防止田间湿度过高。疾病发生后,我们应该尽力控制浇水量。病原菌以附着在种子表面的菌丝侵入种皮、残留的病株和土壤中的菌丝、孢子越冬。

在环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菌丝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通过气流传播到寄主植物,在水滴存在的情况下,从寄主表皮直接侵入,引起原发感染。播生病的种子,出苗后会感染病害,在发病部位会产生新的一代分生孢子,经风雨传播,多次再感染,持续到秋末,危害会逐渐加大。病原菌偏爱高温高湿环境,发病的最适温度为22 ~ 30℃,相对湿度为85% ~ 95%,分生孢子形成的最适温度为15 ~ 25℃,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8℃。分生孢子萌发的理想温度范围为15 ~ 20℃,对湿度要求较低,湿度条件更有利于发病。低洼地区容易发病,在高温干旱和夜间结露的情况下也容易发病。此外,肥料不足、排水不畅、灌溉过度或植物虚弱也很严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28
会造成芹菜的产量减少,而且也会发生一些斑点疾病的问题,这些都是非常不好的行为,大家应该制止。
第2个回答  2021-04-28
芹菜细菌叶斑病是芹菜重要病害,保护地和露地均有以发生,严重时发病率达80%,影响芹菜的产量质量主要危害叶片,芹菜细菌叶斑病病原可在杂草及其他作物上越冬,成为初侵染源,生长适温30℃,41℃不生长。
第3个回答  2021-04-28
主要为害叶片,老叶比新叶易染病。叶片受害,先在叶边缘、叶柄处发病,逐步蔓延到整个叶片,叶片被害初期呈黄绿色水浸状斑,后期发展为圆形或不规则形。
相似回答